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將介紹何謂「近牙齦蛀牙」(亦可稱為牙齦線蛀牙)、可能的成因、症狀、治療方式與預防方法,並提供您如何及早發現並處理牙齦線蛀牙的建議。
蛀牙在牙齦線下方
蛀牙(又稱牙齲)是牙齒遭受蛀蝕的信號。隨著蛀蝕進展,牙齒會慢慢產生小孔;若不治療,這些小孔會擴大並引發更多問題。
基本上,蛀牙可能出現在牙齒的任何部位。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
-
光滑面蛀牙(smooth surface)
-
咬合面蛀牙(biting surface)
-
根部蛀牙(root cavities)
有些人(包含部分年長者)特別容易在牙齦線附近產生蛀牙。只要蛀牙還在牙齦線之上,通常被歸類為光滑面蛀牙。但若蛀牙侵蝕至牙齦線下方,情況會較為複雜。
如果蛀牙在牙齦線下方怎麼辦?
蛀牙位置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
-
牙齦線之上的蛀牙
如果蛀牙靠近牙齦線但仍在上方,一般可視為光滑面蛀牙。這類蛀牙多發生在牙齒光滑的側面,通常在牙縫之間。 -
牙齦線下方的蛀牙
如果蛀牙形成於牙齦線之下,就屬於根部蛀牙。這類蛀牙無法單靠更勤加刷牙或做一般補牙就能解決,通常需要更深入的治療,以防止蛀牙進一步擴大。
牙齦線蛀牙的成因
造成牙齦線蛀牙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plaque)。牙菌斑是一層黏附在牙齒表面的黏性物質,當口腔中的細菌分解您所攝取的食物或飲品中的糖分時,就會產生這些酸性物質而形成牙菌斑。這些酸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若不加以清除,牙菌斑還會硬化成牙結石,尤其容易堆積在牙齦線位置。
年長者之所以特別容易有牙齦線蛀牙,部分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牙齦會自然萎縮,牙根因而暴露。牙根外層由較軟的牙骨質(cementum)所覆蓋,比起牙冠部分的堅硬琺瑯質更容易被牙菌斑侵蝕,導致蛀牙。
牙齦線蛀牙的症狀
初期蛀牙通常很小,可能難以及時察覺,但以下幾個徵兆可幫助您辨識是否有蛀牙問題:
-
牙痛:牙齒出現疼痛,經常是蛀牙發展的常見警訊。
-
對溫度敏感:牙齒對冷、熱飲食物產生酸痛感。
-
對甜食敏感:若吃甜食後牙齒出現不適,可能是牙齒表面受損的徵兆。
-
牙齒表面變色:初期可能是白斑,後期可能逐漸變深。
-
牙齒表面出現小洞:若能看見牙齒有小孔,建議立即讓牙醫師檢查。
誰容易罹患牙齦線蛀牙?
以下因素可能提高罹患牙齦線蛀牙的風險:
-
年齡
研究顯示,超過 90% 的成年人至少有過一次蛀牙經驗,且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另有調查指出,根部蛀牙在老年族群中更常見,這部分與牙齦萎縮有關。事實上,約有 70% 以上的 65 歲及以上成人有某種程度的牙周疾病(包含牙齦萎縮)。 -
不良口腔衛生習慣
若沒有勤加刷牙、使用牙線或潔牙工具,食物殘渣容易殘留,成為口腔細菌的養分,而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牙菌斑若積聚在牙齦線,也更容易形成牙結石,因而導致蛀牙。 -
口乾症(xerostomia)
當唾液分泌不足時,牙齒保護力下降,導致更容易蛀牙與牙齦問題。
牙齦線蛀牙的可能併發症
若蛀牙在咬合面(牙齒上方),通常補牙即可解決。然而,若蛀牙位於牙齦線或以下,情況就複雜得多。
當蛀牙蔓延至牙齒內部的牙髓(pulp)時,可能需要接受根管治療:清除牙髓及通道內所有組織,徹底消毒後再封填。視牙齒位置及受損情形,有時還需要搭配牙冠覆蓋,以確保牙齒的完整和功能。特別是後排牙齒,由於承受咀嚼壓力較大,更常在根管治療後需要加裝牙冠。
如何處理牙齦線蛀牙
-
在牙齦線之上
若蛀牙位置尚在牙齦線上方且範圍不大,牙醫師可依常規方式補牙:先鑽除蛀蝕部分,再以樹脂等材料填補,並固化填補物。 -
在牙齦線或以下
若蛀牙位置已經延伸到牙齦線下或更深的牙根,便需要更複雜的處置,如根管治療,以防止蛀牙繼續擴大並保護牙齒。
牙齦線蛀牙可以逆轉嗎?
在蛀牙初期(脫礦階段,demineralization)有機會透過補充礦物質逆轉。但前提是蛀牙仍在牙齦線之上,尚未深入至牙齦線以下或牙根位置。一旦蛀牙已延伸至根部,就無法僅靠再礦化或表面處理來完全恢復。
如何預防牙齦線蛀牙
了解成因後,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蛀牙風險:
-
刷牙
-
建議每天早晚各刷一次,使用含氟牙膏(fluoride)可幫助預防蛀牙。
-
刷牙時務必清潔到牙齦線,並可搭配含氟漱口水加強防護。
-
-
使用牙線
-
每日使用牙線,特別注意深入牙齦線區域,以清除牙縫與牙齦邊緣的食物殘渣。
-
-
定期看牙醫
-
至少每年兩次進行洗牙與檢查,及早發現並處理可能的蛀牙問題。
-
若有需要,牙醫師可提供專業含氟處理或開立含氟藥劑以在家使用。
-
-
良好生活習慣
-
減少含糖飲食並多喝水,能降低口腔酸性環境的風險。
-
總結
如果您認為自己有牙齦線蛀牙的高風險,建議及早諮詢牙醫師,讓專業人員評估您的口腔狀況。日常做好口腔保健,包括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檢查,以及在需要時接受專業含氟治療,都能有效預防與降低蛀牙發生的機率。保持牙齒與牙齦健康,才能遠離不必要的疼痛與複雜治療。若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牙醫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