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牙症(Microdontia)?
如同人體其他部位一樣,牙齒的大小也因人而異。
你可能會有比一般人大一些的牙齒,這種情況被稱為巨牙症(Macrodontia),或你可能有比一般人更小的牙齒。
醫學上將牙齒異常小,或看起來明顯比正常尺寸小的現象稱為小牙症(Microdontia)。有些人會用「短牙」這個詞來描述這種現象。
一兩顆牙齒發生小牙症是常見的,但所有牙齒都變小則非常罕見。小牙症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與基因相關疾病有關。
小牙症的類型
小牙症主要分為幾種類型:
真性廣泛型(True generalized)
這是最罕見的小牙症型態,通常與垂體性侏儒症等疾病有關,會造成患者所有牙齒一致且明顯偏小。
相對廣泛型(Relative generalized)
當某人擁有相對較大的顎骨或前突的下巴時,可能會被診斷為相對廣泛型小牙症。
這裡的關鍵是「相對性」,由於顎骨較大,導致牙齒看起來相對較小,實際上牙齒本身尺寸並無異常。
局部型(Localized / focal)
局部型小牙症指的是單一顆牙齒比其他牙齒明顯小,局部型小牙症還有幾個亞型:
- 牙根小牙症
- 牙冠小牙症
- 整顆牙齒的小牙症
局部型是最常見的小牙症,通常影響上顎(上方顎骨)的牙齒。
其中上顎側門牙最容易受到影響。你的上顎側門牙位於兩顆上方門牙的兩側,這些牙齒可能呈現正常形狀,也可能呈現「釘狀牙」,但整體尺寸都較小。
有時可能一側側門牙偏小,而另一側永久側門牙甚至根本沒有長出來,導致乳牙一直留在原位,或者完全沒有牙齒。
第三大臼齒(智齒)有時也會受影響,可能明顯小於其他臼齒。
小牙齒的原因
多數小牙症患者僅是單一牙齒的孤立情況,但在少數案例中,遺傳症候群是其根本原因。
小牙症通常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相關的疾病包括:
- 垂體性侏儒症
所有牙齒尺寸一致偏小(真性廣泛型)。 - 化療或放射治療
在6歲之前接受化療或放療,可能影響牙齒發育,導致小牙症。 - 唇顎裂
唇顎裂患者經常出現牙齒發育異常,尤其是裂隙附近的牙齒較小。 - LAMM綜合症(先天性耳聾併迷路發育不全、小耳症及小牙症)
這種疾病影響牙齒和耳朵的發育,患者的牙齒通常小而間距寬。 - 唐氏症(Down Syndrome)
常見牙齒發育異常,尤其是釘狀牙。 - 外胚層發育不良症(Ectodermal dysplasias)
影響皮膚、頭髮、指甲形成,也會造成牙齒異常小且呈圓錐形,常伴隨缺牙。 - 范可尼貧血症(Fanconi anemia)
可能出現牙齒及其他身體異常。 - Gorlin-Chaudhry-Moss綜合症
造成顱骨及臉部異常,常伴隨缺牙症。 - 威廉氏症候群(Williams syndrome)
特徵包括牙齒間距寬且尺寸偏小。 - 透納氏症候群(Turner syndrome)
常造成牙齒寬度變窄。 - 里格氏綜合症(Rieger syndrome)
影響眼睛及牙齒發育。 - 哈勒曼-施特雷夫綜合症(Hallermann-Streiff syndrome)
造成顱面發育異常,尤其是下顎發育不足。 - 羅斯蒙-湯姆森綜合症(Rothmund-Thomson syndrome)
影響皮膚與牙齒發育。 - 口顏指綜合症(Oral-Facial-Digital syndrome)
特定亞型會導致牙齒畸形。
小牙症也可能與其他綜合症伴隨出現,通常伴有缺牙症。
什麼時候需要尋求醫療協助?
異常小的牙齒可能導致咬合問題,增加其他牙齒磨損風險,食物也容易卡住。
若你或孩子出現牙齒或下巴疼痛,或觀察到牙齒損傷,建議及早找牙醫評估。若沒有固定牙醫,「醫牙醫牙唷」可協助尋找當地牙醫。
多數情況下,局部小牙症不一定需要治療。
小牙症的治療方法
如果你在意牙齒的外觀,牙醫可提供以下治療方式:
- 牙齒貼片(Veneers)
以陶瓷或樹脂材料製成,貼合牙齒表面改善外觀。 - 牙冠(Crowns)
是覆蓋整顆牙齒的牙套,可能需要磨小牙齒,但並非一定必要。 - 複合樹脂(Composites)
又稱牙齒黏合術,透過樹脂材料填補牙齒,經特殊光線硬化後改善牙齒外觀與尺寸。
這些方法也能減少牙齒不規則咬合造成的損耗。
如果是基因引起的小牙症?
廣泛型小牙症常與遺傳有關,若家族中有人罹患上述基因疾病,建議向兒科醫師告知。
若懷疑孩子有其他臉部異常或基因問題,醫生可能建議進行血液與基因檢測,確認有無相關疾病。
總結
一顆小牙齒可能無大礙,但若擔心牙齒外觀或咬合問題,建議與牙醫討論貼片、牙冠等治療方式。
部分小牙症可能反映潛在健康問題,如有其他症狀,應諮詢醫師或兒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