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牙悄悄爛掉!了解症狀與預防方法

什麼是爛牙(蛀牙)?

良好的口腔衛生能帶來健康的微笑、牙齒與牙齦。相反地,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會導致蛀牙(也稱為牙洞或爛牙)。

蛀牙主要由牙菌斑引起。牙菌斑是一層覆蓋在牙齒表面的黏稠、無色薄膜,其中含有細菌。當細菌與食物中的糖分結合,會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如果不加以治療,嚴重蛀壞的牙齒可能會鬆動甚至脫落,因此,辨識蛀牙的原因與症狀至關重要。

爛牙的圖片

查看圖片庫

爛牙的症狀

蛀牙(爛牙)指的是牙齒表面永久性的損傷。有些蛀牙初期可能毫無症狀,因此定期看牙醫至關重要。牙醫可在早期發現並治療蛀牙,以防止牙齒進一步惡化。

未經治療的蛀牙會逐漸變大,影響牙齒更深層的組織。爛牙的其他症狀包括:

  • 牙痛
  • 對冷熱敏感
  • 牙齒表面出現棕色、黑色或白色斑點
  • 口臭
  • 口中有異味
  • 牙齦腫脹

蛀牙不僅限於成人,嬰兒、幼童和兒童也可能出現爛牙。兒童的蛀牙症狀和成人類似,但可能還伴有牙齦腫脹、易怒與發燒(感染的跡象)。

若孩子無法清楚表達疼痛或不適的位置,父母應檢查孩子的口腔是否出現蛀牙跡象。

爛牙的成因

爛牙沒有單一成因,而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了解導致蛀牙的因素有助於預防未來牙齒健康問題。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

定期刷牙與使用牙線可有效去除牙菌斑,保持牙齒健康。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天使用牙線,並每年定期看牙醫兩次,進行專業牙齒清潔。

不良飲食習慣

攝取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增加蛀牙風險,因為這些食物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

糖分可滋養口腔中的細菌,使細菌產生更多酸性物質。若吃大量甜食且未定期刷牙,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將迅速被腐蝕。此外,飲用大量酸性飲料(如汽水和果汁)或胃食道逆流症(胃酸逆流到口腔)也可能導致蛀牙,因為這些酸性物質會逐漸溶解牙齒琺瑯質。

口乾症

唾液腺若分泌不足,無法有效清洗口中的牙菌斑與細菌,就會增加蛀牙的風險。

牙齒縫隙深或凹槽多

如果牙齒上有較深的溝槽或縫隙,可能難以刷牙清潔乾淨,使牙菌斑容易沉積,導致牙齒表面腐蝕。對健康牙齒使用牙齒封劑可預防牙菌斑堆積。

氟化物攝取不足

氟化物是可增強牙齒琺瑯質、抵抗蛀牙的天然礦物質,通常添加在自來水中,但瓶裝水通常不含氟。如果你沒有使用含氟牙膏,或未飲用城市供水,蛀牙風險會提高。

奶瓶使用不當

若嬰幼兒睡覺時嘴裡含著裝有牛奶、果汁或配方奶的奶瓶,或使用沾有糖或蜂蜜的奶嘴,糖分會聚集在牙齒表面,導致嬰幼兒蛀牙。

爛牙的治療方法

蛀牙的治療目標都是盡可能保留原有牙齒,不論成人或兒童皆然。

初期蛀牙的治療

在蛀牙初期(牙洞較小)時,牙醫可透過氟化物治療強化或重新礦化牙齒,有可能逆轉蛀牙。但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小型蛀牙,若牙齒已有明顯黑白斑點或口臭,則效果有限。

中後期蛀牙的治療

當氟化物治療已無效時,牙醫會去除牙齒腐爛部位,以牙科填補物或牙冠填補牙洞。牙科填補物可能使用與牙齒顏色相近的複合樹脂或金屬填料(如汞合金、銀)。若使用牙冠,牙醫則會為蛀牙的牙齒裝上牙套(牙冠)。

重度蛀牙的治療

若蛀牙已深入牙齒中心(牙髓),並出現發炎或感染,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牙醫會移除受感染的牙髓神經,再清潔、填充並封閉該部位。

當牙齒因嚴重腐爛無法挽救時,牙醫可能會拔除病牙,並以假牙、牙橋或植牙取代。

若孩子的乳牙因蛀牙嚴重而無法填補,有些父母可能認為根管治療並非必要,因為乳牙終將自然脫落。但牙醫可能仍會建議根管治療,以防乳牙因蛀牙過早脫落,導致永久牙排列不正。

爛牙的預後

蛀牙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因此,定期看牙醫並留意蛀牙症狀十分重要。及早診斷與治療可避免蛀牙惡化,降低感染與牙齒脫落的風險。

若尚未有固定牙醫,您可透過「醫牙醫牙唷」搜尋居住地區的牙醫診所,以取得專業的協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