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牙齒感染未得到及時治療,數週或數月內可能會擴散到身體其他組織,導致潛在致命的併發症。儘管這種情況相對罕見,但牙齒感染確實有可能導致死亡。
牙齒感染通常發生在細菌侵入牙神經或牙髓(牙齒內部的軟組織)時。造成感染的原因包括蛀牙、牙齒外傷或之前進行的牙科治療。
本文將介紹牙齒感染如何可能導致死亡、需要多久時間發展、以及何時應該緊急就醫。
牙齒感染為何可能致命?
牙齒感染發生時,細菌侵入牙齒內部包含牙髓的區域,隨著感染進展,牙齒周圍可能形成膿瘍,稱為牙齒膿瘍(牙膿腫)。
在17世紀的倫敦,牙齒感染甚至一度成為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五或第六位。即使到1908年,牙齒感染的死亡率仍高達10%到40%。
由於現代醫學與口腔衛生的進步,如今因牙齒感染導致死亡的案例極為罕見。但如果懷疑自己有牙齒感染,仍然應及時就醫。
當牙齒感染未治療時,可能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包含:
- 敗血症(Sepsis): 身體對感染的嚴重反應。
- 路德維希咽峽炎(Ludwig’s angina): 口腔底部及舌下區域的嚴重細菌感染。
- 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 身體軟組織嚴重感染,引發組織壞死。
- 縱隔腔炎(Mediastinitis): 位於兩肺之間的縱膈腔發生炎症。
- 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心臟內膜發炎。
- 海綿竇血栓症(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位於大腦下方、眼睛後方靜脈竇發生危險血栓。
- 骨髓炎(Osteomyelitis): 骨骼組織感染。
- 腦膿瘍(Brain abscess): 大腦內形成膿腫。
牙齒感染惡化到致命需多久?
牙齒感染造成死亡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接下來我們詳細分解:
牙膿腫需要多久形成?
因蛀牙造成的牙膿腫通常需要數月的時間形成,因為細菌需逐漸侵蝕牙齒內部的牙髓才會形成膿瘍。
若是牙齒受傷,例如牙齒破裂或斷裂,細菌可能更快侵入牙內,形成膿瘍。
一旦牙膿腫形成後會如何?
當牙膿腫形成後,患者通常會感到患齒周圍有明顯的腫脹與陣發性搏動痛。這代表感染已相當嚴重。在膿腫形成前,患者可能已經因蛀牙感到牙痛。
一些研究案例顯示,因牙齒感染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患者,多數已經忍受數週或數月的牙痛,才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案例中常見的情況是,在此期間患者僅以抗生素治療。然而單純使用抗生素通常無法徹底治癒牙膿腫,必須同時進行拔牙或根管治療。
當牙膿腫數週至數月未治療時,感染可能會擴散至下顎、頸部甚至腦部,造成吞嚥困難、呼吸困難或張口困難等嚴重症狀。
一旦感染達到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接受醫療救治,患者可能在短短數日內死亡。
哪些因素會增加牙膿腫惡化的風險?
以下因素可能提高患者因牙膿腫產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 高齡患者
- 患有糖尿病
- 免疫功能低下者
- 營養不良患者
總結重點
- 牙膿腫通常需數個月逐漸形成。
- 牙膿腫形成後,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疼痛與腫脹。
- 若仍未治療,數週至數月內可能擴散並導致併發症,此時死亡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
- 年長、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會提高牙膿腫併發症的風險。
因此,若有持續性牙痛或牙齒周圍腫脹,務必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什麼情況該立即就醫?
牙齒感染不會自行痊癒,需及時治療避免感染擴散。
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快看牙醫:
- 牙齒周圍劇烈搏動疼痛
- 牙齦紅腫
- 口中持續有異味或難聞氣味
- 患齒顏色變深
- 牙齒敏感(受壓、遇冷或熱)
若感染出現以下嚴重症狀,應立即前往急診或急救中心:
- 發燒
- 全身不適(倦怠感)
- 淋巴結腫大
- 頭痛
- 噁心或嘔吐
- 臉部、頸部或眼睛周圍明顯腫脹
- 無法正常開口(牙關緊閉)
- 說話、咀嚼或吞嚥困難
- 呼吸困難
- 心跳加速
牙齒感染的治療方式
牙齒感染的治療方式包括:
- 膿腫引流:由牙醫切開牙齦進行排膿,通常作為暫時性處置。
- 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的牙髓,清潔並填充牙內,之後放置牙冠。
- 拔牙:若牙齒無法救治時須進行拔除。
- 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注射,但仍需搭配拔牙或根管治療。
家庭療法有用嗎?
在等待治療時,可暫時用以下方法緩解症狀:
- 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乙醯胺酚)。
- 進食軟質食物,避免刺激感染區域。
- 鹽水或稀釋的雙氧水漱口。
- 局部冷敷以緩解疼痛。
- 嘗試大蒜敷在患齒上(具有抗菌效果)。
上述方法僅作為等待治療前的緊急措施,無法替代專業醫療。
預防牙齒感染的方法
- 每日兩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 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 減少糖分及澱粉類食物攝取
- 定期接受牙科檢查與洗牙
- 有牙痛或牙齒外傷時盡快就醫
結論
牙齒感染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敗血症、路德維希咽峽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若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避免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