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甜食會造成牙齒酸痛?

對牙齒而言,吃甜食或喝甜飲料可說是「雙重打擊」。糖分容易損害牙齒,使牙齒變得敏感。當牙齒變得敏感時,再吃甜食便可能引起牙齒疼痛或不適。

如果你經常食用含糖食品且沒有做好口腔衛生,牙齒與牙齦可能會進一步受損,導致牙齒對糖分、甚至冷熱溫差更加敏感。

應避免的甜食種類

食用甜食或甜飲料可能導致受損或敏感的牙齒出現不適症狀,其中尤為嚴重的包含:

  • 硬糖及喉糖: 長時間含在口中,使牙齒長時間浸泡在酸性環境中。
  • 軟糖或黏性甜點: 如軟糖、糖霜、乾燥水果與蜂蜜會黏在牙齒上,給細菌充分滋生的機會。
  • 柳橙汁: 雖然看似無害,但柳橙汁除了糖分外,還富含天然檸檬酸,更易造成牙齒侵蝕。
  • 碳酸飲料: 可樂及汽水不僅含大量糖分,也具有酸性成分。

造成牙齒敏感的原因

牙齒受損後對甜食的敏感程度會增加,以下為可能原因:

牙齒琺瑯質(牙本質)流失

含糖食品與飲料中有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與口腔中的細菌接觸後產生酸性物質。若未及時刷牙或漱口清除,這些酸性物質會使牙齒琺瑯質流失,造成侵蝕現象。

琺瑯質流失後,牙齒便更容易對外在刺激產生敏感反應。

口水含有礦物質,有助於修復牙齒琺瑯質。但若持續食用巧克力或糖果等零食,唾液修復琺瑯質的作用便會降低。

蛀牙(齲齒)

口腔細菌食用糖分後會產生牙菌斑,這些牙菌斑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及牙齦下方。

牙菌斑中的酸性成分會脫礦化牙齒琺瑯質,造成琺瑯質損耗。當琺瑯質破損後,細菌與酸性物質便能進入牙齒內層(牙本質)。

牙齒被蛀後便會形成蛀洞。若未及時補牙,蛀洞將逐漸變深變大,導致甜食、液體、酸性物質或細菌進入蛀洞,產生劇烈、突發性疼痛。

牙齦炎(牙周疾病)

牙菌斑堆積也可能導致牙齦疾病。牙菌斑硬化後會變成牙結石,牙菌斑與牙結石會刺激牙齦,造成:

  • 發炎
  • 感染
  • 腫脹
  • 出血

發炎、疼痛的牙齦會暴露牙齒根部,其中包含敏感的神經末梢,導致牙齒敏感。

牙齦萎縮

牙齦的功能在於保護牙根與骨骼。隨著年齡增加,牙齦可能逐漸萎縮,導致牙根暴露。

吸菸或用力刷牙可能會加劇牙齦萎縮,口腔衛生不佳與牙周疾病也會加重問題。

美白牙齒療程

牙齒美白劑(例如過氧化氫)必須穿透琺瑯質達到內層牙本質才可發揮效果,這可能導致牙齒暫時性敏感。

牙齒敏感的感覺

牙齒敏感或受損時,吃甜食可能會導致以下症狀:

  • 麻刺感
  • 痠痛感
  • 尖銳劇痛
  • 痛感蔓延至鼻竇、眼睛或臉部側面

治療方式

若牙齒輕度敏感或琺瑯質稍微流失,使用專門的抗敏感牙膏便能有所幫助。

抗敏牙膏會覆蓋牙本質中的微小管道(牙本質小管),這些管道從琺瑯質延伸到牙齒內層。

若琺瑯質嚴重侵蝕,可能需要進行牙齒黏著(牙齒樹脂修復),使用牙色樹脂材料進行修補。

若有蛀牙,及時補牙能有效緩解敏感。

牙齦炎或牙周病則可透過牙結石清除(牙齒洗牙)、深層潔牙及抗生素進行治療。

牙齦萎縮也可透過深層潔牙及局部塗抹抗生素治療,嚴重情況可能需進行牙齦移植手術。

牙齒美白後的敏感症狀多為暫時性,暫停食用甜食與冷熱飲料幾天便可緩解,可配合抗敏牙膏使用。

預防方法

以下建議能幫助維持牙齒健康、避免吃甜食產生的牙痛:

  • 減少糖分攝取以預防蛀牙。
  • 避免吸菸、電子菸及嚼食含尼古丁產品。
  • 每天至少使用軟毛牙刷與含氟牙膏刷牙兩次。
  • 盡可能經常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
  • 若吃甜食或高碳水食物(如洋芋片),飯後務必刷牙。
  • 若無法立即刷牙,建議嚼食無糖口香糖。
  • 定期每年兩次接受專業牙科清潔,並檢查早期蛀牙情況。

何時該看牙醫?

以下情況請及時求診:

  • 使用抗敏牙膏一週後,牙痛仍未改善,可能為蛀牙或感染所致。
  • 牙齦腫脹、發白或出血。
  • 補牙材料脫落。
  • 任何干擾日常生活或令你擔憂的疼痛或異常感覺。

結論

牙齒受損或敏感時,食用甜食或飲料可能造成牙痛。牙齒敏感主要源自琺瑯質流失、蛀牙等牙科問題。

妥善保養牙齒有助於減少敏感並預防甜食引起的疼痛。若牙齒已有敏感狀況,接觸冷熱刺激亦可能產生疼痛反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