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襲來怎麼辦?居家急救與用藥指南

突如其來的牙痛可能使你難以咀嚼、說話甚至睡覺。

引起突發性牙痛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牙齒破裂、牙齒感染或牙齒膿瘍。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

  • 臉部受傷
  • 阻生齒(尤其智齒)
  • 牙周病
  • 磨牙(磨牙症)
  • 牙齒敏感
  • 鼻塞或鼻竇感染

大部分的突發牙痛成因透過牙醫治療都可快速解決,因此出現牙痛症狀時應盡快預約牙醫診療。在等待看診期間,你可以嘗試一些臨時緩解疼痛的方法。

緊急牙痛緩解藥物(非處方藥)

以下是在藥局即可取得的非處方藥物,可在等待牙醫看診期間暫時緩解牙痛: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 ibuprofen,包括商品名 Motrin、Advil 或萘普生 naproxen,如 Aleve)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並暫時緩解疼痛。

然而,長期使用布洛芬可能刺激或損傷胃、腎臟和肝臟,須特別注意。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若你無法服用NSAIDs,則可使用乙醯胺酚(商品名泰諾 Tylenol)暫時緩解疼痛。服用時請務必遵循包裝上的建議劑量,過量服用可能損害肝臟。

牙痛滴劑與止痛凝膠

這些產品通常含有苯佐卡因(benzocaine)成分,直接塗抹於疼痛區域,有局部麻醉及止痛作用。

臨時填補劑

藥局亦販售臨時牙齒修補材料,可短暫修復掉落的補牙材料或鬆脫的牙冠。但此方法僅為暫時措施,須盡快就醫永久修復。

牙痛居家緩解療法

以下居家療法可協助你在看診前暫時緩解牙痛:

丁香油(Clove oil)

丁香油是常見的牙痛舒緩用品,丁香中含有的丁香酚(eugenol)具局部麻醉作用。

用法:

  • 在一茶匙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中滴入數滴丁香油,然後將棉花沾濕此混合物,敷於疼痛牙齒上5至10分鐘。

丁香油一般來說是安全的,但兒童不建議使用。

鹽水漱口

鹽具有殺菌與消炎功效,鹽水漱口能促進牙齦健康與口腔內傷口癒合。

做法:

  • 一茶匙鹽加於約240毫升(8盎司)溫水中混合,漱口約30秒後吐出。

過氧化氫漱口水(雙氧水)

使用藥局常見的3%濃度雙氧水進行漱口,可減輕牙齦發炎。

做法:

  • 雙氧水與水以1:2的比例混合後,於口腔內含漱約60秒後吐出,漱完再以清水漱口。注意勿吞食。

大蒜

大蒜中的蒜素(allicin)具有抗菌作用,有助抑制與牙痛相關細菌。

用法:

  • 將新鮮大蒜去皮後輕輕咬碎,或搗碎後以棉花棒或手指直接敷於患牙處。

薄荷茶

薄荷茶具有局部麻醉作用,且可對抗口腔內造成蛀牙的細菌。

用法:

  • 沖泡薄荷茶後冷卻,以此茶水漱口緩解疼痛,可重複使用。

蘆薈(Aloe vera)

蘆薈具有消炎與抗菌作用,能緩解牙周病所引起的炎症。

用法:

  • 使用蘆薈漱口水每天漱口兩次,每次約30秒後吐出。

頭部抬高睡覺

睡覺時使用枕頭墊高頭部,可減少血液流向口腔,降低腫脹與疼痛感。

冰敷

臉部出現腫脹或口腔受傷時,冰敷有助於收縮血管,緩解疼痛。

用法:

  •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於臉頰或下巴,每次約15分鐘。避免直接咀嚼冰塊,以防牙齒進一步損傷。

牙痛時的禁忌事項

以下行為可能加重牙痛,應盡量避免:

  • 不抽菸:吸菸易導致牙齒腐蝕。
  • 避免嚼食菸草:易造成牙齒腐爛。
  • 勿過度用力刷牙或使用牙線:易傷害牙釉質與牙齦。
  • 勿食用堅硬或黏稠食物:易造成牙齒進一步損傷。
  • 避免過冷或過熱食物與飲料:可能刺激暴露的神經,加重疼痛。

何時應該尋求牙醫治療?

如有以下情況,請儘速預約牙醫:

  • 牙痛
  • 牙齦腫脹或流血
  • 進食或飲用時突發疼痛或敏感
  • 口腔潰瘍持續不癒合
  • 牙齒或補牙材料破裂
  • 臉部或口腔腫脹

緊急就醫狀況

若牙痛同時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聯繫牙醫:

  • 突然且劇烈的牙痛
  • 發燒
  • 口腔出現惡臭的分泌物
  • 臉部突然腫脹
  • 呼吸或吞嚥困難

如何找到負擔得起的緊急牙科服務?

若你沒有牙科保險,可透過以下管道尋找低價或免費的牙科服務:

  • 地方衛生部門提供的財務協助計畫
  • Medicaid提供給符合收入條件人士的牙科保險
  • 退伍軍人事務部(VA)的牙科服務
  • 鄰近的牙醫學校與口腔衛生學校提供的低價服務(服務過程由專業牙醫指導)
  • 地區性社區健康診所(可能由國家衛生資源與服務管理局HRSA提供經費)

結論

若有牙痛症狀,請儘快聯絡牙醫預約診療。在等待診治時,可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局部止痛劑或居家療法暫時舒緩症狀。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例如每日兩次使用軟毛牙刷與含氟牙膏刷牙及使用牙線,可有效降低牙痛發生機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