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墊是什麼?如何拯救你的牙套與牙齒健康

牙齒矯正用的牙套通常包含套在後方臼齒上的金屬環,以及貫穿每顆牙齒托槽的鋼絲。這些托槽會共同作用,逐步將牙齒拉入健康的排列位置。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能會需要使用額外的裝置。「咬合墊」(Bite Blocks),有時也稱為咬合斜面(ramps)或咬合Turbo(turbos),就是牙齒矯正中常見的一種輔助配件。

咬合墊的主要功用,是避免上、下牙在咬合時相互接觸,防止因咬合而導致托槽損壞。接下來,我們會詳細介紹什麼是咬合墊,以及使用這種裝置的目的和注意事項。

什麼是咬合墊(Bite Blocks)?

咬合墊是牙醫師或正畸醫師安裝在患者前牙或後牙上的小型裝置,其功能是防止上下牙齒在咬合時直接接觸。

咬合墊能保護托槽,或協助修正覆咬(overbite)與反咬(underbite)的問題。

咬合墊通常以金屬、玻璃離子水門汀(glass Ionomer cement)或壓克力(acrylic)製成,其顏色可能為粉紅、藍色、紅色、銀色或牙齒本色。

某些咬合墊甚至會附有彈簧設計。有些形狀為L型或三角型的咬合墊會裝在前牙靠近舌側的位置;也有扁平或隆起型的咬合墊裝在後方臼齒的咬合面上。

為什麼需要使用咬合墊?

如果正畸醫師給你裝了咬合墊,代表你的牙齒咬合方式可能會影響矯正效果或造成牙齒損傷。

在有嚴重覆咬(overbite)、交叉咬合(crossbite)、牙齒擁擠(crowding)或深咬(deep bite)的患者中,咬合墊能避免咬合時將托槽咬掉,甚至導致牙齒破裂。

咬合墊通常會與傳統的牙套搭配使用,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正畸醫師也可能單獨使用咬合墊。在年輕患者中,咬合墊還可以幫助修正交叉咬合。

使用咬合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和許多牙科裝置一樣,咬合墊有時可能會引發一些困擾,尤其是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以下列出一些常見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式:

咀嚼困難

研究顯示,裝有咬合墊後,咀嚼會改變下顎肌肉的運作方式。你可能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新的咀嚼方式。

在適應期間,建議選擇較軟、易咬的食物。牛排這類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可能會造成不適,因此,剛開始建議吃些比較柔軟的食物。

此外,建議將食物切成較小塊,以利進食。通常約一週後,你會逐漸習慣新的咀嚼模式。

發音問題

對某些患者來說,咬合墊可能會妨礙舌頭運動,導致發音困難,例如口齒不清或母音發音變形。尤其當咬合墊安裝在牙齒舌側面時,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

你可能會因為說話方式改變而感到焦慮。建議透過不斷練習發音來改善,從單音練習逐步延伸至單字、句子甚至日常對話。

若經過持續練習後仍無法改善,可以考慮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

不適感

剛戴牙套時,因為牙齒逐漸移動至新位置,通常會伴隨一些疼痛或不適。

咬合墊可能會額外造成不適,因為牙齒只會接觸到咬合墊的部位,因此咀嚼時的受力會集中在這些區域。

你可以服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或布洛芬(ibuprofen,如Advil或Motrin)等止痛藥緩解疼痛。有時也可使用局部麻醉凝膠(如Anbesol或Orajel)來緩解。

建議剛開始選擇質地柔軟的食物,例如蔬果奶昔、魚肉、炒蛋或莓果等,以減少咀嚼時的不適。

咬合墊磨損或脫落

有些咬合墊的材料會隨時間磨損。如果你發現咬合墊磨損嚴重,無法再保持牙齒分離狀態,或咬合墊完全脫落,應立即聯絡正畸醫師處理。

醫師可能需要更換新的咬合墊,以確保牙齒繼續向正確的排列位置移動。

只有一側咬合墊有接觸

初期,你的牙齒可能只碰到一側咬合墊,這是正常現象。如果你未感到疼痛,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若有其他問題,建議聯絡正畸醫師諮詢。

使用咬合墊的前景如何?

咬合墊並非永久裝置,配戴時間取決於牙齒矯正進度。大多數患者只需要配戴6到9個月,但每個人的療程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總結

咬合墊(Bite Blocks),又稱咬合斜面或咬合Turbo,是牙套矯正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小型裝置,功能是避免上下牙齒直接接觸,保護托槽、促進牙齒矯正效果。

咬合墊可能會導致初期不適,如咀嚼困難或發音問題,但透過飲食調整和練習發音可以逐漸改善。

若咬合墊有磨損或脫落情況,請立即聯繫醫師進行處理。妥善照顧咬合墊,有助於讓牙齒矯正更快、更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