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牙冠後牙齒敏感正常嗎?牙醫詳解背後原因與應對妙招

 

牙齒在戴上牙冠(假牙套)後變得敏感是非常常見的情況。你可能會感受到對冷或熱的刺激特別敏感,或是在咬合時突然感到劇烈的疼痛或不適。

一般來說,牙齒在安裝牙冠後所出現的敏感,多數會在幾天到幾週內逐漸自行改善。但某些情況下,牙齒敏感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徵兆,例如牙冠下的蛀牙、牙冠安裝不當,或上下牙齒咬合位置發生改變。

本文將深入探討戴牙冠後牙齒敏感的原因、症狀,以及敏感會持續多久,並提供有效緩解敏感的方法與尋求牙醫協助的建議。

什麼原因導致戴牙冠後牙齒敏感?

牙冠後牙齒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在安裝牙冠時,牙齒中間的象牙質(dentin)必須暴露出來,以便安放人工牙冠。

象牙質通常被牙齒的琺瑯質(enamel)所保護,可以隔絕冷熱溫度或物理壓力的刺激。一旦琺瑯質被磨除,象牙質內成千上萬的細微管道(稱為牙本質小管,dentinal tubules)會暴露在外。

當面臨溫度或壓力的變化時,這些小管內的液體迅速移動,傳遞到牙齒內部神經豐富的牙髓(pulp)。牙髓受到壓力時,就會引發牙齒敏感(牙本質過敏,dentin hypersensitivity)。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牙齒敏感的風險:

  • 牙冠的黏著劑: 有些黏著劑在凝固時會改變牙本質小管內的壓力,或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牙齦發炎,導致牙齒更敏感。
  • 蛀牙或感染: 若牙冠安裝不當或黏著劑脫落,細菌可能侵入牙冠下方,造成蛀牙或感染,而蛀牙正是造成牙齒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 牙冠尺寸不合適: 若咬食物時會疼痛,很可能是牙冠尺寸不對,太大或太小的牙冠會使咬合時的壓力直接作用於象牙質和牙髓。
  • 咬合干擾(malocclusion): 上下頜未對齊,造成咬合時對牙冠的壓力不均勻,尤其是斜向的壓力會刺激下方組織。

哪些刺激容易引起牙冠後的敏感?

牙冠後引起牙齒敏感的主要觸發因素包括溫度與機械壓力。

某些甜食或酸性食物透過滲透作用(osmosis),可能改變牙本質小管中的液體流動狀態,進一步引發敏感反應。

以下為常見刺激敏感的因素:

  • 安裝牙冠後過早食用堅硬食物
  • 食用非常冰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棒)
  • 飲用或食用非常熱的食物(如熱咖啡或熱湯)
  • 刷牙時力道過重,尤其使用具研磨性的牙膏
  • 使用特定的漱口水
  • 使用冷水沖牙機(水牙線)
  • 睡覺磨牙
  • 吸入冷空氣
  • 有牙齦疾病(如牙齦萎縮)
  • 飲酒或喝含糖飲料
  • 食用柑橘類水果或飲用柑橘汁
  • 嚼口香糖或無煙菸草

牙冠後牙齒敏感通常會持續多久?

並非所有戴牙冠的人都會出現敏感,即便有敏感,程度也會因人而異。

大部分情況下,牙齒敏感造成的不適會在幾天內減緩,但完全恢復可能需要長達六週。

什麼情況下該尋求牙醫協助?

雖然裝上牙冠後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或敏感很常見,但如果出現以下狀況,應立即聯絡你的牙醫:

  • 疼痛非常劇烈、持續惡化或難以忍受
  • 疼痛超過4至6週未緩解
  • 牙齒咬合位置在兩週後仍未正確對齊
  • 疼痛影響睡眠或進食能力

戴牙冠後牙齒敏感有哪些症狀?

牙本質敏感的典型症狀包括:

  • 咬合或接觸牙冠時立即感到尖銳刺痛
  • 對口腔內的冷熱溫度極度敏感
  • 對酸性或甜食及飲品敏感
  • 改變咀嚼方式以避免疼痛
  •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感到不適
  • 無法忍受含有研磨劑的牙膏和漱口水

戴牙冠後牙齒敏感有多常見?

牙冠後的牙齒敏感非常普遍,許多人甚至會在麻藥效果退去後立即出現症狀。

根據《美國牙醫學期刊》的研究,牙本質敏感影響約15%-20%的一般人群,但在經過牙科治療後,這個比例會升至57%。

如何有效緩解牙冠後的牙齒敏感?

儘管敏感很常見,但以下方法能有效預防或減輕症狀:

  • 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每天刷牙兩次、使用牙線,避免甜食與汽水等。
  • 避免用力刷牙: 使用軟毛牙刷,以溫和圓形動作刷牙。若牙線引起疼痛,可使用溫水與低速的沖牙機。
  • 使用抗敏牙膏: 選擇牙醫推薦的抗敏牙膏,內含氯化鍶、氟化亞錫、鈣鈉化合物或精胺酸等成分。
  • 謹慎咀嚼: 避免過硬的食物,如生胡蘿蔔或硬糖,咀嚼時可改用口腔另一側。
  • 避免磨牙: 注意是否有磨牙習慣,若有需向牙醫諮詢牙齒護套(bite guard)。
  • 使用止痛藥: 可短期使用止痛藥,如乙醯胺酚(Tylenol)或布洛芬(Advil)減輕疼痛。

總結

戴牙冠後牙齒敏感很常見,多數症狀會在幾天內緩解,少數情況可能持續數週。

透過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避免特定刺激物以及正確使用止痛藥,都能有效幫助你度過牙齒敏感的困擾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