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是口腔中最後一組臼齒,位於口腔最深處。通常在17至25歲期間,智齒開始從顎骨向上移動,穿透牙齦成為咀嚼系統的一部分。
有時候智齒會引發疼痛,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可能會建議您拔除智齒。在等待預約的期間,您可採取居家天然療法或非處方止痛藥緩解疼痛。
智齒疼痛原因
智齒常出現阻生(impacted)的情況,意思是智齒無法順利穿透牙齦進入口腔中。約有70%的人會有至少一顆阻生的智齒。
阻生智齒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 感染
- 蛀牙
- 引發牙周病的細菌滋生
阻生智齒可能傷害鄰近牙齒,有些人甚至會在智齒附近產生囊腫(cyst)。此外,由於智齒位置較難清潔,可能會影響口腔衛生。
出現以上問題時,牙醫或醫師可能建議您拔除智齒。在等待手術期間,可透過積極方式管理疼痛。
智齒疼痛居家療法
鹽水漱口
鹽水漱口為常見的牙痛緩解方法。
研究指出,以溫水混合鹽(氯化鈉)漱口可促進牙齦健康並消滅有害細菌。智齒萌出時容易影響其他牙齒或引發感染,因此保持口腔清潔很重要。
2021年的研究指出,鹽水漱口可產生與0.12%氯己定漱口水(Peridex)類似的抗發炎效果。
薄荷與薄荷醇
薄荷葉含有天然薄荷醇成分,具備一定的舒緩疼痛效果。儘管尚未有確鑿證據證實薄荷能有效治療智齒疼痛,但此療法一般被視為安全。
可將棉球浸入少許薄荷萃取液後塗在疼痛處牙齦,或直接將薄荷油塗抹在牙齒上。冷卻後的薄荷茶也可當作漱口水使用。
丁香油
丁香常用於緩解牙痛。研究顯示丁香油的活性成分丁香酚(eugenol)具有抗發炎、抗菌和抗氧化效果。
可直接購買丁香精油,或將4至6顆完整丁香煮成丁香水。將稀釋後的丁香油或丁香水按摩到牙齦疼痛處。
丁香酚過量(10-30毫升)可能引起肝毒性,因此使用時避免過量吞嚥。
冷熱敷療法
將冰袋敷在臉頰處可降低發炎腫脹,冰敷同時具有麻木作用能緩解疼痛。
輕微加熱則能紓緩緊繃並增加血流,促進癒合。
冷熱療法可交替使用,每次數分鐘,每日多次。
蘆薈
蘆薈富含抗氧化劑與抗發炎特性,可用來緩解智齒生長處牙齦的發炎,也能促進牙齦受傷或割傷後的癒合。
將純蘆薈凝膠塗抹在牙齦處,提供清涼舒緩與暫時疼痛緩解。
茶樹精油
茶樹精油具抗菌作用,可能有助殺死牙齒上的細菌,但其效力較強,禁止直接使用於牙齒。
以椰子油稀釋茶樹精油後塗抹於發炎牙齦處,使用後必須立即吐出。
大蒜與薑泥
研究顯示,大蒜能有效殺死入侵牙齦的病原菌,結合薑泥可提高大蒜的療效。
將生大蒜搗碎成泥狀,加入新鮮切碎的薑末後敷於牙齦。
薑黃
薑黃的止痛與抗發炎特性使其成為牙痛的可能天然療法。可將薑黃粉塗抹在疼痛處,或調製成薑黃、鹽與芥末油的糊狀物。
孕婦避免大量服用薑黃。
牛至精油
牛至精油有強效抗菌和抗氧化成分(香芹酚),能降低疼痛與發炎症狀。
務必以載體油稀釋使用,每日兩次塗抹。
百里香精油
百里香亦含香芹酚,可緩解智齒萌出疼痛、發炎及發燒症狀。
可稀釋數滴精油後塗抹於牙齦,或加入溫水製成漱口水。
辣椒素(Capsaicin)
辣椒素可緩解神經疼痛與發炎,但可能有刺激性,首次使用時少量測試。
將幾滴辣椒素油或萃取液稀釋於水中,塗抹患處或當漱口水使用。
薰衣草精油
薰衣草精油能緩解疼痛、減少細菌、紓緩發炎,並且安全。可稀釋後多次塗抹或用作漱口水。
智齒疼痛的藥物治療
-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止痛效果好,但過量可能造成肝臟毒性,務必依指示使用。 - 阿斯匹靈(Aspirin)
可有效緩解智齒疼痛,使用時注意標示劑量。 - 苯佐卡因(Benzocaine)
局部麻醉劑,2歲以下幼兒及深部傷口不建議使用。 - 布洛芬(Ibuprofen)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能有效舒緩發炎引起的疼痛。
其他可能導致口腔疼痛的原因
並非所有口腔疼痛都來自智齒,例如:
- 尖銳疼痛:可能為蛀牙或牙齒破損。
- 跳動性疼痛:可能為感染或牙周病。
- 下顎疼痛:可能為顳顎關節障礙。
智齒拔除後的護理方法
拔除後癒合期間,口腔外科醫師可能建議:
- 吃軟質或液態食物。
- 避免在拔牙處咀嚼。
- 使用手動牙刷。
- 避免市售漱口水,使用處方漱口水。
- 不要使用吸管。
- 依照指示服用止痛藥。
智齒問題的前景與建議
出現持續尖銳疼痛、經常頭痛、流血口水或牙齦下膿腫時,儘快預約牙醫診察。
美國牙醫協會建議定期對智齒進行X光檢查與追蹤,並非所有智齒都需拔除。
重點總結
智齒疼痛非常常見,等待拔除期間可透過天然療法或藥物緩解疼痛。但使用任何新療法前,務必諮詢醫師或牙醫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