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拔除後不會再長出來。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擁有超過一般四顆智齒。這些額外長出的牙齒稱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可能會在原有智齒拔除後才冒出來。
一份2015年的研究顯示,針對超過7,300名受試者,約有2%的機率會長出多生牙。這些額外的牙齒可能出現在口腔任何位置,通常不會太令人意外,因為標準的牙科X光檢查通常能提早發現。
以下內容將為您更深入地介紹智齒的基本資訊、功能及常見的移除原因。
什麼是智齒?
多數人有四顆智齒,分別位於口腔上下左右牙列的最末端位置。它們是牙齦中長出的第三顆,也是最後一顆臼齒(大臼齒)。
智齒通常在青少年晚期至二十多歲開始萌發,但有時可能未萌出,或僅部分萌出,也可能以傾斜的方式生長。
無論是哪種情況,智齒都可能導致牙齒擁擠或疼痛不適。
人為什麼會長智齒?
如果智齒常造成問題而且經常需要拔除,那我們為什麼還會長智齒呢?
根據研究,智齒被認為是人類遠古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牙齒,過去人類的下顎較大,能夠容納更多的牙齒。
隨著人類演化,下顎逐漸變小,現代人的口腔空間已經不足以容納這些多出來的牙齒。
智齒通常為什麼要拔除?
如果你出現以下情形,牙醫可能會建議你拔除智齒:
- 疼痛
- 感染
- 囊腫(Cysts)
- 損傷或可能損傷鄰近的牙齒
- 蛀牙
- 牙齦疾病(牙周病)
- 腫瘤
此外,牙醫也可能在進行齒列矯正(如戴牙套)的療程時,建議拔除智齒,以確保牙齒排列整齊。
即便智齒目前沒有症狀,牙醫也可能建議拔除尚未萌出、處於阻生(Impacted)狀態的智齒,以避免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阻生牙指的是智齒以不正常的角度在牙齦下生長,無法順利萌出。
智齒需不需要特別注意或追蹤?
你的牙醫會持續監測智齒的狀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 位置不正確的智齒
如果智齒位置異常,可能會堆積食物殘渣,導致細菌滋生,引發蛀牙。 - 無法正常萌發的智齒
智齒生長傾斜時會導致難以清潔,且牙線無法徹底清除鄰近牙齒間的汙垢。 - 僅部分萌出的智齒
部分萌出時容易造成牙齦開口處細菌進入,進而引起牙齦腫脹或感染。 - 沒有足夠生長空間的智齒
缺乏足夠空間的智齒可能會擠壓甚至損傷鄰近的牙齒。
此外,有時阻生的智齒可能形成囊腫,進一步影響鄰近牙根與顎骨健康。
阻生智齒可能有哪些症狀?
阻生智齒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但若智齒發生感染或引起其他牙科問題(如損傷其他牙齒),你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牙齦腫脹
- 牙齦壓痛
- 牙齦出血
- 下顎周圍明顯腫脹
- 下顎疼痛
- 嘴巴張開困難
如果你有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應立即尋求牙醫的協助。此外,這些症狀常伴隨口臭或持續的異味。
總結重點
智齒經外科拔除後不會再次長出。
然而,你可能是少數擁有超過一般四顆智齒的人,這些額外牙齒稱為多生牙。
多生牙可出現在口腔內任何位置,未必一定是智齒,通常牙醫能透過標準牙科X光檢查及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