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原因讓牙齒隱隱作痛,快檢查看你中了哪一個?

 

什麼是牙痛?

跳動式的牙痛(throbbing tooth pain)通常代表你的牙齒可能出現損傷,例如蛀牙(齲齒)會造成牙齒疼痛。此外,牙齒本身或周圍牙齦發炎、感染也可能引發牙痛。

牙痛通常是牙齒內部發炎或感染引起,稱為牙髓炎(pulpitis)。牙髓是牙齒內部柔軟的粉紅色組織,含有神經、血管及組織,維持牙齒健康及活性。

當牙齒出現蛀洞或裂縫時,細菌與空氣會進入牙內,刺激或感染敏感的牙髓神經,引起牙痛。


其他症狀

除了跳動般的牙痛之外,牙痛的其他症狀還包含:

  • 持續性鈍痛
  • 咬合時尖銳疼痛
  • 吃甜食時疼痛
  • 牙齒敏感或刺痛
  • 口腔疼痛或壓痛
  • 下顎疼痛或痠痛
  • 口腔或牙齦腫脹
  • 紅腫
  • 口中有異味
  • 嘴裡發臭
  • 出現膿液或白色液體
  • 發燒

成人與兒童都可能出現牙痛症狀。若有上述症狀,應立即看牙醫,可能需要進行口腔檢查與X光檢測以判斷病因。

以下為牙齒跳動疼痛的8種可能原因:


1. 蛀牙(齲齒)

蛀牙是牙痛最常見的原因,當口腔中的細菌侵蝕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時便會發生。

口腔內細菌本身正常存在,但食用太多糖分或食物殘渣殘留牙齒上會導致壞菌滋生。細菌會形成牙菌斑,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形成蛀洞。蛀牙可能呈現白色、棕色或黑色小點。

治療方式:

  • 牙醫會清潔牙齒去除牙菌斑
  • 補牙(填充)以修復蛀洞
  • 抗生素治療牙齒感染

2. 牙齒膿瘍(牙齒根尖膿瘍)

牙髓全部或部分壞死後,形成含細菌與膿液的囊袋,即牙齒膿瘍。牙齒若未及時治療,細菌透過牙齒裂縫或蛀洞進入牙內,即可能形成膿瘍。

治療方式:

  • 使用抗生素殺菌
  • 排膿與清潔膿瘍
  • 若因牙周病引起,則進行牙齦深層治療
  • 若因蛀牙或牙裂造成則需根管治療
  • 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拔牙並植牙

3. 牙齒斷裂

牙齒斷裂可能因咬硬物(如冰塊)或撞擊造成。牙齒裂縫使得細菌、食物殘渣、水分、空氣等刺激牙髓神經,引起跳動疼痛。

治療方式:

牙醫可能使用黏合劑、貼片或填充物修復斷裂牙齒,也可能需要裝上牙冠或進行根管治療。


4. 補牙材料損壞

補牙材料可能因正常使用、咬硬物或磨牙、緊咬造成損壞。

補牙材料可能會:

  • 缺損
  • 崩裂
  • 脫落
  • 磨耗

治療方式:

牙醫可修復或更換損壞的補牙材料,嚴重時可能需要裝上牙冠。


5. 牙齦感染(牙齦炎)

牙齦感染稱為牙齦炎,可能演變成牙周病(牙周炎),是成人牙齒掉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牙齦感染原因包含:

  • 清潔不佳
  • 飲食習慣不良
  • 吸菸
  • 荷爾蒙變化
  • 特定藥物
  • 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 癌症與相關治療
  • 遺傳因素

牙齦感染細菌可能引發牙根周圍感染,導致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甚至蛀牙。

治療方式:

  • 抗生素治療感染
  • 定期專業洗牙去除牙菌斑
  • 使用藥用漱口水緩解疼痛
  • 深層潔牙(牙根刮治)
  • 嚴重時需牙周手術

6. 磨牙或緊咬牙齒(磨牙症)

睡眠時磨牙或平時緊咬牙齒,可能因壓力、遺傳或咬合肌過度發達所致。

磨牙會造成牙齒侵蝕、敏感、牙齦與顎關節疼痛,並增加蛀牙與牙齒斷裂風險。

治療方式:

  • 配戴夜間護齒套
  • 減壓技巧或心理諮詢協助舒緩壓力

7. 牙冠鬆脫

牙冠覆蓋整顆牙齒,若牙冠因使用而鬆脫或水泥固定劑流失,細菌便可能侵入牙齒下方引起感染或疼痛。

治療方式:

牙醫取下牙冠進行治療,可能更換新的牙冠或修復現有牙冠。


8. 牙齒萌發或阻生齒

牙齒萌發(新牙生長)可能導致牙齦與顎骨疼痛,如嬰兒長牙、成人長智齒。阻生齒無法正常生長,可能會影響鄰近牙齒並引起疼痛。

治療方式:

  • 使用局部麻醉凝膠或止痛藥緩解症狀
  • 阻生齒需經口腔小手術處理

其他原因

  • 食物殘渣卡在牙縫
  • 異常咬合
  • 鼻竇感染(後牙疼痛)
  • 心臟病如心絞痛(牙齒與顎部疼痛)

何時該看牙醫?

若牙痛伴隨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 疼痛持續超過一天
  • 咀嚼或咬合時疼痛
  • 發燒
  • 腫脹
  • 牙齦紅腫
  • 口中異味
  • 吞嚥困難
  • 牙齒斷裂或脫落

自我照護技巧

無法立即看牙醫時可嘗試:

  • 鹽水漱口
  • 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 冷敷面頰
  • 服用非處方止痛藥
  • 使用丁香油等居家療法緩解疼痛

結語

牙痛可能代表感染,及早治療有助牙齒及身體健康。定期看牙醫預防牙齒問題,如有經濟困難,可尋求牙醫學校提供的低費服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