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擁有亮白的笑容,但若牙齦變白可就不太常見了。健康的牙齦通常呈現粉紅色,一旦牙齦開始出現白色斑塊或泛白現象,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徵兆。若有發現牙齦泛白,建議儘快就醫或諮詢牙醫,因為有些情況可能相當嚴重。
此外,如果在牙齦邊緣出現牙齦長膿包的口腔問題,也可能與牙髓神經或齒槽骨受感染有關,務必盡早尋求專業醫師檢查。
什麼是白色牙齦?
所謂白色牙齦,指的是牙齦基底部位出現白色變化。這種情況可能呈現白斑或腫脹,更嚴重時甚至會伴隨牙齒鬆動及牙齦出血。
某些患者甚至會產生牙齦白色膿包或牙齦白色突起物,這些膿包通常伴隨疼痛感,如果不處理,可能導致牙齦萎縮或蜂窩性組織炎,這都是相當嚴重的風險。
一般來說,白色牙齦意謂著體內或口腔環境中出現了異常狀況,可能是口腔衛生不良、口腔感染或某些疾病所致。然而,如果剛接受過美白牙齒或牙齒拔除等手術,也可能暫時出現白色牙齦的副作用。
白色牙齦是否嚴重?
部分白色牙齦確實可能與嚴重問題相關,尤其是口腔癌。
但光憑肉眼,往往難以判定牙齦泛白是否源自嚴重疾病。因此,一旦出現牙齦白斑同時伴隨牙齒鬆動、口腔潰瘍、疼痛、腫脹或出血等症狀,務必盡快諮詢專業牙醫師。
牙齦膿包會自己好嗎?
牙齦膿包是一個警訊,若出現膿液則表示已發生感染,需要立即進行口腔檢查以評估牙齦發炎等口腔健康問題。若牙齦長出膿包,除了考慮牙齦發炎,有時牙髓也會受到影響,使牙齒的感染狀況惡化。因此也需確認是否是牙齒內部的牙髓感染(牙髓炎)或牙神經的病變,以免問題惡化。
當牙齦上出現白色膿包時,通常意味著有口腔內的較嚴重的狀況,這類膿包很少會自行痊癒。牙齦膿包一般是由牙齒內部感染、嚴重的蛀牙或牙周組織的發炎所引起,代表感染已經深入口腔深層,持續未處理可能導致病灶擴大或更嚴重的併發症。
若發現牙齦膿包,應盡快尋求專業牙醫的診斷與治療。牙醫會透過臨床檢查及影像診斷找出膿包形成的根本原因,並依據病情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清除感染源、藥物治療或手術介入等。即使膿包暫時無疼痛或其他明顯不適症狀,仍須盡快處理,以避免病情惡化,影響牙齒及牙齦健康,甚至導致牙齒的永久損害或喪失。
為什麼我的牙齦會變白?
造成牙齦變白的原因眾多,可能只是牙科治療的副作用,也可能是慢性發炎或重大疾病。以下列出常見的原因:
1. 貧血(Anaemia)
當身體的紅血球數量比正常值低時,就可能罹患貧血。由於紅血球負責運送氧氣到全身,氧氣不足時,牙齦可能因血液含氧量降低而顯得蒼白。如果你看到牙齦白白的,但是不會痛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飲食中缺乏維生素 B-12 或鐵,也可能與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疾病有關。初期常見症狀包括疲倦乏力,進一步的症狀可能包括:
- 呼吸急促
- 四肢冰冷
- 頭暈
- 頭痛
- 心律不整或胸痛
治療方式:
- 若是因營養不均衡導致,可透過補充鐵劑或注射維生素 B-12 並調整飲食改善。
- 若原因是嚴重疾病,例如骨髓疾病或鐮刀型紅血球病,則可能需要藥物、輸血、骨髓移植、氧氣治療甚至化療等長期治療方式。
2. 口腔潰瘍(Canker sores)
俗稱「口瘡」,常見於口腔內側,包括舌頭下方、臉頰內側或牙齦底部。潰瘍中心呈現黃色或白色,會造成相當的疼痛與不適。
口腔潰瘍並無明確致病原因,但口腔細菌、黏膜受傷、特定食物敏感甚至壓力等都可能引發潰瘍。好消息是,這種狀況不具傳染性。牙醫診所的牙醫師通常可透過目視檢查迅速診斷,若潰瘍頑固不散,則需進一步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
治療方式:
- 輕微的口腔潰瘍可在 1~2 週內自然痊癒。
- 若疼痛嚴重或出現多處潰瘍,可能需要處方用類固醇漱口水(如 dexamethasone)或含苯佐卡因(benzocaine)、雙氧水(hydrogen peroxide)或氟輕鬆(fluocinonide)等成分的局部藥劑加速癒合。
- 若局部藥物無效,則可考慮口服類固醇或潰瘍治療藥物;也有以化學灼燒(cauterisation)及營養補充等方式輔助治療。
然而若出現牙齒膿包或牙齦白色膿包的持續性潰瘍,需要確認和排除其他口腔問題。
3. 牙齦炎(Gingivitis)
牙齦炎是一種牙齦的細菌感染,多半源於口腔衛生習慣不良或牙菌斑累積過多。感染會導致牙齦出現白斑、萎縮甚至過度增生蓋住牙齒。其他症狀包括:
- 牙齦紅腫或發炎
- 牙齒鬆動
-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出血
若未及時治療,牙齦炎可能發展成牙周炎(Periodontitis),導致牙齒蛀蝕與最終的牙齒脫落,因此應儘快處理。
治療方式:
- 維持每天至少早晚一次的刷牙方式,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 大多數牙齦炎可透過加強清潔或抗生素治療來改善。
- 若情況嚴重,導致牙齦或骨組織流失,可能需要手術處理,如翻瓣手術清除牙菌斑與牙結石,並以縫合、切除或植骨、移植牙齦組織等方式修復受損區域。
4. 白斑症(Leukoplakia)
白斑症常與吸菸或嚼食菸草習慣相關,會在口腔黏膜形成厚白色或灰色斑塊。其他刺激因子也可能造成白斑出現,較輕微的白斑可隨時間自行消退,但若在白斑上出現紅色斑點,則可能與口腔癌有關。
白斑可能要經過數週才會在牙齦、臉頰內側、舌頭上下表面或嘴唇等處形成,通常不會疼痛,但若範圍較大,就會讓牙齦看起來呈現白色。
除了吸菸,可能的致病原因還包括:
- 義齒不合
- 口腔內部受傷
- 過度酗酒
- 齒列不整,導致口腔黏膜反覆摩擦
- 慢性發炎因素
治療方式:
- 輕微白斑症通常無需特別處理就會自行改善。
- 若白斑範圍持續擴大或頑固不散,醫師可能開立抗病毒藥物或含維甲酸(retinoic acid)的外用藥。
- 若懷疑與口腔癌有關,則需要盡快移除斑塊,可使用雷射、冷凍或手術切除方式,以防癌症擴散。
5. 口腔癌(Oral cancer)
雖然少見,但牙齦變白有時是口腔癌(又稱口腔腔癌)的初期徵兆。此病可能快速蔓延到口腔各部位,包括上顎、牙齦、喉嚨及舌頭等。
若白色、紅色或與皮膚顏色近似的斑塊同時呈現顆粒狀或隆起外觀,且伴隨以下症狀,就要高度警覺:
- 持續不癒的口腔潰瘍
- 牙齒鬆動
- 吞嚥困難或疼痛
- 出血
- 口腔或頸部出現腫塊
- 耳痛持續
- 臉部或頸部麻木感
- 下顎及舌頭僵硬或疼痛
- 體重顯著下降
如果有以上症狀,務必立即諮詢醫師,以免癌症擴散。口腔癌可能與基因、免疫力低下有關;若個人有不良飲食習慣或曾經罹患過口腔癌,以及感染 HPV 病毒,風險也會提高。
治療方式:
- 早期的腫瘤可透過手術切除與放射性或標靶治療。
- 若病情已屬進階期,則需化療配合其他療程共同處理。
6. 口腔扁平苔癬(Oral Lichen Planus)
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導致舌頭、口腔黏膜及牙齦出現白色斑塊,同時也可能令口腔組織發紅或腫脹,甚至形成開放性潰瘍。由於此疾病為自身免疫系統誤認口腔細胞為外來入侵物而攻擊,並非傳染性。
口腔扁平苔癬患者更易罹患口腔癌,因此需要定期就診,以便及早發現任何可能的病變。
治療方式:
- 口腔扁平苔癬暫無根治方法,治療以緩解症狀、控制發作為主。
- 可使用消炎或類固醇藥膏(corticosteroids)減輕不適。
- 情況較嚴重時,醫師可能開立免疫抑制類藥物,降低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7. 口腔鵝口瘡(Oral thrush)
由酵母菌感染所致,也稱為口腔念珠菌病。典型症狀為牙齦、舌頭或臉頰內側出現乳白色或奶油狀的突出斑塊;若感染範圍大,整片牙齦都會顯現白色。此外可能伴隨:
- 口中有棉絮感,或出現灼熱、疼痛
- 口腔發紅
- 進食或吞嚥困難
- 嘴角乾裂
- 味覺改變
嬰幼兒、老人及糖尿病患者較易罹患鵝口瘡,免疫力低下者也更容易感染且症狀較為嚴重。
治療方式:
- 通常以抗黴菌藥物治療即可改善。
- 若持續未癒,可能代表口腔衛生問題,如假牙未清潔乾淨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需要進一步檢查與處理。
8. 牙齒美白(Teeth Whitening)
若曾經進行牙齒美白療程,術後牙齦短暫出現白色是正常現象,乃是因為接觸美白藥劑後的短期化學變化。
治療方式:
- 無需特別處理,牙齦會在數小時至數日內恢復原有顏色。
9. 牙齒拔除(Tooth Extraction)
與牙齒美白相同,拔牙後附近牙齦變白是常見的暫時反應,主要因為創口周圍的牙齦受到創傷所致。
治療方式:
- 無需特殊治療,通常數日內就會恢復正常顏色。
但若持續出現牙齦白色膿包或膿液長期不癒,就可能是牙齦發炎或牙髓炎引起,需要考慮根管治療或其他後續處理。
白色牙齦還能恢復粉紅色嗎?
若是因為美白或拔牙等牙科療程導致的短暫白色,牙齦通常能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恢復粉紅色。
但如果是自體免疫疾病、慢性口腔炎症或牙周病所致,則需更長的時間與更完整的治療計畫。多數狀況經妥善處理、改善口腔衛生習慣後,都有機會讓牙齦回到健康狀態。針對像口腔扁平苔癬這類慢性疾病,雖無法立即痊癒,但透過定期檢查與治療,仍可減少白色牙齦的出現。
白色牙齦通常會持續多久?
白色牙齦維持的時間長短,因病因而異。
- 牙齒美白或拔牙後的暫時性白色,最短可在幾小時至幾天內自行消失。
- 例如口腔潰瘍或白斑症等症狀,接受正確治療後,恢復期會較長,但通常一旦問題解決,牙齦顏色也會漸漸恢復。
在與牙醫師討論如何處理白色牙齦的同時,也可以詢問估計需要的牙齦健康恢復時間。
如何預防白色牙齦
若白色牙齦的成因是遺傳或慢性免疫疾病,較難完全避免;但若是牙周問題或細菌感染造成的,則可透過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來預防:
- 早晚徹底刷牙,選用軟毛或中軟毛牙刷,避免刺激牙齦
- 每天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並確實使用牙線
- 均衡飲食,減少糖分與酒精攝取
- 戒菸或停止使用菸草製品
- 使用舌苔刮匙清潔舌面以去除口腔內殘留物與細菌
- 若口腔黏膜敏感,儘量避免含月桂醯硫酸鈉(SLS)的牙膏或漱口水
- 若有慢性疾病,要遵循醫囑按時用藥並定期檢查
- 若牙齦紅腫不適,可用溫鹽水漱口緩解症狀
- 疼痛嚴重可服用非處方止痛藥
- 最重要的是,每年至少安排兩次定期牙科檢查與洗牙,以避免牙菌斑與細菌的大量堆積
總結
牙齦變白雖不常見,卻可能暗示口腔或全身健康出現問題。造成牙齦變白的原因多元,從輕微的口腔潰瘍、牙齦炎,到較嚴重的貧血、白斑症,甚至口腔癌等,都可能引發這種情況。若牙齦伴隨疼痛、出血、膿包或牙齒鬆動,務必及早尋求專業牙醫診斷與治療。透過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與定期檢查,大多數情況都可有效改善,恢復牙齦健康與美觀。
資料來源
- 牙齦白色膿包不痛可以不處理嗎?醫:千萬不可輕忽以免後續更麻煩! – 敦御牙醫診所
- 為什麼牙齦邊緣白白的?牙齦白色膿包不治療會好嗎?
- 怎樣牙齦算健康?牙齦邊緣長出白白的要緊嗎?本篇詳解 – 樂活消費 – 台灣產經新聞網 – Taiwan Busines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