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斷裂總是令人不愉快,而臼齒斷裂更是常見的牙科急症之一。
斷裂程度從輕微的缺角到完全的斷裂皆有可能。
當牙齒斷裂到牙齦或牙齦以下的位置時,通常會伴隨明顯疼痛,並需要立即接受牙科治療。
若你的臼齒發生斷裂,應立即聯絡牙醫。如果無法立即看診,建議就近前往急診處理。
以下將詳細說明臼齒斷裂到牙齦線該如何處理,以及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
臼齒斷裂的症狀
若臼齒斷裂到牙齦線,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舌頭摸到牙齒缺失的部分,感覺到銳利的邊緣。
- 視覺檢查可能看到黃色或粉紅色的牙本質和牙髓。
- 若斷裂處呈黑色或深棕色,可能代表蛀牙嚴重。
- 嘴裡可能嘗到血的味道。
- 牙髓暴露導致明顯疼痛,尤其是遇到冷的或甜的食物時。
- 鋒利的牙齒邊緣可能造成牙齦或舌頭的發炎或割傷。
臼齒斷裂該如何立即處理?
臼齒斷裂屬牙科急症,必須盡快處理。
臼齒若斷裂到牙齦線以下,損傷通常較嚴重,可能必須拔除。
如果身處異地,可就近尋找牙科診所或急診醫院處理。
大部分牙醫會保留緊急處理的空檔時間。
臼齒斷裂有哪些治療方法?
當牙齒斷裂到牙齦線下方時,稱為牙齦下斷裂(Subgingival fractures)。
能否保住牙齒,取決於牙齒斷裂深度和接受治療的速度。
牙醫可能採取以下方法:
1. 重新黏合斷裂片段(Reattachment)
若能找到牙齒斷裂片段,有時可將之重新黏合。
牙齒斷裂越深,黏合成功機率越低。
此法可提供良好美觀效果,牙醫通常會使用特殊黏合劑(如Prime, Bond NT 或 Dentsply)。
2. 根管治療(Root Canal)
當牙髓(含神經、血管)暴露、受感染或發炎時,需進行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會清除牙髓,再用橡膠狀材料填補。
根管治療可與其他治療方式(如黏合或填補)結合使用。
3. 擠出術(Extrusion Technique)
透過牙套或矯正器,緩慢將斷裂牙齒往外拉出牙齦線。
數週後,牙齒暴露足夠空間,即可安裝牙冠修復。
4. 填補或牙冠修復(Filling or Crown)
若損傷較輕微,可使用複合樹脂填補或安裝牙冠。
若斷裂位置較深,則需進行牙冠延長術,調整牙齦位置後再進行牙冠修復。
5. 拔牙與替代療法(Extraction and Replacement)
若無法修復,需將牙齒拔除,並考慮以下替代方案:
- 活動假牙(Dentures):套在牙齦上的活動義齒。
- 植牙(Endosteal implants):人工牙根。
- 牙橋(Dental bridges):固定在相鄰牙齒上的人工牙。
臼齒斷裂後的復原期如何?
治療後口腔可能會酸痛,局部麻醉藥效消退後疼痛可能短暫加劇,但幾天內會逐漸緩解。
若接受根管治療,建議術後幾天避免用該牙齒咀嚼,改吃軟質食物,避免使用吸管,並限制激烈運動1~2天。
臼齒斷裂可能帶來哪些併發症?
牙齒斷裂後若未立即治療,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 細菌感染
- 牙齦膿瘍
- 神經受損
若感染嚴重,細菌可能擴散至骨頭或鄰近牙齒,甚至造成下顎骨感染。
臼齒斷裂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牙齒斷裂的常見原因包括:
- 咬到堅硬物品
- 未治療的蛀牙或反覆蛀牙
- 牙齒老化
- 口腔溫度突然劇烈變化
- 長期磨牙或咬合異常(Bruxism)
- 補牙材料變弱
- 面部意外或運動創傷
如何預防臼齒斷裂?
可透過以下方法預防:
- 避免咀嚼冰塊或堅硬糖果等堅硬食物。
- 減少含糖食物攝取量。
- 避免用牙齒當作工具切割物品。
- 參與接觸性運動時佩戴護齒套。
- 規律刷牙與使用牙線。
- 避免磨牙或用力咬緊牙齒,睡覺時配戴護齒套。
結論
臼齒若斷裂到牙齦線,應立即尋求牙醫協助。
越早處理,越能降低感染風險,並增加保住牙齒的機會。
若無法即時就醫,可至急診或其他牙科診所處理,以避免後續併發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