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來襲?必知的智慧齒長出症狀與潛在危險

透過牙科X光檢查,可能最早發現你的智齒即將冒出,特別是全口牙齒及顎骨的全景X光,可以顯示智齒位置及接近冒出牙齦的程度。

沒有照X光的情況下,你也可能透過一些令人不適的症狀來發現智齒正在長出,常見症狀包含:

  • 牙齦腫脹,通常位於第二大臼齒(第二磨牙)後方
  • 下顎疼痛
  • 牙齦出血或敏感疼痛
  • 難以將嘴巴張得很大
  • 嘴裡產生異味
  • 口臭現象

這些疼痛通常較輕微,但偶爾可能會有尖銳刺痛感,使用靠近智齒即將長出區域的臼齒咀嚼時,可能也會感覺疼痛或不適。

這些症狀通常來自智齒阻生(Impacted wisdom teeth)的情況,亦即智齒無法完全突破牙齦,或因為空間不足無法完全生長出來。

研究指出,阻生智齒可能導致發炎性的牙齒疾病,對鄰近牙齒及顎骨造成傷害。

如果智齒已經逐漸突破牙齦,你可能會感覺輕微發燒,並可能發現智齒附近有一小塊牙齦組織覆蓋,此稱為冠周瓣(pericoronal flap)。

智齒長出異常的警訊

儘管輕微疼痛、牙齦敏感等常見症狀可能不代表智齒本身出問題,但若出現以下跡象,建議應儘速由牙醫師檢查:

  • 牙齦持續出血(尤其伴隨下顎疼痛、牙齦明顯腫脹)
  • 牙齒鬆動或移位
  • 牙齦萎縮
  • 口腔內部潰瘍或潰傷
  • 持續性的口乾
  • 牙齒疼痛
  • 牙齒敏感
  • 牙齒出現裂痕或斷裂
  • 填充物、牙冠或牙橋受損
  • 臉頰或牙齦持續腫脹

即使這些症狀與智齒無關,也可能代表其他潛在嚴重牙齒疾病,應該接受專業評估。

智齒可能引起的併發症

新的牙齒突破牙齦表面通常都會感到疼痛,不論是嬰兒期長牙,還是十八歲的智齒萌發,暫時造成牙齦組織的損傷已足以引發腫脹與疼痛感。

智齒的主要問題在於,大多數成年人口腔內已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額外四顆智齒。

因此,阻生的智齒可能以異常角度長出,對現有牙齒造成推擠及傷害。這種情況在智齒尚未達到牙齦表面前就可能發生。

阻生智齒推擠相鄰磨牙的牙根,可能造成下顎疼痛,並改變牙齒排列方式。此類阻生智齒通常需要拔除。

感染、蛀牙等其他問題

當智齒只有部分露出牙齦表面時,細菌容易堆積於牙齦下,引起感染,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症狀。

覆蓋在智齒上的牙齦瓣可能變得疼痛、腫脹,進而引發「冠周炎」(pericoronitis)。

智齒阻生也增加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若未適當治療,可能造成牙齒與骨質的流失。如同其他牙齒,智齒本身也可能蛀牙,或造成相鄰磨牙背面蛀牙,甚至可能暴露牙神經。

另外,阻生智齒也可能發生囊腫或腫瘤,造成更嚴重的症狀及併發症,如牙齒或顎骨組織的喪失。

如何預防智齒的併發症

透過定期的牙科檢查和定期拍攝X光片,通常能夠有效避免智齒引起的併發症。若症狀出現時立即看牙醫,也有助於降低後續的風險。

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除嗎?

針對無症狀、未引發疾病的阻生智齒,現有的臨床研究證據不足以全面支持全部拔除。

2020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無症狀阻生智齒可能與鄰近第二大臼齒的牙周病及骨質流失存在輕微關聯,但證據強度並不高。

整體而言,研究認為這類情況是否拔除智齒,仍需根據病患意願及牙醫專業判斷決定。

此外,研究人員也建議,若決定保留智齒,應定期接受牙醫的檢查與追蹤,以防止未來發生問題。

重點整理

如果不積極處理智齒,即便暫時沒有疼痛,仍可能引發嚴重問題。因此,務必要留意智齒長出的徵兆及潛在問題。

若你懷疑智齒出現異常,應盡早諮詢牙醫,確認這些牙齒是否會導致問題,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拔除。

智齒相關的併發症可能導致牙周病、蛀牙等問題,若能在出現症狀初期就立即處理,將可提高拔牙手術順利度與復原速度。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