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曾聽說過,補完牙之後,至少要等待24小時才能使用補牙處進食。然而,實際上,牙醫會根據你的具體狀況給予特定的飲食建議,包括什麼時候可以吃,以及應該避免哪些食物。
不同類型的填補材質,會影響到術後進食的等待時間。以下將介紹補牙後的飲食建議。
填補材質會影響等待時間
根據你使用的填補材質,建議等待的時間可能不同:
- 銀汞合金填補(銀色填補)
此類填補約需24小時才能完全硬化並達到最佳強度。牙醫通常建議,至少等待24小時後,再用補牙的一側咀嚼食物。 - 樹脂複合材料填補(白色/牙色填補)
當牙醫使用藍色紫外光燈照射牙齒時,這類填補材料能立即硬化。通常離開診所後便可立即進食。不過,若麻藥尚未退去,牙醫可能會建議你至少等2小時後,再用補牙的一側進食。
影響補牙後進食的其他因素
除了等待填補材質完全硬化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影響術後進食:
局部麻醉藥效未退
補牙時,牙醫通常會注射局部麻醉,以減輕疼痛感。
若麻藥尚未完全退去(通常需1至3小時),進食時可能不慎咬傷舌頭、臉頰或嘴唇。
術後的不適感
補牙後有輕微的不適或疼痛感是正常的,這可能會影響你的食慾。
牙醫可能建議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來緩解這些不適。
牙齦組織不適
補牙時,牙齦組織可能會受到刺激而感到痠痛。
數日內你可能會避免用該側牙齒咀嚼,以降低不適感。
你可以用溫鹽水漱口(1杯溫水加1/2茶匙鹽)來減輕牙齦的不適感。
牙齒敏感度提高
術後的幾天甚至長達兩週,牙齒對冷熱食物的敏感度可能會增加。
牙醫通常建議避免過熱或過冷的食物與飲料。如果敏感症狀持續數週以上沒有改善,應立即回診檢查。
咬合感覺不同
有時候補完牙後,牙齒的咬合感會有所改變,感覺牙齒無法正常咬合。
如果幾天內未能適應新的咬合狀態,且咬合仍不舒服,應盡快回診調整填補物高度。
補牙後的飲食建議
大部分人在補牙之後,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適。以下幾個建議,可以幫助你減輕進食時的不適感:
- 謹慎咀嚼與進食
咬合時下顎會施加相當大的壓力,補牙後若咬合過用力,可能會引起疼痛。建議緩慢進食,並暫時用未補牙的一側進食。 - 避免硬質食物
補牙後吃硬糖、堅果、冰塊等堅硬食物,可能會因過大的壓力而引發疼痛,也可能導致銀汞合金填補物脫落(尤其是尚未完全硬化時)。 - 避免黏性食物
術後太早吃黏性食物可能導致填補物鬆脫,這種狀況雖然不常發生,但銀汞合金填補較樹脂填補更容易出現。 - 放慢進食速度
慢慢吃東西有助於避免過度咬合壓力,並能更容易避開新填補的牙齒部位。 - 避免含糖食物
含糖食物與飲料不僅可能誘發牙齒敏感,還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影響新填補物的狀態。 - 避免過熱或過冷食物
進食溫度適中的食物,有助於避免引起牙齒敏感不適。 - 咀嚼時閉上嘴巴
如果牙齒對冷熱敏感,即使是冷空氣,也可能會誘發疼痛。閉著嘴巴咀嚼能減少冷空氣進入口腔。
重點整理
補完牙之後當然可以吃東西,但不同的填補材料將影響你可以進食的時間點:
- 銀汞合金填補需要更長時間(約24小時)才能完全硬化。
- 樹脂複合材料填補則可以立即硬化,通常當天便可進食。
術後牙醫通常會提供具體指示,包含:
- 進食前應等待多久
- 多久後可以用補牙處咀嚼
- 應避免的食物或飲料類型(含糖、堅硬、黏性或溫度過高、過低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