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口腔衛生對整體牙齒健康和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但即使平時再怎麼注重保養牙齒,依然可能出現顏色不均或變色的情況。
由於蛀牙也可能呈現淺色或深色斑點,要分辨齒面斑點究竟是染色還是蛀牙並不容易。不過,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判斷兩者的差異。
如何分辨牙齒是蛀牙還是單純染色?
-
蛀牙(tooth decay)
蛀牙是一種牙齒表面受到不可逆損傷的狀態,摸起來可能會有黏黏的感覺。若沒有治療,蛀牙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最後可能在牙齒上形成洞,因此如果懷疑是蛀牙,最好盡快諮詢牙醫。 -
牙齒染色(stain)
看起來像蛀牙的牙齒染色,有時會因刷牙或改變飲食習慣而變淡甚至消失。而且染色的範圍可能會縮小或擴大,並非穩定地越來越大。
然而,有時候兩者的外觀並不是那麼好區分,以下幾個觀察重點可以幫助你進一步判斷。
擴散範圍
先留意牙齒變色的範圍。如果是單一顆牙齒或特定部位出現變色斑點,尤其是褐色、黑色或灰色的斑點,就要特別留意是否是蛀牙。
如果是整顆牙齒或多顆牙齒都有變色,較有可能是一般飲食或習慣造成的染色。
伴隨症狀
如果只有顏色改變,沒有其他不適,可能是單純染色。但若出現以下症狀,就要警覺是否是蛀牙:
-
敏感
蛀牙可能導致該區牙齒對冷、熱的食物或飲品產生敏感感。 -
牙齒上有洞
蛀牙不只會出現色斑,還可能形成明顯的孔洞。這些洞可能先從小的缺口開始,若不處理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
牙痛
若蛀牙深入到牙齒神經,疼痛可能不再只是偶發的敏感,而是持續性或陣痛。疼痛有時會延伸到下巴、耳朵或臉頰。
蛀牙與牙齒染色的成因
牙齒染色
食物與飲料中的色素殘留是造成牙齒染色的常見原因,例如:
-
咖啡
-
茶
-
紅酒
-
汽水
-
番茄醬或番茄基底的食物
避免或減少這些食物與飲品的攝取,通常有助於減少牙齒染色。其他造成染色的原因包括:
-
吸菸或使用其他菸草製品
-
年齡增長(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可能隨著年齡流失,露出底下較黃的牙本質)
-
在牙齒發育時期攝取過量氟化物,可能導致牙齒出現白斑
-
特定藥物,例如某些抗生素和降血壓藥
-
牙菌斑(牙垢)累積硬化成牙結石,附著在牙齒表面而變色
蛀牙
根據美國牙醫協會的說法,牙菌斑中的酸性物質會逐漸侵蝕牙齒表面琺瑯質,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蛀牙。風險因素包括:
-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沒有定期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
-
口乾(唾液不足無法有效帶走細菌與殘渣)
-
胃酸逆流
-
高糖分、高酸性飲食
-
氟化物攝取不足
如果我有牙齒染色該怎麼辦?
想改善牙齒染色並讓牙齒更美觀,有下列幾種方式可考慮:
牙齒染色
-
減少或避免會造成染色的食物或飲品
減少咖啡、茶、汽水等深色飲品的攝取,能減緩染色持續惡化。 -
勤刷牙
除了一天兩次的基礎刷牙,最好在餐後、零食後或喝深色飲品後盡快刷牙,以預防色素殘留。 -
居家美白產品
可使用市售的美白牙貼或美白牙膏,這些產品能幫助去除表面染色。 -
專業美白療程
若染色較深或想要更快、更明顯的效果,可諮詢牙醫進行專業美白療程,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較明顯的美白效果。 -
牙科治療
-
牙齒美白(專業):在牙醫監督下使用較高濃度的美白藥劑。
-
樹脂貼片(Bonding):以樹脂貼片改善牙齒顏色或形狀。
-
牙冠(Crown):若牙齒本身有結構性損傷,可能考慮在移除受損部分後套上牙冠。
-
牙齒貼片(Veneer):在牙齒表面貼上薄薄的瓷片,改善外觀和顏色。
-
蛀牙要如何治療?
如果牙齒只是輕微的暗斑或早期脫鈣,可能透過改善口腔衛生或改變飲食習慣來抑制蛀牙的發展。然而,一旦已形成洞,就必須找牙醫處理。
請盡快就診,尤其如果你有下列情形時:
-
持續或加劇的牙痛
-
牙齒出現明顯孔洞
-
咀嚼或遇到冷、熱時劇烈敏感
若不治療,蛀牙會更深入牙本質甚至牙髓,造成神經受損。
蛀牙治療方式
-
補牙(Filling)
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牙醫會先去除蛀牙部分,再以樹脂或其他材料填補,恢復牙齒外形與功能。 -
牙冠(Crown)
當蛀牙範圍較大、牙齒結構已受損時,在清除蛀牙後,可能需要做牙冠來保護並恢復牙齒功能。 -
根管治療(Root Canal)
當蛀牙深達牙髓,神經已受到傷害時,需先移除牙髓組織並進行消毒,再封填牙根管道,最後通常還需要套上牙冠。
要如何預防牙齒染色和蛀牙?
以下措施能同時預防牙齒染色與蛀牙:
牙齒染色
-
每天至少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如能在餐後或喝完深色飲品後再刷牙更佳。
-
使用美白牙膏,幫助去除較頑固的表面染色。
-
喝深色飲料時可用吸管,減少飲料接觸牙齒表面。
-
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間的食物殘渣。
-
減少或戒除吸菸與使用其他菸草製品。
蛀牙
-
遵循正確的口腔衛生:每天至少刷牙兩次並使用牙線。
-
定期看牙醫洗牙檢查(一年至少兩次)。
-
使用含氟及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至少漱口30秒。
-
限制糖分與酸性食物的攝取。
-
若有蛀牙高風險,詢問牙醫是否適合使用牙齒塗氟或做窩溝封填(sealant)保護。
-
使用含氟牙膏,增強牙齒對抗酸蝕的能力。
重點摘要
雖然蛀牙也會引起牙齒顏色改變,但牙齒染色通常與生活習慣或飲食有關,且在改善習慣或使用美白方法後常能緩解。若有下列情況,則要特別警惕可能是蛀牙:
-
變色區域一直擴大、不會隨著清潔或時間而淡化
-
伴隨牙齒敏感、疼痛或洞穴狀缺損
簡單來說,以下幾點能同時預防牙齒染色與蛀牙:
-
更勤刷牙和使用牙線
-
喝水漱口,減少殘留在牙齒表面的色素
-
限制特定食物和飲品
-
保持定期牙科檢查
一旦確定自己已出現蛀牙,則需要牙醫的專業治療才能根本解決。若只是牙齒染色,調整生活習慣或進行適當的美白處理,就有機會恢復明亮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