蛀牙是幼兒和兒童最常見的牙齒問題之一,又稱為齲齒,指的是牙齒上出現永久性的損壞區域。這些蛀洞可能出現在孩子的乳牙上,或是後來長出的恆牙上。許多家長可能會想:「反正乳牙遲早會掉,應該不用太在意吧?」但事實上,孩子的蛀牙不應該被忽視。
以下將為您說明有關兒童蛀牙的重點,包括常見的原因、治療方式,以及預防技巧,幫助您的孩子維持口腔健康。
兒童蛀牙的成因
蛀牙通常是由牙菌斑堆積並侵蝕牙齒琺瑯質所導致。牙菌斑是一種黏稠的物質,當口腔中的細菌與食物、酸和唾液結合時就會形成。若沒有透過規律且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去除牙菌斑,牙齒就容易出現蛀洞。
-
刷牙和使用牙線的習慣不佳
兒童需要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至少 2 分鐘,並且每天使用牙線至少一次。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只刷一次牙,或甚至忘了刷牙。再加上孩子在六歲之前,往往無法徹底清潔牙齒,因此需要家長協助或監督。 -
不定期看牙醫
定期看牙醫也是良好口腔保健的重要一環,就像成人一樣,孩子也需要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當您的寶寶在大約 6 個月大,第一顆乳牙萌出後,就可以開始安排第一次的牙科檢查。 -
飲食因素
高糖分或高澱粉類的食物,如冰淇淋、蛋糕、糖果、餅乾、洋芋片等,都可能促進牙菌斑形成,增加蛀牙風險。有些研究也指出,若牙齒琺瑯質先天較脆弱,則更容易產生蛀牙。
如果懷疑孩子有蛀牙該怎麼辦?
牙齒蛀洞並不一定會引起疼痛,因此要觀察孩子是否有下列蛀牙的跡象:
-
牙齒表面出現深色斑點
-
牙齒表面出現白斑
-
孩子常哭鬧、煩躁
-
對冷食或冷飲感到敏感
-
口腔或牙齦區域有腫脹
-
開始拒絕進食
-
顯得疲憊、精神不佳
如果您懷疑孩子有蛀牙,請盡快帶他們去看兒童牙科醫師。牙醫會檢查牙齒是否有蛀洞或初期齲蝕跡象,並根據蛀牙的程度推薦適合的治療方式。
兒童蛀牙是如何治療的?
-
補牙(填補)
對於有一顆或多顆蛀牙的幼兒與兒童,補牙相當常見。補牙時,牙醫會先清除蛀壞的部分,再以白色樹脂或金屬材質填補空洞。即使是乳牙,若有蛀洞也建議補起來,因為乳牙能幫助孩子正常咀嚼和學習發音,也能確保恆牙日後正常萌出。 -
牙冠
如果蛀牙範圍較大或牙齒受損嚴重,牙醫可能會建議做牙冠,一般兒童常見的牙冠材質是銀色不鏽鋼冠。 -
拔牙與間隙保持器
若牙齒蛀得非常嚴重或已感染,可能需要拔除。此時牙醫通常會裝置一個「間隙保持器」來留住空間,以便日後恆牙能正確長出。 -
鎮靜或全身麻醉
幼兒難以長時間坐在牙醫診療椅上,因此牙醫可能使用笑氣(氮氧化合物)來幫助孩子放鬆,或在手術前先給口服鎮靜劑。若孩子太小、蛀牙數量多或無法安靜配合,也可能需要全身麻醉進行治療。
若孩子同時有多顆蛀牙,醫師通常建議分次回診,減少孩子的恐懼與疲勞。
要如何預防孩子蛀牙?
養成良好的刷牙與使用牙線習慣
建議家長密切關注孩子刷牙與使用牙線的技巧與頻率,確保每次刷牙至少 2 分鐘、每日兩次,並且每天都要使用牙線。孩子一般到 6 歲左右才有能力徹底自行刷牙,在此之前,家長須協助或監督。
定期牙科檢查
與成人相同,每半年安排一次牙齒檢查。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可帶去見牙醫,及早建立良好的看診習慣。
嬰幼兒口腔清潔
即使嬰兒還沒有長牙,口腔中依然有細菌。每次餵食後可用柔軟的濕紗布或布巾輕拭牙齦,並在牙齒萌出後,使用適合兒童的含氟牙膏,擠大約豌豆大小的用量,每天刷牙兩次。
健康飲食
儘量避免或減少糖分、澱粉含量高的零食與飲料。若孩子想吃甜食,家長可提供較健康的替代品,例如:
-
低升糖指數的莓果(黑莓、藍莓、覆盆莓)
-
堅果類綜合果乾(無額外添加糖)
-
優格
-
冷凍香蕉
-
起司棒
-
無糖蘋果泥
-
胡蘿蔔棒配沾醬
結論
蛀牙並不只是成人才有的問題,幼兒和孩童也可能出現蛀牙。因此,家長需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早期蛀牙的徵兆,並及時帶他們就診。若及早進行補牙,能阻止齲蝕進一步惡化、保留孩子的乳牙功能,讓他們能正常進食並促進恆牙的健康生長。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減少糖分攝取、保持良好口腔衛生,以及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就能大幅降低孩子日後蛀牙的機率。透過這些預防措施,讓孩子從小培養正確的護牙觀念,便能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避免更多蛀牙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