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牙後的敏感疼痛是正常嗎?原因、症狀與解決方式

牙齒敏感在補牙後相當常見。通常情況下,這種敏感會逐漸消失,但在恢復正常之前,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例如避免刺激性食物、改用另一側咀嚼、輕柔地刷牙等。

什麼是牙齒填補(補牙)?

牙齒填補是治療蛀牙(齲齒)常見的方法。蛀牙是牙齒受細菌侵蝕而產生的小洞(蛀洞)。在補牙過程中,牙醫會使用銀汞合金(amalgam)或樹脂複合材料(composite)將蛀洞填補起來。儘管補牙是簡單且例行的手術,但許多人在補牙後會出現牙齒敏感的現象。

大多數情況下,牙齒敏感會在幾天到數週內自行消失,恢復時間依原因而有所不同。

補牙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牙醫在進行牙齒填補之前,通常會對患齒附近的區域進行麻醉。因此,在補牙後的一到兩個小時內,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不適。然而當麻醉效果逐漸消退時,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不尋常的感覺,包括:

  • 牙齒疼痛,尤其在吸入冷空氣、食用冷熱食物或飲料時。
  • 牙齦有壓痛感。
  • 填補牙齒周圍的其他牙齒也出現疼痛。
  • 咬合或咬緊牙齒時疼痛。
  • 進食、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填補過的牙齒出現疼痛。

補牙後牙齒敏感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補牙後出現牙齒敏感的原因可能包括:

牙髓炎(Pulpitis)

補牙前,牙醫會使用牙鑽去除牙齒上腐壞的部分,這個過程可能會產生熱量,少數情況下會刺激牙髓(位於牙齒中央的結締組織),造成牙髓發炎(牙髓炎)。如果牙醫未完全去除腐敗的組織,也可能引發牙髓感染,造成牙齦腫脹甚至在牙齒附近出現膿包。

牙髓炎分為兩種:

  • 可逆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牙齒敏感,但牙髓可以自行癒合。
  • 不可逆性牙髓炎(Irreversible pulpitis):牙髓無法自行癒合,通常需要進行根管治療(root canal treatment)。

咬合改變(Change in bite)

有時,補牙後的牙齒可能會高於其他牙齒,造成咬合時額外的壓力,導致疼痛。嚴重的情況下,咬合時甚至可能導致填補材料破裂。如發現咬合問題,請立即聯絡牙醫。

不同的填補材質接觸(Multiple tooth surfaces)

若口中存在兩種不同的牙齒填補材料(例如一顆牙有金牙冠,對咬的牙齒使用銀汞填補),當兩者相碰時可能產生奇怪的感覺。

牽連痛(Referred pain)

周圍未經處理的牙齒感到疼痛也很常見。這種現象稱為牽連痛,意思是感覺到的疼痛部位並非疼痛的真正來源處。

過敏反應(Allergic reaction)

補牙後的敏感有時可能是對填補材料產生過敏反應所引起的,同時可能伴隨局部出現皮疹或搔癢。若懷疑自己出現了過敏反應,請聯絡牙醫,他們可更換不同材質的填補物。

如何處理與舒緩牙齒敏感?

若補牙後牙齒出現敏感,你可透過以下方法減輕不適:

  •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 常見品牌如Advil、Motrin)。
  • 暫時避免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與飲料。
  • 暫時避免食用酸性食物與飲品,如柑橘類、水果、酒類和優格等。
  • 輕柔地刷牙與使用牙線。
  • 使用抗敏感牙膏。
  • 改用另一側的牙齒進食、咀嚼。

咬合不良是導致牙齒敏感最常見的原因。如果你懷疑咬合出了問題,請儘速聯絡牙醫,牙醫能幫助調整填補物,使其更符合你的咬合狀態。

若你的牙髓炎症狀持續數週沒有好轉,可能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填補後的牙齒敏感會持續多久?

一般來說,補牙後的牙齒敏感應該會在兩到四週內消失。如果敏感狀況超過四週仍未好轉,或在這段時間內敏感症狀未有改善跡象,請儘快聯繫你的牙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