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時牙齒疼痛?找出問題所在與正確處置方式

如果你在咬合或觸碰牙齒時感到疼痛,這可能表示你的牙齒出現問題,必須及早治療以緩解疼痛,避免病況惡化。

牙齒咬合或碰觸就痛的原因是什麼?

有多種因素可能引起這種牙齒疼痛:

蛀牙

蛀牙即牙齒表面產生了蛀洞,是引起牙痛及牙齒敏感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許多蛀牙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疼痛出現時往往已經較為嚴重。

咬合不正(牙齒錯咬)

牙齒咬合時上下顎的對合稱為「咬合」。如果牙齒排列異常,咬合不正,可能導致牙齒磨損、疼痛,甚至引起下顎疼痛。

牙齒外傷或裂牙

有時你可能根本沒發現牙齒已裂開,但一咬合時便感到劇烈疼痛,尤其是鬆開咬合時會更明顯。
其他裂牙症狀包括:感覺牙縫中卡了東西(實際上並沒有)或在吃喝時疼痛,但有些人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牙周炎

牙周炎是一種嚴重的牙齦感染,從牙齦發炎(牙齦炎)開始,可能導致疼痛。特別是若你已患有其他發炎性疾病(如關節炎),則更容易感到疼痛。

你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牙齦紅腫、敏感或流血
  • 牙菌斑堆積
  • 口臭
  • 牙齒疼痛

牙齦萎縮或牙根暴露

牙齦萎縮屬於牙周疾病(俗稱牙周病)的一種。當牙齦開始萎縮後退,牙齒表面甚至牙根會外露,使牙齒變得極為敏感或觸碰疼痛,這在40歲以上成人較為常見。

鼻腔或鼻竇阻塞

上排牙齒的牙根非常靠近鼻竇區域,若此處有壓力、阻塞或感染,可能會引起牙齒疼痛,特別是上排後牙,這種疼痛被稱為鼻竇牙痛。

補牙填充物或牙冠鬆脫

若補牙填充物或牙冠鬆動,咬合時就可能產生疼痛。填充物鬆動時,細菌會進入牙齒內部,刺激牙齒及神經。

牙髓壞死

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受損或壞死,也可能導致牙齒疼痛。初期症狀可能還伴隨對熱、冷、甜食特別敏感。

牙齒膿瘍(牙齦膿包)

若牙痛持續惡化並伴隨牙齦腫脹,可能已形成牙齒膿瘍(牙齦膿包),這是一種嚴重的牙齒感染。

針對不同原因的治療方法

依牙痛的不同原因,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蛀牙

牙醫可能根據蛀牙程度與牙髓損傷狀況,建議以下治療:

  • 補牙
  • 牙冠修復
  • 直接或間接牙髓覆蓋術
  • 根管治療(可能須加裝牙冠)

咬合不正

牙齒咬合問題可透過矯正牙齒處理。牙醫可能會進行牙齒研磨調整咬合,或是裝設牙套。某些情況需製作牙冠、重製牙冠或甚至拔牙。

裂牙

裂牙的處理依裂縫位置及嚴重性而定。輕微裂縫可直接修補,嚴重者可能需拔除牙齒。

牙周炎

牙周炎的初步治療通常包括洗牙及牙根整平。若病況嚴重,醫師可能建議進行骨移植或翻瓣手術(掀開牙齦徹底清潔)。

牙齦萎縮

牙醫會檢查牙齦是否有感染情形,如已感染則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抗生素漱口水或牙齦塗藥凝膠。嚴重情況需手術或牙齦移植。

鼻竇或鼻腔阻塞

大部分鼻竇阻塞可自行緩解,居家可使用:

  • 加濕器
  • 熱敷
  • 熱水澡、蒸氣吸入
  • 生理鹽水噴霧 若感染嚴重可能需抗生素治療。

補牙或牙冠鬆脫

一般以重新補牙或更換牙冠處理,期間可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若填充物或牙冠脫落應立即聯絡牙醫。

牙髓壞死

牙髓壞死通常需要根管治療及裝置牙冠,嚴重時需拔牙。

牙齒膿瘍

若感染嚴重可能導致敗血症,牙醫會進行引流與清潔。視情況可能需要根管治療或拔牙,並使用抗生素。

什麼時候應該看牙醫?

牙痛通常反映更嚴重的牙齒或牙齦問題,若未即時處理,可能會導致疼痛加劇,甚至引發牙齒損失或需接受更廣泛治療。一旦有牙痛,盡快諮詢牙醫。

如何找到價格實惠的急診牙科服務?

大多數社區提供以下實惠的牙科急診方案:

  • 牙醫學校:價格通常較便宜,但需提前詢問是否提供急診服務。
  • 社區健康中心:可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牙科照護。
  • 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各州規定不一,部分州有緊急牙科照護。
  • 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針對65歲以上成人,部分提供牙科急診服務。
  • 退伍軍人事務部牙科保險計畫(VADIP):退伍軍人可透過VA申請牙科保險或尋求牙科急診服務。

如果你有牙科保險,務必聯絡牙醫詢問相關支付選項,可能會提供分期付款方案。

小提醒

不要期望牙痛會自行消失,發現牙痛時盡早就醫,以免惡化,同時密切觀察牙齦腫脹、流血等牙周疾病的徵兆。一旦出現劇烈疼痛,立即前往牙醫就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