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痛是否為 COVID-19 症狀?

牙齦疼痛可能有許多潛在原因,例如牙周病、刷牙過度用力或荷爾蒙變化。有研究指出牙齦疼痛也可能是 COVID-19 的感染症狀之一,然而這並不常見。

如果只有單純牙齦疼痛,且沒有其他任何症狀,通常不太可能是 COVID-19。但若同時出現牙齦疼痛,以及常見的 COVID-19 症狀如發燒、咳嗽和疲倦,則比較有可能是 COVID-19 或其他嚴重疾病。


如何判斷是否為 COVID-19

雖然牙齦疼痛可能與 COVID-19 有關,但並非 COVID-19 最常見的症狀。如果只有牙齦痛而沒有任何其他不適,通常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
然而,COVID-19 可能會間接導致牙齦疼痛,例如:

  • 引起口乾,增加牙周病風險。

  • 在牙齦、嘴唇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現潰瘍。

口腔潰瘍

COVID-19 與其他病毒性疾病(如登革熱、伊波拉、麻疹)一樣,可能會誘發口腔潰瘍。這些潰瘍可能出現在牙齦、嘴唇、上顎、舌頭或喉嚨。

有臨床觀察指出,COVID-19 患者出現口腔潰瘍時,常同時伴隨味覺或嗅覺喪失;潰瘍更常見於年長者以及病況較嚴重者。這些口腔潰瘍大多在疾病初期出現,並可能在 2 週左右隨治療好轉。

乾口症如何引發牙齦疼痛

一項研究指出,在有 COVID-19 口腔症狀的患者當中,「口乾」是最常見的症狀。

口乾會提高牙周病風險,而牙齦痛正是牙周病的潛在症狀之一。換句話說,COVID-19 未必直接導致牙齦痛,但可能透過口乾讓牙齦產生不適。

另一方面,研究也顯示牙周病與 COVID-19 之間存在共同風險因素,包括:

  • 糖尿病

  • 肥胖

  • 老化

  • 高血壓

有個病例顯示,一位 56 歲女性在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等 COVID-19 典型症狀之前,先於 2 天前出現口乾及味覺喪失。這意味著口乾症狀有時可能早於呼吸道症狀出現。


其他可能造成牙齦疼痛的因素

以下列出一些常見情況,可能導致牙齦痛:

牙周病

牙周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當食物殘渣與菌斑堆積在牙齦或牙齒周圍,就可能誘發發炎及感染,出現:

  • 牙齦腫脹

  • 牙齦出血

  • 牙齦與牙齒分離

  • 口臭

  • 牙齒鬆動

荷爾蒙變化

女性的荷爾蒙變化(例如懷孕、青春期、月經週期、更年期)會導致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升高,進而增加牙齦的血流量,使牙齦更敏感,容易疼痛或出血。

營養不良

缺乏維生素 C、蛋白質或維生素 B 都可能導致牙齦腫脹、疼痛及其他口腔症狀。有時透過飲食調整即可改善,但也可能與食物無法取得或其他疾病(如克隆氏症)有關,需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口腔念珠菌感染(鵝口瘡)

口腔念珠菌感染會在口腔內(牙齦、舌頭、臉頰內側等處)形成黃白色突起。其他症狀可能包括:

  • 出血

  • 口腔或舌頭灼痛

  • 口中有棉花般的感覺

  • 難聞的口氣或異味

  • 味覺喪失

口腔皰疹(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感染時常引起口腔周圍或唇上的水泡(俗稱「唇皰疹」)。在爆發期時,這些水泡可能非常疼痛,並出現在嘴唇、牙齦或上顎。

牙齒膿瘍

牙齒膿瘍是因細菌感染在牙齒根部或牙齦附近形成的膿包。最明顯的症狀是劇烈疼痛,也可能伴隨牙齦腫脹、口臭、臉部腫脹等。


牙齦疼痛還有其他原因嗎?

以下也可能造成牙齦疼痛:

  • 牙齦表面刮傷

  • 刷牙太用力

  • 使用牙線過度或方式不當

  • 對牙膏、漱口水等牙齒清潔用品的過敏

  • 食物過敏

  • 燙傷(如喝熱湯、熱飲造成)

  • 假牙配戴不適

  • 抽菸或嚼食菸草對牙齦的傷害

  • 口瘡(康復性潰瘍)或唇皰疹


何時該就醫

如果牙齦疼痛持續超過兩三天,並出現牙齦出血或牙齦與牙齒分離等其他牙周病徵兆,建議儘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若你懷疑自己有 COVID-19 常見症狀,或曾接觸疑似感染者,請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並考慮儘快篩檢。若出現嚴重症狀,如呼吸急促、持續高燒或胸悶,則需立即就醫。


有哪些可用的治療方式?

牙齦疼痛的治療取決於其根本原因:

COVID-19

  • 充足休息,補充水分

  • 若症狀嚴重,應立即就醫

口腔念珠菌

  • 口服抗真菌藥物

  • 健康成年人有時可自行痊癒

口腔皰疹

  • 市售止痛藥(如撲熱息痛)

  • 補充水分

  • 局部止痛藥膏或含漱劑

牙齒膿瘍

  • 進行根管治療

  • 拔除受感染的牙齒

  • 切開引流

  • 若感染擴散,可能需服用抗生素

營養不良

  • 找出導致營養不良的根本原因

  • 飲食調整或營養補充

荷爾蒙變化

  • 視荷爾蒙變動的原因及嚴重程度,可能需要不同治療

  • 可對症處理緩解不適

口瘡/皰疹

  • 多數情況下可自行痊癒

  • 若嚴重,可使用類固醇含漱劑或口服藥物


如何預防牙齦疼痛與 COVID-19?

預防牙齦疼痛

  • 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

  • 每天使用牙線或其他潔牙工具清潔牙縫

  • 減少攝取含糖食物並確保均衡飲食

  • 定期看牙醫,及早發現並治療口腔問題

預防 COVID-19

  • 接種 COVID-19 疫苗(依照醫療單位建議)

  • 避免前往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

  • 勤洗手,若不方便用肥皂,則使用乾洗手液

  • 避免接觸近期確診或疑似感染者

  • 與非同住者保持至少六英尺(約 1.8 公尺)的距離

  • 佩戴可覆蓋口鼻的口罩

同時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包括充足睡眠、均衡飲食以及減少壓力,也有助維持免疫系統健康,進而降低染病風險。


重點

  • COVID-19 可能引起牙齦疼痛等口腔症狀,但並不常見。

  • 如果只有牙齦痛而無其他症狀,通常不是 COVID-19,但若合併發燒、疲倦、咳嗽等典型症狀,應提高警覺。

  • 牙齦疼痛可能與牙周病、口腔潰瘍、荷爾蒙變化、營養不良或口腔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 當牙齦疼痛不見好轉或合併嚴重症狀時,建議盡快就醫。

  • 維持良好口腔衛生、健康生活作息及遵循防疫指南,是預防牙齦疼痛與 COVID-19 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