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牙結石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給專業人士處理。牙醫和口腔衛生師擁有工具和訓練,能有效解決惱人的牙菌斑問題。
什麼是牙結石?
牙結石(Tartar,又稱牙石或牙垢),是由牙菌斑和唾液中的礦物質堆積後硬化形成的物質。牙結石可能覆蓋牙齒表面,甚至深入牙齦下方。牙結石摸起來就像是牙齒上附著的一層粗糙結塊,由於表面多孔,食物和飲料也更容易在上面留下污漬。
牙結石通常出現在牙齒背面或牙縫間,呈黃色或棕色。牙結石和其前身牙菌斑,對口腔健康的影響很大,包括:
- 細菌堆積導致口臭
- 破壞牙釉質(牙齒最外層硬質部分),導致牙齒敏感、蛀牙甚至牙齒脫落
- 誘發牙齦疾病
防止牙結石,先阻止牙菌斑
牙菌斑可能在數小時內就會硬化形成牙結石,因此每天刷牙、使用牙線極為重要。美國牙醫協會(ADA)建議:
- 每天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
- 選擇舒適的牙刷。手動或電動牙刷都是個人偏好,但2017年的研究顯示,電動牙刷去除牙菌斑的效果較佳。
- 使用軟毛牙刷。
- 刷牙時將牙刷以45度角放置,使刷毛能有效清潔牙齒與牙齦交接處的隱蔽位置。
- 使用輕柔且短促的刷牙動作。
- 使用含氟牙膏。
- 每天至少使用牙線一次。
一旦牙菌斑變成牙結石,光靠刷牙是無法清除的,需要由專業牙醫進行刮除。
6個預防牙結石形成的方法
去除牙結石需要專業協助,但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口腔中的牙菌斑,進而控制牙結石形成:
1. 特殊牙膏
- 抗牙結石牙膏
2008年一項研究指出,相較於一般含氟牙膏,抗牙結石牙膏能降低近35%的牙結石形成。 - 含小蘇打牙膏
由於小蘇打有輕微磨砂作用,研究顯示含小蘇打的牙膏能更有效清除牙菌斑。 - 避免使用炭粉牙膏
《美國牙醫協會期刊》指出,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炭粉牙膏能有效控制牙結石,安全性也未經證實。
2. 美白牙貼
2009年研究指出,每天使用含焦磷酸氫氧化物的美白牙貼三個月後,牙結石減少29%。
3. 喝茶
2016年研究發現,喝綠茶能降低口腔中細菌的數量。如果不喜歡喝茶,也可使用含茶萃取物的漱口水。
4. 吃新鮮蔬果
因為需要更多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幫助沖刷口腔中的細菌和牙菌斑。無糖口香糖也有類似效果。
5. 水牙線(沖牙機)
這種手持設備能用脈衝水流清潔牙縫,有效清除細菌和食物殘渣。研究發現,配合手動牙刷使用水牙線,比起傳統牙線,能降低更多的牙菌斑(74% vs. 58%)。
6. 漱口水
根據ADA,含有抗菌成分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ium)、洗必泰(chlorhexidine)或特定精油的漱口水,可有效對抗牙菌斑與牙結石。
重要的是,漱口水應該搭配刷牙和使用牙線使用。建議選擇具有ADA認證標章的漱口水,並依照使用說明進行。
專業牙科清潔:清除牙結石的最佳方式
定期的專業洗牙可以有效清除牙結石。無論是一般牙醫或整體牙醫(重視病人整體健康的牙醫)皆能提供洗牙服務。
牙醫或口腔衛生師會使用手持金屬刮治器(末端呈鉤狀),清除牙齒表面和牙齦下方的牙結石。若有嚴重牙結石導致牙齦疾病,牙醫可能建議進行深度清潔(刮治與根面整平術):
- 清除牙齦上下(牙周袋)的牙菌斑和牙結石。
- 將牙根表面平滑化,促進牙齦重新貼合牙齒。
- 部分情況可能會使用雷射殺死牙齦深處的細菌。
多久需要專業清除牙結石一次?
美國牙醫協會指出,看牙醫的頻率應根據個人口腔健康狀況與牙醫建議而定。
但多數牙醫建議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牙科檢查和洗牙。如果患有牙齦疾病或是牙結石形成風險較高(例如吸菸或糖尿病患者),建議更頻繁洗牙。
可能需要更頻繁洗牙的人包括:
- 因服用藥物或年齡增長導致口乾者(唾液有助清除食物殘渣)。
- 缺乏手部靈活度、無法徹底刷牙者。
- 因身體或認知障礙,無法完全遵守口腔衛生習慣者。
牙結石對牙齦的影響
牙結石引起的刺激和發炎會導致牙齦疾病。早期牙齦疾病(牙齦炎)可逆,症狀包括:
- 牙齦紅腫
-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牙齦流血
- 牙齦敏感疼痛
若未治療,可能進展為牙周炎,這是不可逆的狀態,症狀包括:
- 咀嚼疼痛
- 牙齒鬆動
- 牙齦與牙齒分離
- 牙齒間出現膿液
導致牙周炎的細菌可能進入血液,增加心肺疾病風險,若出現以上症狀務必盡早尋求牙醫協助。
牙結石與牙齒健康小知識
口腔中約有700種細菌,這些細菌會形成牙菌斑(一種無色黏膜)。牙菌斑與食物結合後會產生酸,逐漸破壞牙齒。
經常刷牙和使用牙線可移除大部分牙菌斑,但未及時清潔的牙菌斑會與唾液中的礦物質結合,形成牙結石。
一項2016年研究指出,約92%的美國人有明顯的牙結石。
結語
雖然牙結石常見,但若未處理,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每天刷牙、使用牙線,以及定期進行牙科清潔和檢查,才是維持牙齒健康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