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蛀牙的發生,是由口腔內的細菌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所致。牙醫稱這種損傷為「齲齒」,一般人則常稱之為「蛀牙」。
蛀牙可能發生在牙齒的任何部位,包括咬合面、平滑的牙齒側面,以及牙齒的根部。當蛀牙發生在牙根位置時,稱為「根部蛀牙」。
牙根蛀牙的形成原因
所有蛀牙,包括根部蛀牙,基本上都是牙齒被細菌侵蝕導致的。這個過程會逐漸發展,首先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黏稠的薄膜稱為牙菌斑。當口腔內的細菌攝取食物殘留的糖分和澱粉後,就會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可能硬化成為牙結石,而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質會開始侵蝕牙齒琺瑯質表面。
琺瑯質逐漸產生細小的孔洞,細菌便可深入這些孔洞進入牙本質層。如果不及時處理,細菌甚至可能一路深入到牙齒中心的神經部位。
一般而言,蛀牙較常發生在難以清潔的後牙。研究指出,根部蛀牙的發展速度約為一般蛀牙的兩倍,這使得及早介入治療成為關鍵。
牙根蛀牙的症狀有哪些?
由於根部蛀牙發生在牙齒的根部位置,一般無法透過照鏡子就輕易發現。但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警訊,例如牙齒疼痛或敏感,尤其在接觸冷熱食物時。
此外,如果發現牙齦開始退縮,也要盡快就醫。牙齦退縮通常是導致根部蛀牙的第一步,因為失去牙齦的保護後,牙根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蝕。
誰更容易發生牙根蛀牙?
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根部蛀牙,但老年人發生的風險尤其高。研究指出,根部蛀牙的好發年齡約在70歲左右,這是因為年長者較容易出現「牙周組織流失」,也就是支撐牙齒的周圍組織逐漸退化。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組織可能逐漸從牙齒上退縮,甚至導致牙根暴露。細菌因此更容易深入牙齒與牙齦組織,造成發炎及蛀牙,甚至使牙齒變得鬆動。
此外,老年人也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都可能增加牙齦發炎與牙周病的風險。
根據2019年的系統性研究分析,吸菸與不良口腔衛生習慣也會提高牙周炎與根部蛀牙的發生機率。
牙根蛀牙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根部蛀牙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因此必須及早治療。事實上,如果延遲治療,導致蛀牙的細菌感染可能會持續擴散,造成更多損傷。
蛀牙甚至可能深入到牙齒內部的牙髓組織。如果情況惡化,你可能需要接受根管治療來清除受損或死亡的牙髓組織,清潔牙根管道,並密封牙齒。
牙根蛀牙的治療方式
除非已經嚴重到需要根管治療,否則根部蛀牙的治療方式與一般蛀牙治療並無太大差異。牙醫會去除蛀蝕部分,然後填補填料,填料材料種類很多。
但如果蛀牙損傷較深,牙醫可能建議進行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完成後,也可能在牙齒上加上牙冠保護牙齒。牙冠通常用於修復牙齒嚴重損傷,強化剩餘的牙體結構。
如何有效預防牙根蛀牙?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是預防。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大幅降低牙齒蛀蝕,包括根部蛀牙的發生風險。
氟化物是預防蛀牙非常有效的武器。2020年的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專業氟化物塗氟治療,以及日常自行使用含氟漱口水,對降低根部蛀牙有非常好的效果。
建議每天至少兩次,在餐後或飲料後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以下其他方法也能有效預防根部蛀牙:
- 定期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 飲用含氟的飲用水。
- 咀嚼含木糖醇的無糖口香糖,研究顯示這能減少口腔內導致蛀牙的細菌數量。
- 定期看牙醫接受檢查和專業洗牙。
總結
牙根蛀牙經常在你察覺之前就已經悄悄發生。如果你是老年族群,更需提高警覺,因為年長者特別容易發生根部蛀牙。
如果你知道自己處於高風險族群,請務必諮詢牙醫,採取適合你的預防措施並定期檢查,以降低風險,及早發現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