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咬」是什麼?忽略它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什麼是深咬?

深咬(Deep Bite)是一種常見的咬合不正(Malocclusion)問題,與上下排牙齒的對齊方式有關。

當閉合下顎時,如果你的上排前牙明顯地過度覆蓋下排前牙,便屬於咬合不正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下排前牙露出幾毫米屬於正常範圍,但若上排前牙蓋過下排牙齒超過4毫米,即可被定義為「深咬」。

深咬並非只是美觀上的問題,它還可能對口腔健康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例如造成口腔頂部(顎部)潰瘍或牙齒磨損。

目前已有多種治療方式可矯正深咬,本文將深入介紹各種治療方法,以及忽略治療可能導致的併發症。

深咬的定義

深咬是一種咬合不正的類型,牙科術語稱為「咬合異常」(Malocclusion),也就是指上下排牙齒(包括後方臼齒)之間的對齊方式有問題。

當閉合下顎時,上排前牙明顯過度覆蓋下排前牙,下排牙齒僅露出幾毫米甚至更少,就屬於深咬的情況。

深咬的成因

以下是造成深咬的常見原因:

  • 遺傳因素
  • 缺牙
  • 顎骨外傷
  • 下顎骨過小
  • 長期磨牙或咬緊牙關造成的強烈咬合力量
  • 口腔空間不足,無法容納所有永久齒

從兒童到成年人,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出現深咬的狀況。

統計顯示,有15%到20%的美國人存在深咬問題。根據美國正畸協會的數據,每4位尋求正畸治療的人之中,就有1位是成人。

深咬的治療方式

目前有多種矯正深咬的方法,通常你需要先與牙醫或正畸醫師討論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每個人的深咬情況不同,治療時必須考慮其他可能存在的口腔問題,以及年齡因素。

醫師可能建議以下的治療方式:

拔牙治療

為了協助調整咬合,醫師可能建議拔除特定牙齒,通常涉及後方臼齒。

兒童在治療深咬時,可能需要拔除乳牙或部分永久齒來幫助牙齒重新排列。

牙齒矯正器具

有許多矯正器具可協助治療深咬:

  • 牙套
    裝置於牙齒上的矯正支架,由醫生透過鋼線定期調整施力矯正咬合。
  • 維持器(保持器)
    可拆卸的塑膠與鋼絲組成的器具,雖然可以取出,但通常需要長時間佩戴。
  • 透明矯正牙套(隱形牙套)
    為透明的牙齒矯正托盤,可逐步改善牙齒排列,是傳統牙套的替代方案。

牙齒矯正器具有些是預製品,有些則是量身訂製。一份2019年的研究指出,預製品雖然能減輕咬合過深,但效果不如客製化矯正器具,因此較少被使用。

矯正治療可能需要數個月到數年的時間,才能徹底改善深咬與其他相關問題。

牙齒修復治療

醫師可能認為透過修復或重建後方臼齒,可改善深咬問題。此方式包括使用人工植牙或利用樹脂黏著劑(bonding)修復已磨損的牙齒,以調整牙齒的咬合狀態。

醫師也可能同時建議其他輔助方法,以完整解決深咬問題。

外科手術治療

若你的深咬是骨骼結構問題導致,醫師可能建議進行顎骨手術矯正。手術治療多用於已停止生長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在進行手術前後,你可能需要配合牙套或其他矯正器具進行治療。手術過程可能需住院,接受全身麻醉,術後通常需要數週時間恢復。

深咬若不治療的可能併發症

矯正深咬不僅能改善外觀,亦可避免許多併發症的發生:

  • 下排牙齒過度磨損,影響牙齒結構並需額外的牙科治療。
  • 口腔頂部產生潰瘍或疼痛的傷口。
  • 牙齒排列擁擠或不整,除非先處理深咬,否則無法有效矯正。
  • 誘發顳顎關節症(顳顎關節功能障礙)。
  • 進食或飲用時產生困難。
  • 提高罹患牙周病的風險。

若延遲治療,或未遵從醫囑完整執行治療計畫,例如未按時佩戴矯正器具,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未來可能需要更昂貴且更複雜的治療方式。

總結(Takeaway)

深咬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你可能因為外觀問題而注意到自己有深咬的現象,但治療深咬不僅僅是為了美觀。

及早治療深咬,能預防更嚴重的口腔健康問題發生。

牙醫或正畸醫師可以根據你的狀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包括拔牙、使用矯正器具或其他牙科治療方式,改善你的咬合健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