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溝的深度警訊:別忽略你口中的健康防線

 

牙齦溝(gingival sulcus)是口腔內牙齒與牙齦交界處的小凹槽。

保持牙齦溝的清潔對牙齦及牙齒健康至關重要。良好的口腔衛生是非常重要的——你對自己口腔了解越多,就能越好地維護終身口腔健康。

這包括採取適當措施,預防如牙齦炎(gingivitis)或牙周炎(periodontitis)等口腔疾病的發生。

繼續閱讀以深入了解牙齦溝,並學習如何在日常口腔衛生保健中維持齒齦溝的健康狀態。

什麼是牙齦溝(Gingival Sulcus)?

牙齦溝(又稱牙齦裂隙)是牙齒與牙齦相連接的位置,形成一個小小的V形凹槽。

牙齦溝的底部為「牙骨質琺瑯質交界處」(Cementoenamel junction),這個區域有助於牙齦緊密附著於牙齒表面。

當牙齦健康時,牙齦溝會緊密地包圍牙齒,從牙齒底部延伸至牙齦的邊緣,使外來物質(如食物)難以進入這個間隙。

若牙齦不健康或發炎,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空隙就會擴大,外來物質也更容易入侵。

健康的牙齦溝有助於預防牙齦感染或疾病,若牙齦發生病變,可能引起:

  • 牙齦退縮
  • 牙齒鬆動
  • 疼痛
  • 牙齒外觀改變

為何牙齦溝深度很重要?

牙齦溝正常深度為1至3毫米(mm),若深度超過3至4 mm,可能表示牙齦疾病。

隨著年齡與發炎狀況,牙齦會有變化,但每個人的牙齦溝深度都是評估牙齦健康的重要指標。

透過測量牙齦溝深度,牙科醫生能夠診斷牙齦疾病並評估適合的治療方法。


如何檢查牙齦溝?

牙科醫生會在例行口腔檢查時檢查牙齦狀況,必要時透過X光片評估骨質流失情形。

醫生會使用一個小尺子(牙周探針)輕輕插入牙齦溝中,以檢查牙齦發炎程度並測量每顆牙齒周圍的牙齦溝深度。

根據英國牙周病學會(British Society of Periodontology)的標準,口腔可分為六個區域(六分儀):

  • 右上區
  • 上前牙區
  • 左上區
  • 右下區
  • 下前牙區
  • 左下區

探測後,牙醫將記錄每個區域的最高分數,範圍從0至4:

  • 0:無需特別治療
  • 4:需要口腔衛教指導、專業潔牙、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治療、可能轉診給專科醫師。

哪些情況會影響牙齦溝?

不同的疾病狀況會影響牙齦溝健康,認識這些問題有助於保護你的牙齦:

牙齦增生(Gingival Hyperplasia)

指牙齦組織過度生長,多因口腔衛生不良或藥物引起,若未治療可能影響牙齒排列,增加牙周病風險。

症狀包括:

  • 牙齦敏感
  • 發炎、疼痛
  • 口臭
  • 牙菌斑堆積

牙齦炎(Gingivitis)與牙周病(Periodontitis)

牙齦炎是牙齦因細菌感染而發炎,若未治療可能進一步惡化成牙周病。食物與牙菌斑停留在牙齦溝中是主要誘因。

症狀包括:

  • 牙齦紅腫、疼痛
  • 刷牙時牙齦出血
  • 牙齒鬆動
  • 咀嚼疼痛
  • 假牙配戴不合適
  • 持續性口臭

蛀牙(Cavities)

蛀牙指牙齒因細菌侵蝕而出現孔洞。牙齒根部的蛀牙會影響周圍牙齦,嚴重時可能形成膿瘍。

症狀包括:

  • 牙痛
  • 吃冷、熱或甜食時牙齒敏感
  • 牙齒出現黑點或孔洞
  • 咬合疼痛

如何治療牙齦溝相關疾病?

治療方式取決於個別牙齦或牙齒問題,但良好的口腔衛生永遠是關鍵。

牙科專業人員可能進行深層潔牙,去除牙菌斑與牙結石,預防牙齦刺激:

  • 洗牙(Scaling):清除牙齦上方及下方的牙結石。
  • 根面平整術(Root planing):牙根表面去除粗糙處及牙菌斑。
  • 雷射潔牙:透過雷射去除牙結石,避免牙齒表面受到磨損。

可能使用的藥物包括:

  • 殺菌漱口水
  • 緩釋殺菌晶片
  • 抗生素微球(潔牙後置入牙齦溝內)
  • 口服抗生素(如:Doxycycline,四環黴素類)

嚴重情況下可能進行「翻瓣手術」(Flap surgery),將牙齦掀起清潔牙根上的牙菌斑後再縫合回牙齒周圍。


如何預防牙齦溝疾病?

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牙齦溝問題的關鍵:

  • 每天至少兩次用含氟牙膏刷牙
  • 定期使用牙線或水牙線清潔牙縫
  • 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及專業潔牙
  • 避免吸菸、使用菸草或電子煙產品

如果日常維護後仍有牙齒或牙齦問題,請務必與牙醫討論,尋求專業建議與治療方法。

牙齦健康不僅影響口腔,也可能影響整體健康,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


結論(Takeaway)

保持牙齒清潔、實踐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看牙醫做潔牙及檢查,都有助於維護口腔健康,尤其是牙齦溝。

若對於口腔衛生或牙齦健康有疑問,建議尋求牙醫或牙周病專科醫師協助。他們能夠教導正確的護齦技巧,協助你維持健康的牙齦與牙齦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