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齒敏感?
你有沒有試過吃一口冰淇淋或喝一匙熱湯後,就突然感到牙齒疼痛或不舒服呢?如果有,你並不孤單。雖然對冷熱食物的疼痛可能是蛀牙的徵兆,但這種情況也經常發生在有「敏感性牙齒」的人身上。
牙齒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又稱牙本質過敏),顧名思義就是當牙齒遇到某些刺激(如熱或冷的溫度)時,會感到疼痛或不適。
這種狀況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會變成慢性問題。它可能影響一顆牙齒、多顆牙齒,甚至是整口牙齒。造成牙齒敏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大部分情況透過改善口腔衛生習慣就能輕鬆緩解。
牙齒敏感的症狀
牙齒敏感的人在接觸到某些誘因時,可能會感覺疼痛或不適。疼痛通常出現在受影響的牙齒根部。最常見的誘因包括:
- 熱的食物或飲料
- 冷的食物或飲料
- 冷空氣
- 甜食或飲料
- 酸性食物或飲料
- 冷水(尤其在牙科洗牙時)
- 刷牙或使用牙線時
- 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
你的症狀可能會無明顯原因地時好時壞,疼痛程度從輕微到劇烈都有可能。
造成牙齒敏感的原因有哪些?
有些人天生牙齒就比較敏感,因為他們的琺瑯質(enamel)較薄弱。琺瑯質是牙齒外層的保護層,許多情況下,牙齒琺瑯質可能會因以下原因而被磨損:
- 刷牙用力過猛
- 使用硬毛的牙刷
- 夜間磨牙
- 經常食用酸性食物或飲料
有時候,其他身體狀況也會導致牙齒敏感。例如胃食道逆流(GERD)會使胃酸逆流至食道及口腔,長期下來可能侵蝕牙齒琺瑯質。其他引起經常性嘔吐的疾病如胃輕癱(gastroparesis)或暴食症(bulimia),也可能導致牙齒琺瑯質的磨損。
牙齦萎縮(gum recession)也會導致牙齒部分裸露,失去保護,而產生敏感的症狀。
蛀牙、牙齒斷裂、缺角或補牙、牙冠磨損,都可能導致牙本質(dentin)外露,引發敏感。這種情況下,通常只會影響特定一顆牙齒或口腔某一區域,而非全部牙齒。
另外,接受牙科治療(如補牙、裝牙冠或牙齒美白)後,牙齒可能會暫時變敏感。這種情況通常只會影響特定牙齒,幾天後症狀即會消退。
如何診斷牙齒敏感?
如果你第一次遇到牙齒敏感問題,建議你及早預約牙醫檢查。你可以使用「醫牙醫牙唷」線上工具,在你所在地區預約牙醫。牙醫將檢查牙齒健康狀況,排除蛀牙、鬆動的補牙物或牙齦萎縮等可能引起敏感的問題。
牙醫通常會在例行洗牙時順便進行檢查。他們會清潔你的牙齒並進行視診,可能使用牙科器械觸診牙齒,以確認敏感程度,也可能進行X光檢查,以排除蛀牙等原因。
牙齒敏感該如何治療?
如果你的牙齒敏感症狀較輕微,可以先嘗試非處方藥品治療:
- 選擇專為敏感性牙齒設計的牙膏,這些牙膏不含刺激性成分,且可能含有降低敏感的成分,有助於阻斷疼痛訊號傳到牙齒神經。
- 漱口水方面,建議選擇不含酒精成分的產品,因為對敏感牙齒的刺激較小。
- 使用柔軟的牙刷並輕柔刷牙也有幫助。市面上通常會有標示「軟毛牙刷」。
這些措施通常需要多次使用後才有效果,大約一週後應會見到改善。
如果居家治療沒有效果,可以向牙醫諮詢處方牙膏或漱口水。他們也可能在診所內施用含氟凝膠或專業級的去敏感劑,以強化琺瑯質並保護牙齒。
治療引起牙齒敏感的疾病
如果你的牙齒敏感與其他潛在疾病相關,必須先治療這些疾病,以避免牙齒琺瑯質進一步受損。
- 胃食道逆流(GERD)可透過酸鹼中和劑治療;暴食症則需精神科醫師監督治療。
- 牙齦萎縮則可透過更輕柔的刷牙方式和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改善;若牙齦萎縮嚴重導致敏感症狀明顯,牙醫可能會建議牙齦移植手術(gum graft),這個程序通常是取口腔上顎組織,覆蓋在牙齒根部,以保護牙齒。
- 如果你有咬牙或磨牙習慣,可嘗試日間有意識地避免這種動作,降低睡前的壓力和咖啡因攝取也可能有幫助。若仍無效,夜間則可使用牙醫推薦的護齒套(mouthguard),以避免磨牙對牙齒造成傷害。
牙齒敏感的預後如何?
如果牙齒敏感已經影響到你的飲食或生活,建議立即與牙醫討論合適的解決方案。市面上有許多非處方的抗敏牙膏和漱口水產品可供選擇。
若這些產品無效,牙醫也可能提供處方產品。若有出現蛀牙或牙齒根部受損的症狀,也應盡早預約牙醫治療,以避免併發症。特別應注意的症狀包括:
- 無明顯原因的自發性牙痛
- 只有單顆牙齒的局部敏感症狀
- 疼痛較劇烈且尖銳
- 牙齒表面出現染色
- 咀嚼或咬合時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