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齦流血正常嗎?揭開孕媽口腔健康的秘密

發現牙刷上有血絲?別慌!許多女性懷孕期間都曾經歷牙齦容易出血的情形。這其實是孕期中常見但卻很少被提及的小插曲之一。

你的牙醫可能會告訴你,你得了「孕期牙齦炎」(pregnancy gingivitis)。牙齦炎是一種輕微的牙齦疾病,源自拉丁文中的牙齦(gingiva)。懷孕期間導致牙齦流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 荷爾蒙變化
    雌激素和黃體素在孕期大量分泌,促使牙齦組織充血,導致牙齦腫脹、敏感。
  • 飲食習慣改變
    懷孕後,你可能會食用更多碳水化合物、甜食和速食,這些食物容易在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引起牙齦炎症狀。
  • 唾液分泌量減少
    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附著在牙齒上,形成細菌滋生的牙菌斑,導致牙齦發炎。
  • 唾液酸性增加
    孕婦的唾液酸性增加,導致牙齒抵抗酸性的能力降低,增加蛀牙和牙齒侵蝕的風險。
  • 排斥牙膏味道
    孕婦可能因嗅覺敏感,對特定牙膏味道產生排斥,減少刷牙次數,導致牙菌斑堆積。
  • 孕吐問題
    如果你仍然有孕吐問題,建議吐後立即漱口,沖走胃酸,但刷牙最好在吐後約1小時後再進行,以免牙齒琺瑯質受損。建議使用清水或小蘇打水漱口(每杯水加1茶匙小蘇打)。

你知道嗎?
孕期鼻塞和牙齦腫脹的罪魁禍首都是相同的荷爾蒙,因為這些荷爾蒙會影響所有的黏膜組織。


孕期牙齦流血何時最常發生?

通常懷孕中期開始會注意到牙齦流血的現象,第三孕期達到高峰。如果你在孕前就有牙齦疾病,懷孕後可能症狀會加劇。

牙齦流血會是早期懷孕徵兆嗎?

的確可能。牙齦出血可能在孕早期(第一孕期)就開始發生,因此除了驗孕,也建議提高口腔衛生照護的警覺性。


孕期牙齦流血的其他伴隨症狀

除了牙齦流血外,你可能還會發現:

  • 牙齦腫脹疼痛
    牙齦可能腫脹、敏感,且容易變紅疼痛,這些症狀雖然不舒服,但非常常見。
  • 懷孕性牙齦瘤(Pregnancy tumors)
    約有0.5%-5%的孕婦會出現,這些看起來紅色且柔軟的腫塊通常出現在牙齒之間,與牙菌斑堆積有關,但多數會在分娩後自行消退。

孕期牙齦流血的治療與保健方法

最有效照護孕期牙齦的方法包括: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使用軟毛牙刷,每天早晚溫和刷牙兩次,避免刺激敏感的牙齦。
  • 使用牙線
    雖然孕期容易疲累,但請勿省略使用牙線,以有效清除牙齒間食物殘渣。
  • 漱口水輔助
    可使用無酒精的漱口水,加強口腔清潔,預防牙菌斑的形成。
  • 限制糖分攝取
    糖分攝取過多容易導致蛀牙與牙齦炎症狀加重。建議選擇蔬果作為替代點心。
  • 按時服用產前維生素
    維生素C對牙齦健康有益,鈣質則能維持牙齒和骨骼強健,這些營養素在產前維生素和健康飲食(乳製品、水果)中常見。
  • 定期看牙醫
    即使牙齦敏感也應持續牙科檢查,最佳時間通常是孕期第二期初期。記得告知牙醫你正在懷孕,避免X光檢查及可能需要麻醉的治療。

孕期牙齦流血的居家療法:

  • 鹽水漱口(每杯溫水加1茶匙鹽)
    鹽水能舒緩發炎,也有助於緩解孕期鼻塞問題。甚至海水也有類似效果。
  • 小蘇打刷牙
    使用小蘇打加水刷牙,有助去除牙菌斑,降低酸性、保護牙齒琺瑯質。

孕期牙齦流血可能的併發症

多數孕期牙齦流血問題較為輕微,但仍需注意預防更嚴重的牙周病。牙周病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牙骨流失,甚至有研究指出可能與早產、低出生體重及子癇前症有關聯。雖然仍有研究尚未證實其因果關係,但做好口腔保健絕對不會有壞處。


懷孕一定會掉牙?謠言破解

坊間流傳:「懷孕會掉牙」,但這並非必然事實。雖然孕期蛀牙和牙齦疾病的風險提高,但只要妥善照顧口腔健康,你絕對可以守護每一顆牙齒。


重點整理(Takeaway)

孕期牙齦流血雖然令人不適,但只要注意口腔衛生,並堅持到寶寶出生,這些困擾很快就會過去。掌握以上資訊,使用軟毛牙刷,你將輕鬆度過孕期的口腔敏感階段,迎接寶寶的誕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