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出現棕色牙斑?從病因到預防一次掌握

妥善照顧牙齒和牙齦,不僅能避免蛀牙和口臭,更能有效預防牙周疾病。良好的口腔衛生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避免並注意牙齒上是否出現棕色斑點。

牙齒上的棕色斑點可能明顯或細微不易察覺,顏色從接近黃色到深棕色不等。有些斑點呈現斑駁狀,有些則呈現條狀,形狀可能不規則,也可能較為均勻。

這些斑點通常代表口腔衛生不佳,也可能預示健康問題,例如乳糜瀉(celiac disease)。

棕色牙斑的原因

牙齒變色(包含棕色)可能源自多種因素,包括:

尼古丁

煙草產品中的尼古丁是導致牙齒表面染色的常見原因,例如:

  • 嚼菸
  • 香菸
  • 菸斗
  • 雪茄

食物與飲料

部分食物及飲料也可能引起牙齒變色,例如:

  • 咖啡
  • 紅酒
  • 可樂
  • 藍莓
  • 黑莓
  • 石榴

蛀牙(齲齒)

當牙齒外層堅硬的琺瑯質被侵蝕時,細菌會產生酸性物質,導致琺瑯質分解,形成棕色污點和蛀牙。若未及時治療,蛀牙可能越來越嚴重,形成明顯的棕色斑點。

牙結石(牙垢)

若牙菌斑未定期清除,會硬化為牙結石。牙結石的顏色可能呈黃色到棕色,通常出現在牙齦邊緣。

氟斑牙(氟中毒)

飲用水中的氟化物能保護牙齒,但過量會導致牙齒氟斑症(fluorosis),多發生在兒童牙齒形成階段。輕微氟斑牙呈現白色蕾絲狀斑紋;嚴重時牙齒琺瑯質會出現坑洞並形成棕色斑點。不過嚴重的氟斑症非常罕見。

琺瑯質發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

遺傳或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牙齒琺瑯質生成不足,稱為琺瑯質發育不全。這可能與懷孕期間母體營養不足、生病、暴露於有毒物質或維生素缺乏等因素相關,通常造成牙齒表面粗糙,並出現棕色或黃色斑點。

根管治療

牙齒內部的牙髓壞死後,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可能永久呈現棕色,因為死去的牙根已經變色並影響整顆牙齒。

外傷

牙齒遭受外傷後,可能導致內部神經損傷,使牙齒出現棕色斑點或整顆變成棕色。

老舊的牙齒治療

老舊的金屬、銀色或白色補牙材料會隨時間老化,逐漸導致牙齒染色。白色補牙材料也可能出現表面染色,讓牙齒看起來有棕色斑點。

藥物因素

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和多西環素(Doxycycline)等抗生素可能導致牙齒染色,特別是在牙齒發育階段的兒童或其母親懷孕時服用。Glibenclamide(Glynase,一種治療新生兒永久性糖尿病藥物)也可能造成牙齒棕色斑點。

氯己定漱口水

這種處方漱口水常用於治療牙齦疾病,可能的副作用之一是牙齒產生棕色斑點。

乳糜瀉(Celiac disease)

乳糜瀉也可能導致牙齒琺瑯質缺陷,出現棕色斑點,尤其在兒童中較常見。

老化

隨著年齡增長,牙齒可能逐漸變黑或出現斑點,原因包括:

  • 食物、飲料或菸草造成的表面染色
  • 象牙質(位於牙齒琺瑯質下方)逐漸變深
  • 琺瑯質變薄

遺傳因素

牙齒顏色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天生牙齒潔白,而有些人則帶點米色或微黃。某些遺傳疾病如「牙本質發育不全症(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也會造成牙齒出現棕色斑點。

棕色牙斑伴隨的症狀

牙齒上的棕色斑點可能是蛀牙的早期警訊,應盡快請牙醫診治。其他伴隨症狀可能包含:

  • 牙痛
  • 牙齒敏感
  • 口臭

如果蛀牙嚴重,可能導致牙齦炎(gingivitis),若牙齒棕色斑點伴隨牙齦流血或持續疼痛,應立即就醫。

乳糜瀉患者的口腔症狀還可能包括口乾、口腔潰瘍或舌頭呈現紅亮光滑的狀態,甚至可能伴有口腔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徵兆。

琺瑯質發育不全的患者通常牙齒表面較粗糙或帶有坑洞。

棕色牙斑的治療方法

良好的口腔衛生可以預防琺瑯質發育不全惡化。密封或樹脂接合術可以保護牙齒免於磨損,這些療程可能永久或半永久有效。

居家美白療法可改善表面污漬,但非所有變色牙齒皆適用。建議使用具有美國牙醫協會(ADA)認證的產品,遵照說明使用,避免過度使用導致琺瑯質變薄。

專業美白效果顯著,但可能需要多次就診,效果通常可維持三年左右,良好的口腔習慣能延長效果,抽菸則會加速牙齒再度變色。

專業治療包括:

  • 牙科預防性治療(潔牙)
  • 診間美白術
  • 強效漂白
  • 陶瓷貼片(Veneer)
  • 樹脂美學填補(Composite bonding)

如何預防牙齒出現棕色斑點

保持口腔衛生最重要,每餐後刷牙、每日使用牙線。此外:

  • 戒菸是維護牙齒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
  • 飲食注意避免容易染色的食物,食用後務必刷牙
  • 攝取富含鈣質食物,以保護琺瑯質
  • 避免糖分高的食物飲料,如硬糖、汽水、甜點及精緻碳水化合物(如洋芋片和白麵包),這些在體內都會轉化成糖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