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是一種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感染症疾病,如果病原體侵入腦部並導致腦膜發炎,可能造成如劇烈頭痛、頸部僵直、嘔吐以及更嚴重的敗血症或神經併發症。許多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都可能引起腦膜炎,其中「腦膜炎雙球菌」所造成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又稱流行性腦膜炎)雖然在台灣每年只有約 10 至 20 例,但一旦惡化,病程往往發展迅速且感染死亡率高,對嬰幼兒與免疫能力較弱者的威脅尤其大。
為了減少罹患嚴重腦膜炎的風險,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是現今已知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本文將根據現行建議,歸納「B 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與「四價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的接種資訊,並整理適用對象、費用、副作用與常見問題,幫助有需要的民眾更全面地了解此疫苗。
一、腦膜炎概述與危險性
1. 何謂腦膜炎?
大腦和脊髓表面包覆著「腦膜」,當病原體(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而導致腦膜發炎,就稱為腦膜炎。腦膜炎初期症狀常與一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例如發燒、疲倦、咳嗽等,同時亦可出現上呼吸道症狀病人,但病程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惡化成猝發性疾病,感染者若未及時治療,恐出現嚴重後果。
2. 腦膜炎雙球菌的威脅
「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是造成「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主要元凶,透過飛沫或接觸為主要傳播方式,且具有相當高的傳染力。一旦惡化或進展成腦膜炎敗血症,致死率可達 10%~50%。臨床上尤其關注嬰幼兒與免疫功能較弱者,因其防禦力不足,一旦感染,易有後遺症或死亡的風險。此外,青少年或居住密集(例如宿舍、軍營等)的團體生活者,也會因密集生活型態增加傳播與群聚發生的機率。
3. 可能症狀與臨床表現
- 成人常見症狀: 高燒、劇烈頭痛、畏光、頸部僵直、嘔吐、精神錯亂(神經學症狀或精神學症狀)、抽搐或昏迷。有些患者皮膚上可見特殊的出血性或瘀斑形式的皮疹或粉紅斑。
- 嬰幼兒症狀: 可能僅見發燒、嘔吐、啼哭不安、活動力差,頸部僵直未必明顯,更需提高警覺。
二、腦膜炎疫苗分類與原理
腦膜炎雙球菌目前已知可區分為 13 種血清群,其中以 A、B、C、W、X、Y 六種對人類較具威脅。台灣與歐美地區常見的侵襲型感染主要是 B 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非洲、中東地區則較常見 A、C、W、Y 四種類型,這些地區也屬於高風險地區。
1. 四價腦膜炎雙球菌疫苗(MenACWY)
市面上最常見的四價疫苗商品名為 Menveo(腦寧安),可涵蓋 A、C、W、Y 四種血清群。此疫苗於 2 歲至 55 歲族群可接種單劑(0.5mL 肌肉注射),接種約 7~10 天後產生保護力,保護效力可維持約 5 年。如果長期會暴露在高風險環境,建議每 5 年可追加接種一劑。部分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要求前往沙國朝覲(Hajj)人士必須接種此疫苗並持有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該證明書於接種 10 天後生效。
2. B 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MenB)
B 型為歐美與台灣地區高盛行株,占本地區侵襲性感染的 8 成左右。對應的疫苗主要為 Bexsero(必思諾),需打的針數較多,接種後保護力可顯著降低 B 型感染風險。
- 建議接種年齡: 2 個月以上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直到 50 歲以下成人都可使用。
- 接種劑次:
- 2~5 個月大嬰兒:建議 2+1 或 3+1 的方式,基礎劑與追加劑之間需間隔一定週期。
- 6~23 個月幼兒:建議接種 2 劑基礎劑,並於年齡更大時施打追加劑。
- 2 歲以上至成人:建議 2 劑基礎劑,必要時可考慮追加 1 劑。
- 費用: 每劑約 6,000~6,500 元(因院所費用、進口成本不同而有所浮動),屬於自費疫苗。
下表彙整了 B 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Bexsero)的一般民眾接種時程與建議:
年齡 | 基礎劑 | 追加劑 | 接種建議間隔 |
---|---|---|---|
2~5 個月 | 2 劑 / 3 劑 | 1 劑 | – 若採 2 劑基礎劑,則分別於 2、4 個月大施打 – 或 3、5 個月大施打 – 須於滿 12~15 個月大時施打追加劑(基礎劑與追加間隔至少 6 個月) |
6~11 個月 | 2 劑 | 1 劑 | 分別於 6、8 個月大施打基礎劑,於 12~15 個月大施打追加劑(基礎劑與追加間隔至少 2 個月) |
12~23 個月 | 2 劑 | 1 劑 | 基礎劑間隔至少 2 個月,追加劑與基礎劑至少間隔 12~23 個月 |
2~10 歲 | 2 劑 | 持續暴露風險者可考慮 1 劑 | 基礎劑間隔至少 4 週 |
11 歲以上與成人 | 2 劑 | 持續暴露風險者可考慮 1 劑 | 基礎劑間隔至少 4 週 |
三、高風險族群與追加接種建議
1. 高風險族群
根據疾管署與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的建議,下列族群更容易受到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威脅,應積極考慮接種疫苗:
- 免疫力低落者: 包含先天或後天脾臟缺損、鐮型血球貧血、其他血紅蛋白病、合併 T 與 B 細胞免疫缺損、原發性補體缺損等。
- 正在接受特殊治療者: 若需使用補體抑制劑(如 eculizumab, ravulizumab)或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HIV 感染或其他慢性疾病: 在醫師評估下,也建議施打疫苗保護。
2. 高風險曝露者
- 經常需接觸或處理檢體的實驗室人員,如醫檢師,建議接受完整接種,甚至同時施打 MenB 與四價疫苗。
- 有計畫赴腦膜炎流行地區旅遊或留學(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或中東地區),尤其沙烏地阿拉伯有朝覲(Hajj)需求者,須出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
- 團體密集居住的族群(如軍隊、監獄、住宿學生),考量環境特殊性,建議接種後再集中生活,更能降低群聚爆發機會。
- 吸菸者帶菌率較高,可考慮接種。
3. 接種間隔與追加接種
無論是四價疫苗還是 B 型疫苗,施打後建議約 5 年或基於當前感染風險決定是否追加接種。如果長期身處於高暴露風險地區或持續面對可能感染的環境,醫師也會依個人健康狀況調整追加接種時間。
四、接種前後的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1. 禁忌與注意事項
- 對疫苗成分過敏者:任何曾對白喉類毒素或其他疫苗成分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建議接種。
- 發燒或中重度疾病患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施打。
- 血小板低下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時需特別小心,避免大出血或注射部位血腫。
- 免疫力不全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施打後產生的保護力可能較差,可與醫師討論風險與效益。
-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目前臨床資料較有限,建議與主治醫師綜合評估再行接種。
2. 常見副作用
- 接種部位: 可能有紅腫、疼痛或觸痛。
- 身體不適: 輕微發燒、頭痛、倦怠、發冷、食慾不振等,通常 1~3 天內可緩解。
- 嬰幼兒: 可能出現嗜睡、哭鬧、食慾差等情形,多為暫時性,建議觀察並適度補充水分。
3. 接種地點與費用
- 四價疫苗(Menveo): 由疾管署專案進口,主要提供於合約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或特定醫療院所。自費價格約 1,400 元上下(依市場行情與院所而異)。
- B 型疫苗(Bexsero): 於部分兒科門診、婦幼診所以及大型醫院門診提供接種。每劑約 6,000~6,500 元不等,可事先向醫院或診所預約並諮詢精準價格。
總結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雖然在台灣發生率不高,但一旦感染,病程演變速度快、致死率與後遺症風險高。面對如此嚴重的疾病,接種腦膜炎疫苗無疑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之一。若您或家中成員屬於高風險族群,或經常需要前往疫區旅遊、就學、工作,建議主動諮詢醫師並妥善評估疫苗接種計畫。一旦決定接種,務必留意施打時程與適當間隔,以獲得完整且持久的防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