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貼是一種能讓牙齒顏色變白的非處方產品。牙貼內含的成分能夠有效去除牙齒表面的色素沉澱。
如果你第一次使用美白牙貼,可能會好奇該如何將它們融入日常的口腔清潔習慣當中。那麼,究竟在使用牙貼後是否應該刷牙呢?
一般來說,使用完美白牙貼後刷牙是安全的,但有幾點需要注意。由於美白貼的成分對牙齒及牙齦有一定刺激性,因此需要特別小心。
本文將探討美白牙貼搭配刷牙的最佳做法,並解釋牙貼的作用原理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使用牙齒美白貼後應該刷牙嗎?
使用完美白牙貼後刷牙及使用牙線都是安全的,這並不會降低美白貼的效果。但廠商通常建議刷牙動作要輕柔,以避免刺激牙齦造成不適。
此外,建議使用軟毛牙刷。硬毛牙刷可能過於粗糙,會增加牙齦受到刺激的風險。
使用牙齒美白貼之前需要刷牙嗎?
你也可以在使用美白牙貼之前先刷牙和使用牙線。這樣能有效去除殘留於牙齒上的牙菌斑及食物殘渣,避免它們阻礙美白貼與牙齒的完整接觸。
此外,牙貼能更緊密地貼合在清潔後的牙齒表面,進一步提升美白效果。
然而,如果你決定先刷牙後再貼美白牙貼,建議至少間隔30分鐘再貼上牙貼。剛刷完牙立即使用牙貼可能會導致牙齦的刺激與不適。
美白牙貼如何發揮美白功效?
通常美白牙貼的主要成分為過氧化物(peroxide),這是一種漂白劑。市面上大部分牙貼含有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但部分廠商可能採用尿素過氧化氫(carbamide peroxide)。
牙貼本身是塑膠材質,內層塗有薄薄一層過氧化物凝膠。將牙貼貼合在牙齒上後,漂白劑會逐漸分解並去除牙齒上的色素沉澱,降低色素濃度,讓牙齒看起來更白。
依據不同產品,通常需要每天使用一至兩次,每次30分鐘,持續使用約14天。
如何防止牙齒再次染色?
- 限制咖啡、紅酒、茶及果汁等容易造成染色的食物。
- 限制食用酸性食物及飲料。
- 飲用可能染色的飲料時使用吸管。
- 避免吸菸及其他煙草製品。
- 每天定期刷牙及使用牙線,每日兩次。
- 食用易染色的食物後立即刷牙。
- 咀嚼無糖口香糖,中和口腔內的酸性。
- 每半年定期至牙醫診所進行專業的牙齒深度清潔。
美白牙貼可能引發的副作用
儘管美白牙貼相當方便,其內含成分仍可能對牙齒及牙齦造成一定程度刺激。
副作用的嚴重程度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
- 牙貼中過氧化物的濃度
- 產品中其他成分
- 使用牙貼的時間長短
- 個人本身是否具有敏感牙齒病史
嚴格遵循產品包裝上的使用說明,避免延長牙貼佩戴時間,能有效降低副作用風險,例如:
牙齒敏感(Tooth sensitivity)
美白牙貼中的漂白劑可能引發牙齒敏感問題,因為過氧化物會透過琺瑯質(enamel)滲透進入牙本質(dentin)。
牙本質位於琺瑯質下方,屬於較軟的牙齒組織,內含連接牙齒神經的微小管道(tubules)。當過氧化物接觸牙本質,可能刺激牙神經引起敏感反應。
牙齒敏感的症狀包括接觸下列刺激物時感到疼痛或不適:
- 酸性食物及飲品
- 冷熱飲料
- 冷空氣
- 刷牙動作
- 使用牙線
因美白牙貼造成的牙齒敏感通常會持續數天,但通常是暫時性的。若產生此類副作用,可暫時停止使用牙貼,待症狀緩解再繼續使用。
牙齦刺激(Gum irritation)
牙貼內的過氧化物也可能刺激牙齦,尤其當牙貼佩戴時間過長或使用方式不當時,更容易出現牙齦不適。
與牙齒敏感類似,牙齦刺激的症狀通常也會在數天內改善,屬於短暫現象。
牙齒損傷(Tooth damage)
少數情況下,美白牙貼可能導致牙齒損傷。過氧化物可能破壞牙齒結構,造成牙齒的脫礦(demineralization)與侵蝕(erosion)。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過度使用牙貼的情形。因此,再次提醒,避免延長使用牙貼時間十分重要。
與牙醫諮詢的重要性
若你有興趣使用如美白牙貼等非處方牙齒美白產品,建議事先與牙醫討論。
尤其若你有以下狀況:
- 蛀牙(Cavities)
- 牙周病(Gum disease)
- 牙齒敏感(Tooth sensitivity)
- 鵝口瘡(Thrush)
- 口腔潰瘍(Canker sores)
- 唇皰疹(Cold sores)
若你有上述狀況,牙齒美白產品中的成分可能導致不適感。
牙醫能協助評估美白牙貼對你的安全性,並推薦最合適的產品,說明正確使用方式,也可能推薦搭配牙貼適合使用的牙膏及牙刷。
結語(Takeaway)
使用美白牙貼後刷牙是安全的,但請務必輕柔進行,避免刺激牙齦。
另一種方式是在使用美白牙貼前先刷牙,以移除牙菌斑,但請至少等待30分鐘再貼牙貼,以避免牙齦不適。
使用牙齒美白產品時務必遵循廠商指示。長時間使用可能造成牙齒敏感、牙齦刺激甚至牙齒損傷。若有疑問,與牙醫討論後再使用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