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結石?

進食後,你是否會立刻刷牙?如果沒有,你可能會注意到牙齒上開始出現一層薄薄的黏黏膜,這就是牙菌斑(plaque)。如果這層牙菌斑沒有透過刷牙和使用牙線去除,它就可能硬化成為牙結石(tartar),也稱為牙結石沉積(calculus)。

這層牙結石若是覆蓋多顆牙齒,可能形成所謂的「牙結石」。一旦牙結石硬化附著在牙齒上,就需要由牙醫師或牙科衛生師以專業方式將其去除,以避免對牙齒與牙齦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牙結石的形成原因

牙菌斑在牙齒上非常容易產生。當你吃或喝含有澱粉或糖分的食物後不久,口中殘留的食物殘渣就會與口腔中的細菌結合,並釋放酸來分解這些碳水化合物。此時,在牙齒表面就會形成一層無色的黏膜,也就是牙菌斑。

然而,這個過程並不會自行停止。如果你沒有盡快透過刷牙和牙線清潔來去除牙菌斑,它就可能逐漸硬化成為牙結石(tartar)或稱為牙結石沉積(dental calculus)。研究顯示,它可能在牙菌斑產生後 1 到 14 天內就會開始硬化。

牙結石的危險之處在於,它不會只停留在牙齒表面,而是可能開始向下擴散到牙齦,對牙齦下方的組織造成傷害,也可能導致牙周病及蛀牙。牙結石也可能使牙齒看起來呈現黃色、褐色或棕色。

牙結石的副作用

當牙齒上有一整層牙結石覆蓋時,除了外觀明顯,也可能引發以下問題:

  • 口臭(Halitosis)
    牙菌斑和牙結石堆積可能造成口腔異味。

  • 牙齦炎(Gingivitis)
    牙齦可能出現紅腫或發炎,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容易出血。如果未及時治療,牙齦炎可能進一步惡化為更嚴重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

  • 牙齦萎縮(Receding Gums)
    這也是牙周病的一種類型。牙齦會開始往後退,使得更多牙面暴露,並讓細菌更容易侵入牙齦與牙齒間的空隙。

  • 蛀牙(Cavities)
    牙結石覆蓋在牙齒上會保護細菌不被刷掉,這些細菌與酸也可能使牙釉質產生小孔,進而侵蝕牙齒深層組織,引發蛀牙。

  • 牙齒脫落(Tooth Loss)
    如果牙結石長期未被處理,造成的牙周病可能導致最終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牙結石的移除

一旦牙齒上形成了硬化的牙結石,光靠刷牙是無法去除的,必須由牙醫師或牙科衛生師來清除。一般的專業洗牙(professional cleaning)有時可以去除大部分或全部的牙結石。

然而,如果牙結石已經蔓延至牙齦下或更深處,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牙科衛生師可能會使用手動的刮治器(dental scaler)來仔細刮除牙齦邊緣及以下的牙結石。接著,還可能進行「牙根平整術(root planing)」,將粗糙的牙根表面磨平,以減少細菌附著。

有時也會使用超音波儀器協助去除牙結石。如果牙結石非常嚴重,可能需要分多次回診清潔。清潔後,牙齦可能會感到酸痛或不適。


如何預防牙結石

要預防牙結石形成,最重要的就是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由於牙菌斑形成後只要幾天就能硬化成牙結石,你應該儘早、並且規律地去除牙菌斑。

美國牙醫學會建議以下做法來維持口腔健康,並預防牙結石累積:

  1. 每天至少刷牙兩次
    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每次刷牙至少要花 2 分鐘,確實清潔每一面。

  2. 每天清潔牙縫
    使用牙線或其他牙縫清潔工具,以清除卡在牙縫間的食物和牙菌斑。

  3. 限制糖分攝取
    減少含糖飲料和零食的次數,降低糖分在口中殘留的機會,以免產生更多牙菌斑。

  4. 定期看牙醫
    牙醫能夠檢查牙齦健康與蛀牙情況,並在早期預警牙周病或其他問題;也可給你個人化的建議,幫助你維持口腔清潔。

此外,一些研究也指出,使用「防牙結石配方」的牙膏能幫助預防牙結石累積。選擇含氟化物和三氯沙(triclosan)的牙膏,可能有助於對抗口腔中引起牙菌斑的細菌。


重點總結

保護牙齒最重要的策略就是預防牙結石沉積。一旦牙菌斑硬化成牙結石,你就必須依靠專業的牙科清潔才能去除。因此,如果你能透過良好的刷牙與使用牙線習慣,及早去除牙菌斑,就有機會完全避免形成需要移除的「牙結石」。如果你擔心已經有牙結石堆積,或出現牙齦不適的情況,儘快尋求牙醫師的評估與治療,才能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