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可能是因為刷牙過度用力,或假牙(活動牙、牙套等)配戴不合所致。然而,這也常是牙齦疾病的常見症狀,並可能暗示其他健康問題。
若牙齦經常出血,也可能代表更嚴重的情況,包括:
- 牙周炎(牙齦疾病的進階型態)
- 白血病(血液癌症)
- 維生素缺乏
- 血小板不足(凝血功能異常)
牙齦出血的牙科原因
牙齦出血最主要的原因通常與口腔衛生和牙科問題有關。牙齦炎和牙周炎會讓牙齦變得敏感,較易出血。
牙齦炎
大多數人在牙菌斑停留在牙齦邊緣太久時,會出現牙齦炎。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齒上的碎屑和細菌。
刷牙可去除牙菌斑,並預防蛀牙;但若刷牙或使用牙線不徹底,牙菌斑可能留在牙齦邊緣。
若未去除,牙菌斑會硬化成牙結石,使出血情形更加嚴重。同時,牙菌斑在牙齦附近堆積也會導致牙齦炎。
牙齦炎的症狀包括:
- 牙齦腫脹
- 口腔及牙齦周圍酸痛
- 牙齦出血
牙周炎
當牙齦炎惡化時,可能發展成牙周疾病(牙周炎)。牙周炎是指牙齦、顎骨及支撐牙齒和牙齦的組織受到感染。牙周炎可能導致牙齒鬆動或脫落。
維生素不足
缺乏維生素C與維生素K也可能導致牙齦容易出血。
如果你因牙齦出血而就醫,且並非由於口腔清潔不當所引起,醫師可能會要求檢查你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K含量。
同時,確保飲食中含有足量的這兩種維生素,以維持身體健康。
含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
- 柑橘類水果與果汁
- 花椰菜
- 草莓
- 番茄
- 馬鈴薯
- 甜椒
含豐富維生素K的食物包括:
- 豆瓣菜
- 羽衣甘藍
- 菠菜
- 瑞士甜菜
- 萵苣
- 芥菜
- 黃豆
- 芥花油
- 橄欖油
其他可能原因
配戴假牙者有時也會經歷牙齦出血,尤其是當假牙過緊時。若假牙或其他牙科裝置導致牙齦出血,請諮詢牙醫或齒顎矯正醫師,他們可能需要重新取模型或調整以讓裝置更貼合。
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而導致牙齦更加敏感,也常出現牙齦出血。
血友病、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也會提高牙齦出血的風險。若你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阿司匹林或肝素),也可能更容易出血。
牙齦出血的治療
良好的口腔衛生是改善牙齦出血的第一步。
每年最好定期看牙醫兩次進行專業清潔。您可以使用「醫牙醫牙唷 FindCare 工具」預約您所在區域的牙醫。
牙醫師將評估你是否有牙齦炎,並指導正確的刷牙方式。
徹底且正確地刷牙與使用牙線,可以去除牙齦邊緣的牙菌斑,降低罹患牙周炎的風險。
牙醫也可能建議你使用抗菌漱口水,以減少口內牙菌斑的生成;而用溫鹽水漱口,能舒緩容易出血的腫脹牙齦。
選用軟毛牙刷,能對發炎的牙齦更溫和,尤其當你在刷牙後有出血問題時,使用中或硬毛牙刷可能對敏感的牙齦過於刺激。
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電動牙刷。這類牙刷的特殊刷頭,通常比手動牙刷更容易清潔到牙齦邊緣。
(可在線上搜尋或選購電動牙刷。)
重點總結
雖然牙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牙齦或牙科相關問題,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警訊。
若你不確定是否是口腔健康所導致的牙齦出血,建議預約與醫師面談做進一步檢查,包括身體檢查與驗血,以確定真正的原因。最終治療方式會依據你的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