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再決定!除了戴牙套,你還有哪些選擇?

牙套是一種利用持續壓力逐漸移動與矯正牙齒的牙科裝置。

牙齒排列不整齊、擁擠、有明顯牙縫,或上下顎咬合不佳,都經常會使用牙套進行矯正。

牙套可根據牙齒移動狀況調整治療計劃,有較高的靈活性。

此外,牙套的治療方式侵入性低,不太會造成明顯不適,也無須額外的復原期。

因此,長期以來牙套都是矯正牙齒與上下顎問題的熱門選擇。

不戴牙套唯一經過證實有效的替代方法是手術,但並非每個人都符合手術的條件。

網路上有些論壇與資訊聲稱可以透過居家DIY方式進行牙齒矯正,這些所謂的牙套「技巧」或自製方法,可能永久性損害你的牙齒。

牙套的種類

如果你正在考慮戴牙套,可以先評估一下三種主要牙套的優缺點:

金屬牙套(傳統牙套)

金屬牙套通常由不鏽鋼或鈦金屬製成,包括金屬托槽、橡皮圈與矯正鋼線。鋼線會對牙齒施加穩定且輕微的壓力,隨時間推移逐步移動牙齒,同時調整下顎形狀以符合鋼線的弧度。

陶瓷牙套(美觀型牙套)

陶瓷牙套的原理與金屬牙套相同,但使用透明陶瓷托槽代替金屬托槽,因此看起來較不明顯。陶瓷牙套同樣搭配透明橡皮圈與鋼線,透過持續的溫和壓力改變牙齒位置。

隱形牙套(透明牙套)

隱形牙套是指透明的牙齒矯正器,一般需整天配戴,只有吃飯時才能取下。知名的品牌如Invisalign便屬於此類型。這種牙套在外觀上幾乎察覺不到,由牙醫或齒顎矯正醫師開立處方使用,透過連續一系列的透明牙套逐步施加壓力調整牙齒位置。

2018年一篇研究回顧顯示,隱形牙套可有效矯正輕度至中度的牙齒錯咬(咬合問題)。

配戴固定器能取代牙套矯正嗎?

固定器(Retainer)是一種以鋼絲為基底的裝置,通常用於完成牙套治療後,夜間配戴以維持牙齒的矯正成果。

你不能單靠夜間配戴固定器或借用他人的固定器,就達到矯正牙齒的目的。

但如果牙齒僅輕微地不整齊或輕微擁擠,牙醫可能建議使用固定式固定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使用可拆卸式固定器進行輕微的矯正。

固定器療程應在矯正醫師密切監督下進行。

可以在家自行矯正牙齒嗎?

絕對不要在家自行嘗試矯正牙齒。

透過借來的固定器、橡皮筋、迴紋針、耳環扣、自製工具或網路上其他DIY方法,自行嘗試矯正牙齒幾乎不可能成功。

網路上有許多教導自製牙套的教學,但這些做法都是不建議的。自行矯正牙齒帶來的潛在副作用遠比牙齒不整齊更嚴重。

牙齒根部周圍有韌帶與牙齦相連,將牙齒牢固固定。自行施加過度壓力,可能導致牙根斷裂或韌帶嚴重受損,甚至可能導致牙齒死亡。

自行矯正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 蛀牙
  • 牙齒斷裂
  • 琺瑯質受損
  • 牙齦割傷
  • 口腔感染
  • 嚴重疼痛
  • 牙齒脫落
  • 嚴重咬合不正

唯一經證實有效且安全的牙套替代方案—外科手術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口腔外科醫師能透過手術改變牙齒排列方式。

若牙齒與下顎位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牙醫可能建議進行正顎手術(orthognathic surgery)。

正顎手術透過改變下顎骨位置來調整咬合,手術後復原期約2到3週,但腫脹可能持續更久。若有明確的醫療需求,部分保險可理賠此類手術。

口腔矯正手術費用相當高昂,若無醫療必要性,保險通常不會支付相關費用。

其他改善笑容的牙科療程

除了牙套,還有其他方法可改善你的微笑。這些方法無法矯正牙齒,但能改善影響口腔健康的其他問題:

上顎擴張器(Palatal Expanders)

當兒童的口腔空間不足以容納長出的恆牙時,可能會出現暴牙或錯咬(crossbite)。這種情況可透過安裝在上顎牙弓的擴張器進行治療,使牙弓逐漸擴張,以容納所有恆牙。這類治療多用於尚在發育的兒童與青少年。

Herbst矯正器

Herbst矯正器用於治療上下顎骨錯位,多半與兒童牙套治療同時進行,協助調整上顎與下顎位置。

美容牙科(牙齒貼片、修型與接合術)

美容牙科療程,如瓷牙貼片與牙齒接合術,可以視覺上改善牙齒間隙過大、缺損或輕微排列不整的問題。

牙齒美白雖然不能矯正牙齒排列,但能使牙齒更白,降低牙齒不整齊帶來的視覺影響。

誰需要矯正牙齒?

若牙齒不整齊嚴重影響生活,如咀嚼困難或說話受影響,應考慮接受矯正或手術治療。

美國齒顎矯正協會建議,所有兒童最晚應在7歲前接受牙齒評估,9到14歲是理想的矯正年齡,但成人矯正也日益普遍。

你或你的孩子可能需要牙套的跡象:

  • 牙齒擁擠或排列不整
  • 下顎關節發出聲響或位移
  • 有吸吮手指習慣,或暴牙現象
  • 咀嚼或咬合困難
  • 嘴巴無法正常閉合或密合
  • 發音困難
  • 常用口呼吸

結論

對大多數人而言,牙套仍是最安全有效的牙齒矯正方式。絕不建議自行矯正牙齒,務必與專業的牙醫或齒顎矯正醫師共同決定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