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會引起頭痛嗎?你的頭痛可能是智齒在「作怪」

頭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之一可能來自於正在萌發、阻生或需拔除的智齒。

繼續閱讀,了解為什麼智齒會引起頭痛,以及如何緩解相關疼痛。

正在萌發的智齒

智齒通常會在17到25歲之間萌發。它們是口腔內的第三大臼齒,位於口腔的最後方。大多數人共有四顆智齒,上下各兩顆。

根據美國牙醫協會(ADA)指出,智齒約在第二大臼齒萌發後的5年內,開始從顎骨向上推移,最終突破牙齦冒出。這一過程可能會引起不適,包含頭痛。

阻生智齒(Impacted Wisdom Teeth)

如果智齒生長位置不正確,即被稱為阻生智齒(或稱埋伏智齒)。智齒阻生十分常見,主要原因是口腔內空間不足,無法順利萌出,導致智齒可能:

  • 以角度傾斜生長
  • 卡在顎骨中無法完全萌發
  • 推擠其他臼齒

當智齒在空間不足的口腔中萌發,可能會導致其他牙齒移位,進而影響咬合。咬合不正會迫使下顎不斷調整,可能引發疼痛與酸痛,包括頭痛。

與智齒相關的其他問題

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指出,阻生智齒也可能導致其他問題,引發疼痛和頭痛,例如:

  • 蛀牙(Tooth Decay)
    相較於其他牙齒,部分萌發的阻生智齒更容易蛀牙。
  • 囊腫(Cysts)
    智齒在顎骨內發育時,會形成一個囊袋。若囊袋內積聚液體形成囊腫,可能損傷顎骨、神經和鄰近牙齒。
  • 牙齦疾病(Gum Disease)
    若部分阻生智齒僅部分萌發,清潔難度高,易引發稱為冠周炎(pericoronitis)的牙齦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
  • 損傷鄰近牙齒
    阻生智齒可能擠壓到第二大臼齒,導致牙齒損傷或增加感染風險。

阻生智齒的口腔手術治療

若阻生智齒造成牙齒問題或疼痛,通常需透過口腔外科手術拔除,這種手術通常由牙科外科醫師進行。

口腔手術後可能導致顎部僵硬,引發緊張性頭痛。此外,手術本身也可能引起術後頭痛,包括偏頭痛,原因可能有:

  • 麻醉藥物影響
  • 壓力與焦慮
  • 疼痛感受
  • 睡眠不足
  • 血壓波動

雖然不常見,但拔智齒術後可能發生其他併發症,例如:

  • 乾槽症(dry socket)
  • 感染(infection)
  • 損傷顎骨、鄰牙、神經或鼻竇(sinuses)

能預防阻生智齒嗎?

阻生智齒無法預防。然而,牙醫可以透過定期檢查,利用牙科X光追蹤觀察智齒的發育和萌發狀態,甚至能在症狀出現前即早期發現阻生智齒。

緩解智齒疼痛與頭痛的居家療法

若你因智齒萌發或阻生而感到牙齦疼痛或頭痛,以下是一些居家緩解方法:

鹽水漱口

溫鹽水漱口是緩解智齒萌發疼痛的常見方法。研究顯示,用氯化鈉(即食鹽)和溫水漱口,有助於促進牙齦健康並殺滅口腔內細菌。

因為智齒生長位置難以清潔且易引發牙齦疾病,因此保持口腔潔淨格外重要。

除了鹽水漱口,每日做好口腔衛生,包括每天刷牙兩次與至少使用牙線一次,也能保持口腔無菌狀態。

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

阿斯匹靈長期以來是治療頭痛(包括智齒引起)的有效方法。一項2015年的研究指出,阿斯匹靈能有效緩解牙科疼痛。務必按照包裝指示服用,不要超過建議用量。

冷熱療法

你也可以嘗試冷熱療法。將冰袋敷在臉頰上能減輕疼痛、發炎和腫脹,而熱敷則能放鬆緊繃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這些效果有助於緩解或預防頭痛。

結論

智齒(第三大臼齒)在透過顎骨與牙齦萌發的過程中,可能引發頭痛與其他不適感。

此外,因蛀牙或拔除阻生智齒進行口腔手術後,也可能出現術後頭痛症狀。

儘管拔除智齒是治療阻生智齒的典型方法,但並非每個人都需要拔智齒。美國牙醫協會建議青少年及年輕成人,應定期拍攝X光追蹤智齒生長情形。

若你出現以下狀況,應立即安排牙醫檢查:

  • 持續性的劇烈疼痛
  • 頻繁出現頭痛
  • 唾液帶血
  • 臉頰明顯腫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