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牙髓切斷術(Pulpotomy)?
牙髓切斷術是一種牙科治療程序,用來保留嚴重蛀牙且感染的牙齒。如果你或孩子出現嚴重蛀牙並伴有牙髓發炎(牙髓炎),牙醫可能會建議你進行牙髓切斷術。
此外,當深層蛀牙的修補過程暴露出牙髓,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時,也會建議進行此程序。
牙髓切斷術的做法是將牙齒內牙冠部分的牙髓取出。牙冠指的是你在牙齦線上方看到、外面覆蓋琺瑯質的部分。
牙髓是牙齒的最內層構造,由以下組織組成:
- 血管
- 結締組織
- 神經
嚴重蛀牙可能導致牙髓發炎、刺激甚至感染,影響牙齒的健康,甚至波及牙齦和口腔周圍組織。
如果牙齒感染已延伸到牙根或靠近牙根處,牙醫可能會建議改進行根管治療。根管治療會完全移除牙齒的牙髓以及根管內的神經組織。
孩童與成人的適用情況
由於牙髓切斷術保留了牙根並維持其生長,因此通常用於牙根尚未完全成熟的孩童乳牙上。
乳牙有助於保持恆牙的間距,因此盡可能保存乳牙通常是牙醫的優先考量。
多項研究指出,成人和已長出恆牙的兒童只要牙髓內還有足夠健康組織,也可以有效地接受牙髓切斷術。
牙髓切斷術的步驟與程序
牙醫首先會透過X光檢查你的牙齒,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牙髓切斷術或其他程序。
一般牙醫即可進行牙髓切斷術與根管治療。如果情況較為複雜,牙醫可能會轉介給牙髓專科醫師(endodontist)。
牙醫可能會在手術前3到4天,以及術後數天內開立抗生素供你服用。
麻醉方式
幼兒在進行牙髓切斷術時,可能需要全身麻醉或輕度鎮靜。
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俗稱「笑氣」,通常用於輕度鎮靜,有助舒緩患者情緒並增加舒適度。
若需要全身麻醉或輕度鎮靜,牙醫會提供書面指示,包括何時須停止進食。一般而言,全身麻醉須於術前6小時停止進食,輕度鎮靜則為術前2至3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若採用全身麻醉,可能需由口腔外科醫師執行手術。
兒童術前準備
對於兒童而言,任何牙科程序都可能帶來緊張感。
如果孩子需要牙髓切斷術,通常已經伴隨牙痛。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手術可以消除疼痛。
同時告知孩子手術過程不會痛,且通常只需30至45分鐘即可完成。
成人術前準備
成人接受牙科程序同樣可能會感到緊張。
儘管研究指出成人接受牙髓切斷術的效果良好,但由於成人牙齒已發育完全,牙醫多半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
無論牙醫建議何種程序,請記住治療目的是為了挽救你的牙齒。
手術過程步驟
- 手術前,牙醫會使用局部麻醉劑麻醉該區域,通常注射時只會感覺到輕微且短暫的刺痛。
- 若需進行輕度鎮靜或全身麻醉,將於診療椅上施行,輕度鎮靜透過鼻罩施予,全身麻醉則由手臂注射施打。
- 使用牙科鑽頭移除蛀壞的牙齒部分。
- 牙醫將鑽穿牙齒琺瑯質與象牙質,直到牙髓露出。
- 移除牙冠內受感染的牙髓組織。
- 將原牙髓空間填充牙科水門汀進行密封。
- 最後將不鏽鋼牙冠黏合於現有牙齒上,形成新的外表面。
牙髓切斷術 vs. 牙髓摘除術(Pulpectomy)
與牙髓切斷術不同的是,牙髓摘除術會移除全部牙髓,包括牙根內部的組織。若牙髓感染已延伸至牙根,則須進行此程序。
牙髓摘除術在乳牙中稱為「兒童根管治療」,用於保留乳牙;而在恆牙中,則作為根管治療的第一步。
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
手術中牙齒與周圍組織已經麻醉,因此過程中不會有疼痛感。
術後,接受麻醉或輕度鎮靜的兒童需觀察30分鐘至1小時方能離開診所。
大多數孩子術後恢復迅速,但偶爾可能出現嗜睡、嘔吐或噁心症狀。
術後數小時內可能會有輕微出血。
口腔麻醉未退之前應避免進食,以免不小心咬傷臉頰內側。恢復飲食後,初期建議進食柔軟食物,如湯品或炒蛋,避免咬硬食物。
術後恢復
麻醉藥效退去後,可能會感到輕微疼痛或不適。通常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乙醯胺酚(普拿疼),即可舒緩疼痛。
手術後,避免用治療側牙齒咀嚼食物,直至完全癒合。
治療費用
此程序的費用取決於是否使用麻醉及所在地區。
若擁有牙科保險,建議提前詢問保險公司,瞭解自付費用及可選擇的牙醫診所。
若無保險,單純牙髓切斷術費用約介於新台幣2,500至9,500元之間。加上牙冠費用,總價可能達新台幣23,500至31,000元或以上。
如需全身麻醉,自付費用可能會更高。
何時應就醫?
若術後數日疼痛未減輕或疼痛加劇,應立即聯繫牙醫。劇烈或持續疼痛可能表示需要進一步治療。
術後輕微腫脹是正常的。但若術後數日、數週甚至數月出現新的腫脹、紅腫或疼痛,可能意味著牙齒再次感染,須儘速就醫。
結論
牙髓切斷術是拯救嚴重蛀牙牙齒的牙科程序,常用於孩童乳牙,但若牙髓健康,也可用於成人或較大兒童的恆牙。
此手術較根管治療侵入性小,術中無疼痛,術後僅輕微不適。若只對成人恆牙進行此治療,需持續觀察牙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