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若因斷裂、嚴重蛀牙或美觀需求而露出齒質不足,或牙冠太短,許多人往往會被建議進行「牙冠增長術」。本篇文章將詳細說明什麼是牙冠增長術,包含手術流程、適用對象、費用、術後照護及常見問題等,協助你充分了解此療程並在專業醫師的評估下做出最佳決定。
什麼是牙冠增長術?
就解剖構造而言,牙齒可分為「牙冠(crown)」及「牙根(root)」兩部分,且於牙頸線(CEJ)作為分界,這也是手術部位判斷的重要依據。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直接看見的「牙冠」,在臨床上被稱作「臨床牙冠(clinical crown)」,意指露出於牙齦上方、可視且可操作的區域。
「牙冠增長術」正是透過外科手術手段(包含牙齦切除術),適度修整牙齦(及必要時的齒槽骨),讓牙齒的臨床牙冠延伸出更多可視面積,以利後續的假牙製作、深度補牙、解決斷裂問題或純粹改善美觀。此手術亦能確保足夠的「生物寬度(biologic width)」及「圍箍效應(ferrule effect)」,避免因假牙邊緣過深而引發牙周病或骨吸收等狀況。
為何需要牙冠增長術?
深度蛀牙
當蛀牙位置已經侵蝕至牙齦下方,若不進行牙冠增長術,牙科醫師在清除蛀牙時可能無法徹底清乾淨;而補牙材料也容易因潮濕或視野不佳而接合不良。透過牙冠增長術,能將蛀牙區域「露出」到牙齦以上,再行補綴便能獲得更好的密合度與治療結果。
牙齒斷裂或缺損
牙齒斷裂若發生在牙齦線下,臨床上可用的齒質不足,會導致後續治療如假牙或貼片難以固定。此時先施行牙冠增長術,以增加牙冠的露出長度,才能更穩固地製作假牙或其他修復物,確保修復物在咀嚼、受力時不易脫落或再次破損。這也是治療需要考量的一部分。
圍箍效應與生物寬度需求
- 圍箍效應(ferrule effect)
假牙要牢牢抓住真牙,需保留至少 1.5~2 mm 的健康齒質,讓修復材料能「圍箍」這段齒質。若齒質不足,假牙不穩定而增加失敗手術風險。 - 生物寬度(biologic width)
牙齒與牙周組織間存在一段約 2 mm 的防禦區域,若假牙邊緣太過貼近骨面或深入牙齦,會破壞這道防線,引起牙周發炎、骨頭吸收等問題。牙冠增長術就是在保留這段空間的同時,取得足夠齒質高度。
美觀需求
若牙齦覆蓋過多,微笑時容易呈現「露齦笑」(又稱笑齦)而使牙齒顯得過短。有些人則是牙齦因藥物或基因因素過度增生,導致清潔死角、影響美觀。此時可經由牙冠增長術將多餘牙齦切除並修整,再搭配適度的骨頭調整,讓牙齒比例更為協調。
手術流程與步驟
術前檢查與評估
手術前,醫師通常會先安排口腔內檢查、拍攝口內 X 光或全景片,甚至可能進行電腦斷層(CBCT)評估齒槽骨高度及牙根長度。若牙周狀況良好、牙根長度充足、體質符合適應症,且符合壓力及美觀需求,才會建議進行牙冠增長術。
此外,醫師會先將假牙、根管治療評估或過去不良修復物拆除乾淨,再視情況做臨時假牙,以讓最終手術的邊界定位更準確,也給患者在過渡期一個保護與功能支撐。
局部麻醉
手術一般於門診局部麻藥下進行。若患者對牙科手術高度緊張,可考慮輔以口服鎮靜或舒眠麻醉,減少焦慮感。
切開與翻瓣
- 傳統手術刀方式
使用外科手術刀切開牙齦、翻瓣後,可以直接看見需修整的齒槽骨及牙根區域。此時醫師會利用骨鑽或骨刀修整齒槽骨,讓牙冠能有足夠空間暴露。 - 水雷射輔助
部分醫師選擇以水雷射取代傳統手術刀或電燒刀作為治療方式,以減少出血和疼痛,微創手術也可縮短術後恢復時間。然而,水雷射儀器成本較高,因此費用更昂貴。
齒槽骨修整
在翻瓣後,即可看到牙齦組織、骨頭與牙根交界的位置。醫師需依術前設計,去除適量齒槽骨,為牙齒留下預計的生物寬度,以及讓假牙能圍箍住足夠齒質的空間。一旦修整過度,恐導致該牙齒變得鬆動或損及鄰牙的支持,故此步驟極需牙醫師的經驗與判斷。
縫合
完成骨頭修形後,醫師會重新調整牙齦邊緣並縫合。若使用傳統手術刀,常需多處縫線固定;若採水雷射微創技術,縫合量較少,甚至有時可免縫合。
術後觀察與拆線
- 在牙冠增長術術後的觀察期,通常在 1~2 週左右回診拆線(若有縫線)。
- 術後 4~6 週左右,再觀察牙齦及齒槽骨的初步癒合,確定狀況穩定。
- 多數情況會建議等待約 1~3 個月,讓組織更充分癒合後才進行最終假牙或貼片製作。
傳統手術與水雷射牙冠增長術比較
項目 | 傳統牙冠增長術 | 水雷射牙冠增長術 |
---|---|---|
手術方式 | 以手術刀翻瓣、骨刀或骨鑽修除多餘骨頭 | 以水雷射切除牙齦、翻瓣、部分骨修整亦可搭配傳統骨刀 |
優點 | 成本較低,操作歷史悠久,醫師技術普及 | 傷口較小、出血量少、術中較舒適、癒合較快 |
缺點 | 出血量稍多、術後可能腫脹較明顯,修復期較長 | 手術費用也相對昂貴,並非所有診所皆配置水雷射設備 |
恢復時間 | 約 1~3 個月不等,視個人狀況調整 | 可相對縮短,部分患者約 2~4 週即可恢復良好 |
適用範圍 | 大部分牙冠增長需求皆可 | 適用於需微創、怕痛或範圍較小之手術,嚴重情況可能仍需翻瓣 |
保險理賠 | 由於有明顯外科翻瓣與縫合程序,部分保險可能承認理賠 | 若無縫合、微創處理,一些保險條款可能不予承認 |
各地區牙冠增長術費用參考
下表為台灣部分縣市針對牙冠增長術的自費區間,實際價格仍須依診所收費標準、醫師經驗及手術範圍而定。
台北
- 前牙:8,000~12,000元
- 後牙:12,000~20,000元
新北
- 前牙:10,000元
- 後牙:16,000元
桃園
- 2,000~10,000元
台中
- 4,500~6,000元
台南
- 雷射:8,000~20,000元
- 前牙:8,000~12,000元
- 後牙:12,000~20,000元
高雄
- 一般:3,000元
- 複雜:8,000元
提醒:
健保多不給付此項的治療,除非因特定醫療需求且達指定條件。保險部分,傳統翻瓣、縫合手術可能符合部分理賠範圍;若使用水雷射且不需縫合,理賠通常比較困難。請自行向保險公司確認。
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
出血與腫脹
手術區域在 48 小時內可能有滲血與輕度紅腫,此為正常反應,屬於術後疼痛與不適的一部分。可在手術後前兩天冰敷(每次 15~20 分鐘),減緩腫脹;之後再改溫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青消散。一般 1~2 週後紅腫逐漸改善。
飲食
- 術後飲食:建議以流質與軟質食物為主,前幾天儘量避免嚼硬物或大力咀嚼,選擇粥、湯品、軟飯等,以防傷口拉扯或疼痛加劇。
- 避免刺激性:過酸、過冷、過熱或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皆可能造成不適或誘發傷口出血,宜暫時避免。
口腔清潔
- 輕柔刷牙:若傷口周圍仍紅腫,可先以軟毛牙刷或棉花棒輕輕拭除表面牙菌斑。
- 漱口方式:可用漱口水或生理食鹽水輕含、輕漱,不可猛烈漱動,以防血塊脫落引起繼發性出血。
回診與拆線
通常在術後約一週左右回診觀察,並於 1~2 週內拆線。若採水雷射且無縫合,則視患部愈合狀況定期回診即可。任何異常紅腫、疼痛感或傷口大量出血,都應立即與醫師聯繫。
後續假牙或貼片製作
牙齦及齒槽骨的穩定需要時間,雖然 4~6 週後組織可初步癒合,但最終假牙或貼片之製作,通常建議在術後 1~3 個月,待牙肉線及骨頭形態更穩定,成品才更貼合、不易變動並延長使用壽命。
常見問題
牙冠增長術會痛嗎?
手術過程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疼痛程度因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但通常感覺不到明顯疼痛。術後若有脹痛感,可服用止痛藥並冰敷,數天後多能逐漸緩解。
牙冠增長術多久可以吃東西?
若傷口處使用了類似口香糖質地的保護敷料,術後3小時內應避免食用任何溫涼飲食,以確保敷料不受影響。在傷口癒合期間,若發現敷料有鬆動現象且可輕易取下,請小心將其移除即可;但若敷料取下時可能會拉扯到傷口的縫線,則需立即聯絡醫療院所處理。在此期間,亦建議暫時避免劇烈運動,以防拉扯或撞擊傷口。
牙冠增長術多久拆線?
傳統的牙冠增長術是透過手術刀來切割牙齦,造成較大的傷口與較多的出血,通常需等待7至10天才能拆除縫線,完全康復則需1.5至3個月時間。
然而,近期流行的「二極體雷射牙冠增長術」因其特殊的雷射特性,能夠有效促進生物組織修復,同時大幅降低出血量,並顯著縮小傷口面積,術後感染的風險也相對降低。整個手術過程僅約30分鐘,恢復期約3至5天,疼痛與不適感也明顯減輕。此種療法特別適合想要修整牙冠長度、但又擔心手術疼痛的患者。
做完手術後多久可裝牙套或貼片?
一般建議約 1~3 個月,待牙齦和骨頭穩定後,再進行後續假牙或貼片製作。時間長短因個人癒合狀況而定。
牙冠增長術健保有給付嗎?
牙冠增長術並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費用由各家診所自行決定。不過,診所並非可任意定價,而是需參考「臺北市醫療機構牙科收費標準表」之規範,設定合理的收費標準。
牙冠增長術保險有理賠嗎?
若採用傳統翻瓣與縫合方式,部分醫療保險認可這類手術屬牙科「外科」範疇而能理賠;水雷射因無縫合、具微創特性,可能不符某些保險規範,建議術前先與保險公司確認。
牙冠增長術與植牙有何不同?
牙冠增長術主要是保留原生牙齒並修整牙齦骨頭;植牙則是將原牙拔除後,植牙手術植入人工牙根。若原牙根太短或牙周健康狀況不佳,植牙可能更適合;相反地,若牙根條件仍可保留,牙冠增長術能延長牙齒壽命。
牙冠增長術牙齒能用多久?
多數人在牙冠增長術後仍需製作牙套或陶瓷貼片,若維持良好清潔習慣,牙醫也建議定期檢查,這些修復物往往能使用超過 10 年以上的使用壽命,亦可跟著定期檢查來延長自身的牙齒壽命。
總結
牙冠增長術在臨床上用途廣泛,能有效解決蛀牙過深、牙齒斷裂、假牙製作空間不足,以及修正牙齦比例等問題。透過精準的術前評估、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傳統或水雷射),並配合完善的術後照護,大多患者都能順利獲得更理想的功能與美觀成效。
在權衡花費、個人需求及牙齒狀況後,若能積極遵守醫師指示、妥善保養口腔環境,相信能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使牙齒健康與笑容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