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白的牙齒通常代表良好的口腔健康,很多人會透過每天刷牙、定期洗牙、甚至使用美白產品來維持牙齒潔白。然而,有時牙齒上卻會出現一些與牙齒原本顏色不同的白斑。
這種白斑與牙齒原本的白色不同,對某些人來說會造成美觀困擾。而牙齒上的白斑也可能是蛀牙的前兆,因此找出原因至關重要。
以下介紹牙齒白斑的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牙齒白斑的常見原因
牙齒出現白斑通常不是單一原因造成,你的牙醫能告訴你確切的原因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下為常見原因:
1. 飲食習慣
攝取過多酸性食物可能造成牙齒白斑,這是因為酸性食物會侵蝕牙齒的琺瑯質(牙釉質),而琺瑯質是保護牙齒不受損害的重要屏障。
高糖飲食也會形成酸性牙菌斑,侵蝕琺瑯質。酸性食物與飲料包含汽水及檸檬、柳橙、葡萄柚等水果。
胃食道逆流也會導致口腔內出現酸性物質,侵蝕牙釉質,導致牙齒對冷熱敏感。
2. 氟斑牙(氟中毒)
氟化物能強化牙齒預防蛀牙,但在牙齒發育期間攝取過量氟化物,反而會導致氟斑牙(氟中毒),造成牙齒表面白色變色與琺瑯質坑洞,難以清潔。
孩童若吞下過多含氟牙膏或攝取過量含氟飲料,都可能導致氟中毒。
3. 琺瑯質發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
此狀況是指琺瑯質較正常薄弱,可能是營養不良所致,例如乳糜瀉患者會因免疫系統問題而導致營養吸收不良,進而影響牙齒礦物質含量。
服用抗生素治療發燒也可能影響養分吸收。此外,懷孕期間抽菸可能導致胎兒的琺瑯質發育不全。此狀況也可能伴隨牙齒表面溝槽或牙齒敏感等症狀。
4. 牙菌斑堆積
牙菌斑堆積也會引發牙齒白斑,常見於口腔衛生不佳,例如沒有規律刷牙或使用牙線,特別是在配戴牙套期間更容易出現。
牙套拆除後,牙齒上出現白斑可能是因為托槽附近的牙菌斑未妥善清除,導致牙齒脫鈣。此處牙齒可能變得粗糙且容易碎裂。
5. 睡覺時嘴巴張開
早上起床時發現牙齒上短暫出現的白斑,但數小時後消失,這種現象通常是睡覺時嘴巴張開,造成琺瑯質表面脫水所致。當唾液再次滋潤牙齒後,白斑會逐漸消失。
感冒或鼻塞的人更容易嘴巴張開睡覺。
牙齒白斑的治療方法
牙齒上的白斑雖然困擾,仍有多種治療方式可選擇:
牙齒微研磨(Microabrasion)
透過輕度磨除牙齒表面的一層琺瑯質,能有效去除白斑,改善牙齒外觀。
美白治療(Bleaching)
這是在牙醫監督下進行的牙齒美白療程,能使整個牙齒顏色均勻,使白斑與其他部位顏色接近。
但若白斑是因氟化物過量造成,美白療法並不適用,可能會使白斑更突出。
瓷牙貼片(Veneers)
視白斑嚴重程度,牙醫可能建議透過瓷牙貼片掩蓋白斑。此方式是製作客製化瓷貼片並永久黏附於牙齒表面,達到美觀效果。
下巴固定帶(Chin Straps)
睡覺時配戴下巴固定帶,可幫助保持嘴巴閉合,避免琺瑯質脫水。
鼻塞藥物(Nasal Decongestants)
若感冒或病毒感染導致鼻塞,可在睡前服用鼻塞藥物,保持睡覺時嘴巴閉合。
如何預防牙齒白斑的產生?
要避免牙齒白斑,最重要是做好口腔衛生,包括規律刷牙與牙線清潔。每餐後刷牙漱口,晚上使用牙線,並選用能有效降低牙菌斑的電動牙刷。
使用沖牙機(Waterpik)有助清潔牙套周圍與牙縫間的牙菌斑。牙醫可能推薦能再礦化牙齒琺瑯質、預防白斑的牙膏。
少吃高糖和酸性食物,也能保護琺瑯質避免白斑。若正懷孕,應避免抽菸,以促進孩子健康牙齒發育。
為避免孩童氟化物攝取過量,刷牙時應使用適量(豌豆大小)的牙膏,並教導兒童勿吞嚥牙膏。此外應注意孩童攝取的氟化物含量,適當減少含氟飲料,例如果汁、瓶裝水與汽水的飲用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