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間隙(Diastema)?
牙間隙(Diastema)是指牙齒間出現的間隙或縫隙。這些縫隙可能發生在口腔的任何位置,但經常比較明顯的是上排前門牙之間。此情況可同時影響成人和兒童。在兒童身上,隨著恆牙長出,這些縫隙可能會逐漸消失。
有些牙間隙很小,幾乎不會被注意到,但也有些間隙較大,可能成為外觀上的問題。如果你不喜歡牙齒間隙的外觀,有一些方法可將其閉合或縮小。
牙間隙的成因
造成牙間隙的原因並非單一,而是可能存在多種不同因素。對某些人而言,牙間隙的產生與牙齒尺寸及下顎骨尺寸有關。當牙齒過小、無法填滿顎骨空間時,就會形成齒間的縫隙。牙齒與顎骨尺寸常受遺傳因素影響,因此牙間隙也可能有家族遺傳傾向。
當兩顆上門牙之間的牙齦組織異常增生時,也可能導致牙間隙。這種組織的過度生長會造成牙齒的分離,形成牙齒間的空隙。
某些不良習慣也可能造成牙縫產生。比如說,孩童吸吮拇指時,吸吮動作會對前門牙產生壓力,導致牙齒向前移動,形成間隙。
年齡較大的孩童及成人則可能因為錯誤的吞嚥反射導致牙間隙形成。正常情況下,吞嚥時舌頭應該抵住口腔上顎,但若舌頭反覆推向前牙(牙醫稱為「舌頭推擠」),雖然此動作看似無害,但長期施加過多壓力於前牙就可能導致牙齒分開。
另外,牙間隙也可能因為牙周病(一種牙齦感染疾病)而產生。牙周病導致牙齦及牙齒支撐組織的發炎與受損,可能進一步引起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從而在牙齒間產生縫隙。牙周病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骨骼流失、牙齒鬆動,以及牙齦出血。
牙間隙的治療方式
牙間隙的治療與否取決於造成牙間隙的具體原因。對於某些人來說,牙間隙純粹只是外觀問題,不一定與牙齦疾病等健康問題有關。
矯正器(牙套)是治療牙間隙常見的方法之一。矯正器通過牙套上的鋼絲及托槽,施加壓力並慢慢移動牙齒,使其逐漸靠攏以閉合縫隙。某些情況下,也可以選用隱形牙套或可拆式矯正器進行治療。
如果你不想配戴牙套,可以與醫生討論其他美容牙科程序,以填補牙齒間的縫隙。例如貼片(瓷貼面,veneers)或牙齒樹脂貼合(bonding),使用與牙齒相近顏色的複合樹脂材料來填補間隙或覆蓋牙齒,以改善微笑外觀。此外,這種治療方式也可以修復牙齒破裂或缺損的情況。部分患者也可能需要考慮牙橋(dental bridge),用於替代缺失的牙齒或矯正間隙。
若因為上門牙牙齦過度增生而產生間隙,可以透過手術移除多餘組織改善,但若間隙較大,術後可能仍需配戴矯正器進一步閉合。
若醫生診斷為牙周病所導致,則必須先治療牙周病感染,再處理牙縫問題。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包括潔牙(scaling)及根面平整術(root planing),去除牙齦上下方堆積的硬化牙結石,消除造成疾病的細菌。
嚴重的牙周病則可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去除牙齦深處累積的牙結石,並可能同時進行骨骼與組織的再生治療。
牙間隙的展望與預防
對於接受牙間隙治療的人而言,展望通常是相當樂觀的。目前許多治療方式皆可成功閉合牙齒間的縫隙。此外,針對牙周病的治療也能有效恢復牙周骨骼健康、阻止發炎繼續惡化。
部分牙間隙雖然無法預防,但仍有方法可降低牙間隙發生的風險,例如協助孩童戒除吸吮拇指的習慣、訓練正確的吞嚥反射姿勢、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請務必定期刷牙與使用牙線,並且每年兩次接受牙醫檢查與潔牙,以維護牙齒與口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