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突然變白可能會讓你感到不安。雖然舌頭發白(也稱作舌苔增厚)通常不是嚴重問題,但某些罕見情況可能提示你存在更嚴重的健康狀況。
本文將討論白舌頭的可能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白舌頭的症狀
白舌頭的主要症狀是舌頭顏色改變。此外,依據不同的成因,可能伴隨其他症狀,例如:
- 舌頭刺激感或不適
- 口臭
- 毛舌(舌苔增厚並呈毛狀)
如果潛在疾病引起白舌頭,其他特定症狀也可能出現。
白舌頭的常見原因
導致白舌頭的常見原因包括:
- 口腔衛生不佳
- 口乾,增加口腔內細菌數量
- 身體缺水(脫水),助長細菌增生
- 牙齒、假牙或牙套刺激舌頭導致發炎或損傷
舌頭表面佈滿微小的突起,稱為舌乳頭。當舌乳頭發炎或腫脹時,死細胞、細菌、食物殘渣等會堆積在舌頭表面,造成毛舌現象。
這些堆積物導致舌頭變白,例如吃到熱食燙傷舌頭時也會導致舌乳頭發炎。
未正確清潔舌頭(例如刷牙、使用牙線、輕輕刮舌苔)也會使殘渣堆積造成白舌頭。
酒精、吸菸與白舌頭
雖然飲酒或吸菸不會直接造成白舌頭,但這些行為可能增加其他相關因素(如脫水、癌症)的風險,進而導致白舌頭。
哪些藥物可能導致白舌頭?
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舌頭發白,例如:
- 戒菸藥物Chantix (varenicline)
- 局部化療藥物,例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
- 抗病毒藥物,例如Prezista (darunavir)
- 抗噁心藥物,例如Posfrea (palonosetron)
但藥物引起的白舌頭通常很罕見,不應因此擅自停藥。
白舌頭相關的健康狀況與風險因素
罕見情況下,白舌頭可能意味潛在健康問題,包括:
- 白斑症(Leukoplakia):舌頭和口腔內的白色斑塊,可能來自長期刺激或口腔癌。
- 地圖舌(Geographic tongue):舌頭表面呈現紅色不規則斑塊,周圍有白色邊緣,因舌乳頭數量減少而形成。
- 口腔念珠菌感染(Oral thrush):真菌感染導致口腔內形成白色斑塊。
- 口腔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一種慢性炎症疾病,口腔內形成疼痛或灼熱的白色斑塊。
- 梅毒(Syphilis):可能以口腔白斑症的形式出現。
- 舌癌或口腔癌(Tongue or oral cancer):癌症可能導致舌頭形成白色斑塊。
白斑症的成因
- 粗糙牙齒或假牙長期刺激
- 使用菸草
- 免疫系統較弱
- 長期飲酒過量
如何診斷白舌頭?
目前並無專門診斷白舌頭的測試。醫師或牙醫會檢查舌頭,詢問其他症狀。他們可能先採取觀察等待方式,若未改善則進一步檢查,包括:
- 抽血檢查
- 活體切片
- 身體全面檢查
白舌頭的治療方式
多數情況下,白舌頭無需治療,透過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會自行改善:
- 每天刷牙至少兩次並定期使用牙線
- 喝足夠的水以避免脫水與口乾
- 使用柔軟的舌苔清潔器輕輕去除白色物質
若白舌頭源於特定疾病,則治療原發疾病,例如:
- 白斑症:根據成因進行治療,嚴重時可能需手術去除。
- 地圖舌:無需特殊治療,避免刺激性食物即可,若疼痛則使用抗炎或止痛藥物。
- 口腔念珠菌: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
- 口腔扁平苔蘚:無法根治,以管理症狀為主,嚴重時可能需抗發炎或免疫抑制劑。
- 梅毒:使用抗生素治療,多以盤尼西林為主。
- 口腔癌或舌癌:主要透過手術治療,可能輔以化療或放射治療。
何時該尋求醫療協助?
若僅有舌頭變白通常無須過度擔心,但若出現以下症狀則應就醫:
- 舌頭或口腔內潰瘍
- 舌頭疼痛或灼熱感
- 說話、咀嚼、吞嚥困難
- 體重快速下降、發燒或出疹
- 舌頭癢
- 白舌頭症狀惡化且未改善
若兩週內改善不明顯,也應考慮就醫。
總結
白舌頭通常無害,可能來自口腔衛生不佳或脫水,也可能由口腔念珠菌、梅毒、白斑症等疾病引起。若持續未改善或伴隨其他症狀,應盡速就醫,以確保適當診斷與治療。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為什麼會白舌頭?
A:原因包含脫水、口腔衛生不良、或口腔念珠菌等疾病。
Q:白舌頭代表嚴重健康問題嗎?
A:通常不會,但少數疾病需注意,尤其口腔癌。
Q:如何治療白舌頭?
A:依病因而定,多數自行改善,疾病則須針對病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