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Eczema),又稱「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種極為常見但也相當難纏的慢性皮膚疾病(亦可稱為慢性濕疹)。它的臨床症狀十分多樣,包括乾燥、紅疹、水泡、脫屑、劇烈搔癢、滲液等,濕疹患者常感到困擾與不適。根據不同的成因與病情,濕疹可分為多種濕疹種類,不同年齡層皆可能受到影響,從嬰幼兒到青少年乃至成人都可能反覆發作。
本篇文章將深入整理濕疹原因、類型、症狀、護理和濕疹治療方式,並解答一些常見疑問,協助您在面對這種頑固的濕疹問題時,更加了解與正確照護。
一、什麼是濕疹?
濕疹並不是單一特定疾病,而是「皮膚炎」的總稱。它常因免疫系統受到刺激或失調,導致皮膚角質細胞受損,出現一連串的過敏或發炎反應。濕疹本身並無傳染性,症狀可能好發於臉頰、頸部、四肢關節內側、手腳掌以及身體皺摺處等。此疾病有下列特點:
- 慢性反覆:病情時好時壞,症狀可能在任何時候因環境、壓力或其他刺激因素而惡化。
- 易受環境影響:季節轉換、溫度、濕度變化,皆是常見誘發或加重症狀的原因。
- 不具傳染性:濕疹雖然會產生滲液、結痂,但與細菌或真菌感染無關,不會在人與人間傳染。
許多患者起初可能只在局部(如手部或腳部)出現紅癢小水泡,接著逐漸擴散至四肢甚至全身。這種「蔓延」並非因病菌傳播,而是由於濕疹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反覆抓癢破壞肌膚保護層所致。
二、常見濕疹的原因有哪些?
1. 免疫系統異常
- 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不良作息及飲食習慣等,皆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
- 當免疫失調時,皮膚問題常處於發炎狀態,一旦受到刺激便容易出現紅疹、癢等濕疹表現。
2. 基因遺傳
- 若父母其中一方患有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疾病,子女罹患濕疹的機率也大幅增加。
- 部分研究顯示,如果父母雙方皆曾有濕疹,子女的遺傳機率可高達七成以上。
3. 環境因素
- 天氣與濕度:乾燥或過度潮濕皆可能使皮膚屏障受到刺激,加劇乾癢或汗液滯留問題。
- 刺激物與過敏原:肥皂、清潔劑、金屬、灰塵、花粉、寵物皮屑、黴菌、海鮮、堅果等,都可能成為誘發或加重濕疹的外在因素。
- 情緒與壓力:過度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也被視為濕疹發作的誘因之一。
4. 皮膚屏障受損
- 皮脂膜或角質層的完整度下降,使外界致敏原或細菌更易入侵,進而誘發過度的免疫反應,出現濕疹症狀。
- 清潔過度、使用過熱水洗澡、搔抓破皮,也會進一步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三、常見的濕疹類型
下表列出常見的 8 種濕疹類型、主要病因與典型症狀,方便快速了解:
類型 | 主要病因或特徵 | 典型症狀與好發部位 |
---|---|---|
異位性皮膚炎 | 可能與基因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等因素有關 | 皮膚乾燥、粗糙、搔癢,常出現在嬰幼兒臉頰、手肘、膝蓋內側等 |
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 接觸到過敏原(過敏性)或刺激物質(刺激性) | 紅疹、腫脹、脫皮、水疱,分布在與過敏原或刺激物接觸的部位 |
汗皰疹 | 汗液滯留、對特定物質敏感,或免疫功能失調 | 手掌、腳掌反覆長小水泡、紅疹,劇烈搔癢,常在換季天氣悶熱時發作 |
手部濕疹(富貴手) | 過度碰水、清潔劑或外界刺激物質,免疫易受影響 | 手部乾裂、脫皮、紅腫,嚴重時指紋模糊、龜裂流血 |
神經性皮膚炎 | 壓力、情緒或過敏體質,引發激烈搔抓 | 患部呈皮革狀增厚,常在頸部、四肢出現顯著的乾燥斑塊 |
錢幣狀濕疹 | 與細菌或金屬過敏、蚊蟲叮咬等因素有關 | 出現錢幣大小的圓形紅斑,能滲液、結痂,好發於小腿、手臂等 |
脂漏性皮膚炎 | 與皮屑芽孢菌、油脂分泌旺盛、免疫力下降等有關 | 頭皮、T 字部位或眉毛、鼻翼兩側紅腫脫屑,嬰兒稱為「乳痂」 |
鬱滯性皮膚炎 | 下肢靜脈曲張、血液循環不良 | 小腿或腳踝出現乾癢、脫皮、潰瘍或色素沉澱,傷口不易癒合 |
小提醒:此外,有些皮膚癌(如乳房外柏哲德氏症、皮膚 T 細胞淋巴癌等)在早期也可能偽裝成「濕疹」症狀,若症狀反覆且治療無效,要及時就醫檢查以排除惡性疾病可能。
四、濕疹常見症狀與變化
1. 依照發病時間:
- 急性期濕疹:突發紅疹、水疱、滲液、結痂等症狀,並且伴隨劇烈急性搔癢感。
- 亞急性期濕疹:急性濕疹的症狀減緩後,仍有明顯丘疹、脱皮、結痂,患處易受刺激又再度發炎。
- 慢性期濕疹:長期反覆,皮膚呈現乾燥、增厚、苔蘚化,顏色也更暗沉。
2. 主要臨床表現:
- 乾燥脫屑:皮膚失去保濕能力,角質層乾裂、脫皮。
- 紅腫、發炎:有明顯紅斑與腫脹,抓破後有可能流出組織液或發膿。
- 劇烈搔癢:常讓人忍不住用力搔抓,反覆破壞皮膚屏障,形成惡性循環。
- 結痂、增厚:若持續發炎未能控制,患部皮膚會逐漸粗糙厚硬,並有色素沉澱。
五、濕疹預防與保養方法
以下5大關鍵原則,非藥物治療也能夠改善濕疹。
保持適度保濕
- 洗澡時水溫不宜過熱,時間不宜過長。
- 盡量選用溫和低敏的清潔產品,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強力清潔力的沐浴露、香皂。
- 沐浴後立即擦乾身體,趁皮膚仍潮濕的狀態下塗抹潤膚乳液或潤膚劑。
正確穿著與清洗
- 穿著寬鬆、透氣的純棉或天然材質衣物;盡量避免羊毛或化纖直接接觸皮膚。
- 洗衣物時,採用低敏或無香料洗潔劑,並將洗衣粉或洗劑沖洗乾淨。
留意環境與氣候
- 保持居家通風與潔淨,減少塵蟎、黴菌、寵物毛髮、花粉等致敏物質囤積。
- 夏天要留意汗水刺激,隨時擦乾汗液並替換濕衣;冬季則注意保暖並維持室內空氣濕度。
- 盡可能避免讓皮膚長時間曝曬在強烈日光下。
飲食調整
- 在濕疹飲食部分,少食或避免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蝦蟹、花生、牛奶、含人工香料或色素等;若不確定,務必就醫排除過敏原。
- 中醫看法建議避免辛辣、油炸或酒精等「熱性、濕熱性食物」,以免加重發炎。
- 攝取足夠水分,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抗氧化植化素的蔬果,能降低身體發炎。
作息規律、管理壓力
- 保持良好睡眠、作息,適度運動,以增強免疫與穩定情緒。
- 壓力與情緒緊繃會加劇皮膚炎反應,建議培養紓壓方式,如深呼吸、冥想、散步或與朋友聊天。
六、濕疹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外用類固醇藥膏
- 濕疹藥膏為治療濕疹的第一線用藥,能快速消炎止癢。
- 類固醇藥膏強度有不同,醫師會根據病情位置(如臉部、四肢或軀幹)、厚薄度及年齡而選擇合適的類固醇藥膏。
- 短期使用安全性高,但必須依照醫囑按時塗抹及減量,才能避免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浮現等副作用。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膏(外用免疫調節劑)
- 例如「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藥膏」,可減少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皮膚炎症。
- 其副作用比類固醇小,適用於敏感部位,如臉部或眼周,但價格較高,且較常用在症狀稍有緩解的收尾階段。
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與口服jak抑制劑
- 用於嚴重或大面積濕疹,必須在醫師嚴格監控下短期使用,以控制急性發炎反應。
- 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肝腎負擔、血壓變化等副作用,因此需定期追蹤。
常見藥物有口服免疫抑制劑,比如Sandimmun(新體睦)、Methotrexate(滅殺除癌錠)。或是口服JAK抑制劑,例如Tofacitinib (捷抑炎)、Upadacitinib(銳虎)。
口服抗組織胺藥物
- 主要作為緩解搔癢與止癢之用。
- 比較常見的為第一、二代抗組織胺,但第一代容易有嗜睡副作用,要特別留意工作安全問題。
新型生物製劑與小分子藥物
- 當傳統藥物成效不佳或症狀嚴重時,可考慮使用。
- 生物製劑可阻斷特定發炎因子,小分子藥物(如JAK抑制劑)則能更精準調節免疫訊息傳遞,對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顯著改善。
光照治療
- 以特定波長紫外線照射患部,可抑制過度活化之免疫反應。
- 可單獨使用或搭配藥物治療,每週數次,但需注意皮膚可能出現乾燥、暫時紅腫。
中醫治療濕疹
中醫觀點認為,濕疹多由「風、濕、熱」聚積體內,加上情志不暢、氣血不調等原因所致。因此中醫治療往往採用「內服+外洗」的整體調理方式:
- 內服中藥
針對個人不同體質及實證、虛證,予以清熱祛濕、滋陰潤燥或補氣健脾等方劑,調整體內環境並提升抵抗力。
- 外洗、外敷藥草
可利用苦參、黃柏、地膚子等具有清熱利濕、止癢功效的藥材,透過藥浴或藥膏塗敷幫助局部消炎止癢。
- 針灸
針對經絡穴位調節氣血循環,改善皮膚代謝與免疫狀況,常視病情搭配使用。
常見問題 Q&A
濕疹會不會傳染?
不會。濕疹並非由細菌或真菌感染所致,而是體質、環境及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與「傳染」無關。
濕疹多久會好?會自己痊癒嗎?
若為輕度濕疹,經合理治療與照護,2~3週可能好轉甚至痊癒。然而,濕疹具慢性特質,是否能完全痊癒因個體差異而異。若病情長期反覆,仍建議配合醫師指示治療。
濕疹為什麼常常復發?
濕疹的誘發原因很多,如環境過敏原、氣候改變、壓力、免疫失衡等。若反覆接觸誘發因子或皮膚保養未到位,往往會導致病情復發。
患有濕疹,是否需要嚴格戒口?
適度戒口很重要。建議避免自己確定會過敏或曾誘發濕疹惡化的食物,如蝦蟹、堅果或乳製品。有些患者對刺激性辛辣或高糖食物也特別敏感,可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濕疹抓破皮怎麼辦?
勿用手直接搔抓患部。若已經抓破,先以清水與溫和清潔劑簡易清理,再塗抹醫師處方的藥膏或外用抗生素,如有嚴重感染跡象(如滲膿、劇痛、發燒),要及時回診。
總結
濕疹是一種不斷反覆、容易因多種因素而惡化的慢性皮膚炎症。無論是哪一種類型,最關鍵的還是找出並遠離可能誘發的原因,並同步做好保濕與正確照護。一旦出現嚴重或難以控制的症狀,務必儘快就醫,讓專業醫師評估後給予合適的用藥或療程。
整體而言,想有效改善並預防濕疹,需從日常做起:調整作息、注重環境與飲食,以及依照醫囑用藥、正確保養皮膚。身體是整體的運作系統,只要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與生活習慣,便能大幅降低濕疹反覆發作的機會。若您長期受濕疹所苦,不妨參考文中建議,並與皮膚科醫師或中醫師充分溝通,相信能帶來更好的皮膚健康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 濕疹根治 | 濕疹會自己好嗎?會傳染嗎?治療要用「鐵三角」拆解濕疹原因/症狀/飲食 | healthyD.com
- 濕疹成因、治療與保養方法 –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 濕疹會自己好嗎?醫解析濕疹原因、初期症狀與止癢方法 –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