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吃什麼比較快好?從飲食調整到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鼻部疾病之一(也是耳鼻喉科醫師門診中最常見的類型),患者常被鼻過敏、鼻塞、鼻子有黃綠色黏稠鼻涕、頭痛、臉頰或額頭脹痛的症狀折騰得不舒服,也可能伴隨喉嚨不適、咳嗽或嗅覺衰退。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或視鏡手術治療外,飲食的調整更是幫助身體順利康復的重要關鍵。

本文將說明「鼻竇炎期間該怎麼吃」,提供有助於治療鼻竇炎的飲食參考,同時也會說明其他鼻竇炎症狀的緩解方式。希望能協助你打造有利於鼻竇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什麼是鼻竇炎?

定義

鼻竇炎(Sinusitis)指的是鼻竇的鼻黏膜因感染或其他因素而產生發炎。鼻竇位於臉頰、眼睛周圍與額頭區域,裡面原本充滿空氣,若發炎導致分泌物堆積,就會出現鼻塞、壓力感等不適。

急性與慢性

在常見的急性鼻竇炎中,通常由感冒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約莫 7~10 天或幾週可改善;若症狀持續超過 3 個月甚至更久,則屬於慢性鼻竇炎,常與鼻中隔彎曲、過敏體質、免疫力不足、黴菌或牙齒感染等因素相關,治療也更複雜。

雖然飲食無法「立即」治癒鼻竇炎,但正確的營養與飲食習慣,能幫助身體增強免疫系統、減少發炎反應、減輕黏液產生,對鼻竇炎的恢復有輔助加分效果。以下針對「吃什麼好」及「避免吃什麼」進行細節分享。

以下針對「吃什麼好」及「避免吃什麼」進行細節分享。

鼻竇炎推薦飲食:多元、富含營養、抗發炎

下面的表格整理出幾種常見、對鼻竇健康有幫助的食材與可能帶來的好處:

食材 關鍵營養 / 成分 可能好處
深色葉菜類 維生素A、C、K、礦物質 有助於維持黏膜健康、提供抗氧化作用,降低發炎
柑橘類水果 維生素C、抗氧化物 增強免疫力,加速組織修復,並具抗發炎特性
海鮮(富含Omega-3) Omega-3脂肪酸、蛋白質 Omega-3 可減少發炎並增強免疫反應,如鮭魚、鯖魚、沙丁魚等
蜂蜜 抗菌特性、舒緩喉嚨 可減輕因鼻涕倒流導致的喉嚨疼痛或刺激,並提供能量
鳳梨、奇異果 鳳梨酵素(Bromelain)、維生素C 有助於緩解鼻竇腫脹與發炎(雖然研究用的是較高純度的鳳梨酵素)
薑黃 薑黃素、抗氧化物 抗發炎作用,可減輕鼻腔與鼻竇黏膜的腫脹
大蒜 蒜素(Allicin)、抗氧化物 具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可減少發炎並增強免疫力
辛香料(辣椒、薑) 辣椒素、薑烯酚 幫助減充血,刺激黏液流動,緩解鼻塞不適
溫熱湯品與熱茶 水分、蒸氣、辛香料 稀釋黏液、保持呼吸道濕潤,緩解壓力感
優格、泡菜等益生菌來源 益生菌、有機酸 幫助調節腸道菌相,提升免疫力,減少鼻竇發炎機會
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 蘑菇、鮭魚、蛋黃等 調節免疫反應,可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

為什麼這些食材有用?

  1. 提升免疫力:維生素C、E與D、Omega-3脂肪酸、優質蛋白質能優化免疫系統功能,讓身體更有效對抗病毒、細菌或黴菌。
  2. 減少發炎:薑黃素、Omega-3 脂肪酸及植物性抗氧化物(如槲皮素),皆可降低全身與鼻竇內鼻腔黏膜的發炎反應。
  3. 舒緩鼻塞:辛辣食物(如辣椒、薑)產生的灼熱感可「暫時」刺激鼻腔分泌並稀釋鼻分泌物,有助排出堵塞物。
  4. 潤喉護黏膜:蜂蜜能保護黏膜,緩和後鼻漏刺激,並具一定的抗菌作用。

鼻竇炎要避免的食物:高發炎、促黏液、含組織胺

除了多吃上述有益食物,鼻竇炎患者也需要留意以下幾類可能加劇發炎、堵塞、甚至引起過敏反應的食材或刺激物。

食物類別 原因
加工糖、甜食 高糖飲食會提高發炎反應,並可能增加黏液分泌,特別是含糖飲料、甜點要少量為宜
酒精 酒精會降低免疫力並造成脫水,也可能含有組織胺(特別是紅酒),加重鼻塞、不適
高組織胺食物 紅酒、起司、加工肉品(香腸、培根)、醬料、泡菜等,可能導致組織胺過量,引起更嚴重的鼻塞
乳製品(因人而異) 有些患者吃乳製品後黏液或痰量明顯增多;若本身對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更須避免
過度辛辣或烤炸食物 雖然適度辛香有助疏通鼻道,但重口味或高溫炸製可能刺激黏膜、加劇發炎,也可能含有人工化學物質

特別提醒

  • 並非所有鼻竇炎患者對乳製品都會產生負面效果,但若自我觀察發現「喝牛奶、吃起司後症狀惡化」,暫時停用幾天做測試或尋求專業醫師建議。
  • 糖分或酒精攝取過量,除影響鼻竇康復,亦對整體健康不利。建議鼻竇炎發作期間盡量減少。

其他有助於緩解鼻竇炎的生活方式

  1. 蒸氣吸入:可於淋浴時或在裝有熱水的臉盆上方吸入蒸氣,蒸氣能稀釋黏液、減輕鼻塞。不過要留意避免燙傷。
  2. 沖洗鼻腔:使用洗鼻器或洗鼻壺(Neti Pot)搭配生理食鹽水,將積聚的分泌物和過敏原沖出。
  3. 使用加濕器:保持室內空氣適度濕潤,能防止鼻黏膜乾燥、避免黏液變得太黏稠。
  4. 暖敷鼻部:以溫熱毛巾覆蓋鼻竇區域(臉頰、額頭)3~5 分鐘,有助血液循環並減輕鼻竇壓力。
  5. 足夠休息:生病期間,身體需要更多的休息才能修復發炎黏膜並對抗感染。睡眠時抬高枕頭,有助於排出鼻涕。
  6. 避免刺激:二手菸、空汙或易過敏的環境會使發炎更嚴重。呼吸道易受刺激的患者也要儘量遠離。

另外,若長期依賴鼻腔噴劑,還可能引發藥物性鼻炎,需特別注意。

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感冒的差異

項目 過敏性鼻炎 感冒 鼻竇炎
主要原因 對花粉、塵蟎、寵物毛等過敏原的免疫反應 病毒感染,最常見的是鼻病毒 病毒或細菌等感染;也可能因結構、黴菌、免疫力因素
鼻涕特性 清澈水樣,常伴隨連續噴嚏 初期清澈,後期可變濃稠或黃 常見黃或綠色膿性、倒流黏稠
鼻炎症狀 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眼癢 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水、發燒 臉頰或額頭疼痛、鼻塞、黃膿鼻涕、嗅覺減退
病程 只要接觸過敏原就可能發作,產生過敏症狀,反覆性高 約 7~10 天大多可自癒 急性:1~4 週;慢性:>3 個月
治療方法 遠離過敏性鼻炎的成因、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等 休息+紓緩症狀用藥 抗生素(細菌性感染)、類固醇噴劑、洗鼻,嚴重者手術

如何判斷是否該就醫?

  • 症狀超過 10 天未見明顯改善,且出現黃綠色膿鼻涕或臉部疼痛持續加劇,鼻塞症狀也沒有好轉。
  • 伴隨高燒(>38.9°C)或嚴重頭痛、齒痛或顏面壓迫感。
  • 一年之中反覆好幾次發作,或吃藥暫時緩解後又惡化,可能合併鼻息肉或鼻甲肥厚。
  • 懷疑併發更嚴重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視力異常、腦部感染等)。
  • 不確定是否為「黴菌感染」、「齒源性鼻竇炎」或「鼻腔腫瘤」。

若有以上情況,建議盡早就醫進行耳鼻喉科檢查(例如內視鏡、電腦斷層),由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或接受手術。

常見問題

1. 鼻竇炎一定要吃抗生素嗎?

只有「細菌性感染」較建議使用抗生素;若是病毒性或過敏引起的鼻竇炎,則以紓緩症狀為主(如類固醇鼻噴劑、洗鼻、抗組織胺等)。若服用一段時間無效或症狀嚴重,須由醫師評估調整抗生素治療或其他方式。有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類固醇來減輕嚴重發炎。

2. 喝牛奶真的會讓鼻涕變多嗎?

這與個人體質有關。部分人在攝取乳製品後痰液增加明顯,部分人則沒有太大影響。若發現每次喝牛奶都會加劇症狀,可考慮短期避免,並記錄改善情形。也有人會諮詢中醫師,搭配中藥調理。

3. 是否可大量吃辛辣食物疏通鼻道?

適度辛辣(如辣椒、薑)有助刺激鼻腔分泌物排出,短暫舒緩,但「大量、過度」辛辣或麻辣鍋等刺激性飲食,可能反而造成黏膜發炎或胃部不適,建議適可而止。

4. 可以只靠食療治好鼻竇炎嗎?

輕度的病毒性鼻竇炎,可能隨著身體免疫力提升而自癒;但若出現明顯膿鼻涕、臉頰壓痛等症狀且超過 10 天,就應就醫確認是否需藥物或其他治療。飲食只能輔助提升體力、降低發炎,並非萬靈丹。

5. 洗鼻會不會造成細菌往裡面帶?

正確使用經滅菌或蒸餾水配製的生理食鹽水,通常不會把細菌帶入。反而能沖出黏液、細菌與過敏原。但請避免使用生水,並遵循醫師或洗鼻器使用說明,洗完後若有持續不適,應諮詢專業醫師。

總結

鼻竇炎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常感到頭重、鼻塞、臉頰脹痛或黃鼻涕倒流等不適。除了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正確的藥物外,日常飲食能發揮輔助治療的關鍵作用:多補充水分、富含維生素及抗氧化成分的蔬果、海鮮與辛香料,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輕發炎、稀釋黏液;同時盡量避開高糖、酒精、高組織胺及過量的乳製品等。

有需要時,也可搭配洗鼻、熱敷、充足休息,儘量遠離刺激環境。若症狀持續不退或反覆出現,應盡早就醫檢查,尋求更適合的治療方式。

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往往是一條長期戰線,只要持之以恆,許多人都能大幅減輕鼻竇不適、擁有更順暢的呼吸。祝早日改善鼻竇炎,重獲健康自在的生活!

資料來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