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Tinnitus)是一種耳朵內部聽到的響聲、嗡嗡聲或呼嘯聲,並非來自外界聲源。耳鳴的成因眾多,包括阻生智齒(俗稱智齒發炎)以及口腔感染。透過解決牙齒問題,有可能改善甚至消除耳鳴症狀。
耳鳴通常與聽力損失、噪音或耳朵感染有關,但也可能是牙齒或顎骨問題(例如阻生智齒)的一種症狀。
本文將說明智齒如何造成耳鳴,以及處理這些潛在問題如何能改善甚至完全消除症狀。
智齒能引起耳鳴嗎?
大約10%到20%的成年人有耳鳴的困擾。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阻生智齒是其中之一。
智齒阻生或是從牙齦冒出的過程中,可能導致鄰近區域(甚至包括中耳)的發炎反應。此外,智齒周圍容易累積細菌,造成牙齦感染,甚至形成囊腫,進而影響顎骨和神經,引發耳鳴。
此外,拔除阻生智齒的牙科手術過程,也可能造成耳鳴,原因可能包括手術過程中器械所產生的噪音傷害,或是術後產生的顳顎關節障礙症(TMJ disorders)。
拔牙後也可能出現耳鳴嗎?
拔牙後可能會因數種原因出現耳鳴:
- 牙科用鑽(俗稱牙醫鑽頭)產生的聲音頻率與音量,可能導致某些人在治療過程中或術後暫時出現耳鳴。
- 拔牙過程可能引發咬合不正或局部組織發炎,進而導致顳顎關節障礙症。有研究指出,顳顎關節障礙症患者出現耳鳴的機率相對較高。
牙齒移位也會導致耳鳴嗎?
牙齒移位可能與耳鳴相關,因為牙齒咬合不正和排列錯位,是造成顳顎關節障礙症(TMJ disorders)的常見原因。同樣地,未治療的顳顎關節障礙症也可能導致牙齒移位。
根據一項2019年的研究,有顳顎關節障礙症的人群中,大約60%的受試者有耳鳴問題,而沒有顳顎關節障礙症者,耳鳴發生率僅約15%至30%。
目前有幾種理論解釋顳顎關節障礙症患者容易出現耳鳴的原因,包括:
- 咀嚼肌群鄰近中耳肌群,若這些肌肉功能異常,可能觸發耳鳴。
- 下顎韌帶與中耳內聽小骨的韌帶有直接聯繫,當這些韌帶受到過度壓力或發炎,可能導致耳鳴。
- 顳顎關節的神經供應與大腦處理聲音與聽覺的區域有關聯。
- 顳顎關節障礙症產生的不適感可能加劇原本就存在的耳鳴問題。
如何預防拔牙後耳鳴發生?
若擔心拔牙後可能出現耳鳴,可以在術前做一些準備,包含:
- 避免過量飲酒與咖啡因。
- 不要抽菸。
- 減少壓力。
- 與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充分討論手術過程,了解會發生什麼事,以及詢問手術中使用耳塞是否有幫助。
- 若醫師建議,可以提前進行口腔運動或配戴咬合護套(bite guard)。
牙醫可能會開立藥物,以減輕疼痛和腫脹,並幫助降低手術焦慮感。
如何治療智齒引起的耳鳴?
目前沒有能治癒所有耳鳴的方法。
若智齒阻生、咬合不正或口腔感染是耳鳴的誘因,透過醫師或牙醫的診療解決這些問題,有可能減輕或完全消除耳鳴症狀。
當耳鳴是因牙科手術器械噪音所導致時,通常在手術後一段時間,隨著噪音停止,耳鳴會逐漸減少。此外,減輕壓力、避免再度接觸強烈噪音,也有助於改善耳鳴狀況。
總結
耳鳴是一種耳內感受到的嗡嗡聲、呼嘯聲或鈴聲,其他人無法聽到,因為聲音並非來自外界。牙齒和顎骨問題也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之一。
若耳鳴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以確認是否存在潛在的牙科或醫療問題。除了解決相關健康問題,平時注意減輕壓力、避免接觸過大的噪音,也可能有助於消除耳鳴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