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已成為現代牙科的常見工具,常用於牙齒美白、治療蛀牙、牙周病及口腔病變等。
從1990年代開始,雷射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於牙齒治療和其他口腔狀況。
這種療法可能提供多種益處,從更經濟實惠到比傳統鑽牙或非雷射工具更少疼痛。
雷射(LASER)是指「受激輻射之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可產生非常狹窄且集中的光束。當雷射接觸到口腔組織時,會產生反應,使組織得以被移除或塑型。
牙科雷射可用於哪些療程?
牙科雷射的主要治療方式分為硬組織和軟組織兩種。硬組織指的是牙齒,軟組織則是牙齦。
常見的硬組織雷射療程:
- 蛀牙偵測: 雷射能透過檢測牙齒蛀洞,及早發現蛀牙跡象。
- 牙齒預備與補牙: 採用雷射治療時通常不需局部麻醉和傳統鑽牙,雷射還可殺滅蛀洞內的細菌,有助牙齒長期健康。
- 牙齒敏感治療: 對熱冷敏感的牙齒,可透過雷射封閉牙根的小管來改善。
常見的軟組織雷射療程:
- 改善「露齦笑」(Gummy smile): 雷射可修整牙齦組織,使牙齦不再過度遮蓋牙齒。
- 牙冠延長術: 透過重塑牙齦及骨頭,提供更健康的牙齒結構,利於後續假牙修復。
- 舌繫帶切除術: 舌繫帶過短或過緊的人,尤其兒童可能因為此問題導致餵奶困難或言語障礙,雷射能有效處理此情況。
- 移除不適假牙造成的軟組織皺摺: 雷射治療過程無痛,且無需縫合。
其他牙科雷射療程還包括:
- 組織影像觀察: 利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技術(OCT),安全地觀察牙齒或牙齦內部組織。
- 去除良性腫瘤: 雷射能無痛且無需縫合地去除口腔內的良性腫瘤,如上顎、牙齦、嘴唇和臉頰內側的腫瘤。
- 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當喉嚨組織過度生長導致OSA時,雷射能協助重塑喉嚨組織改善呼吸。
- 顳顎關節症候群(TMJ)治療: 雷射有助於降低顳顎關節的疼痛和發炎症狀。
- 神經再生: 雷射可幫助修復損傷的血管、神經及疤痕組織。
- 治療口唇皰疹: 雷射可縮短傷口癒合時間,降低疼痛感。
- 牙齒美白: 雷射加速牙齒漂白的過程。
牙科雷射使用的雷射類型
牙科專業人員會依據治療需求選用硬組織或軟組織雷射,部分療程可能同時使用這兩種雷射。
- 硬組織雷射: 能切割牙齒結構,其波長能被牙齒內的水分及特定礦物質吸收,主要用於預備或塑形牙齒進行複合樹脂黏合、修復磨損的補牙物,以及去除牙齒部分結構。
牙科雷射治療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 軟組織雷射治療後通常不需縫合。
- 雷射可促進凝血,降低治療過程中出血量。
- 某些療程無需使用麻醉劑。
- 雷射殺菌效果佳,降低感染機率。
- 傷口癒合較快,甚至能促進組織再生。
- 對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
缺點:
- 雷射無法用於已填充特定材料(如金屬汞齊)的牙齒。
- 硬雷射可能損傷牙髓。
- 部分雷射療程仍需局部麻醉。
- 填補蛀牙時可能仍需傳統鑽牙進行塑型與調整咬合。
- 某些療程無法使用雷射治療,取決於周圍組織或牙齒的特殊情況。
- 存在牙齦受傷風險。
牙科雷射可能有哪些風險?
牙科雷射的風險相對較小,但重要的是選擇合格的牙科專業人員。若使用不正確的波長或能量設定,可能導致組織受損。
部分專業人士擔憂,廣告商可能過度推廣雷射療法,超出實際需求。
治療時,牙醫會讓患者佩戴特殊眼鏡保護眼睛,以避免雷射損傷。
牙科雷射適合兒童使用嗎?
牙科雷射雖然也可用於兒童,但目前兒童使用雷射並不如成人那麼普及。
美國兒童牙醫學會(AAPD)指出,雷射是有益的輔助治療工具,但強調兒童牙科醫師需要接受更多培訓才能熟練使用,特別是嬰兒、兒童、青少年及有特殊健康需求的成人。
如何找到合適的牙科雷射專家?
建議尋找有參加相關教育課程並接受專業訓練的牙醫,例如透過牙醫學院、牙醫協會或牙科雷射學會(ALD)認證。
也可透過保險公司推薦、朋友或家人推薦,以及查詢有使用者評價的專業網站(但需注意評價的客觀性)。
結論
牙科雷射自1990年代以來已普遍應用於多種牙科療程,如牙齒美白、蛀牙、牙周病及口腔病變的治療。
儘管牙科雷射有許多好處,但仍存在缺點,如某些情況下無法使用,且存在牙齦或牙髓損傷的風險。
整體而言,雷射療法對現代牙科具有正面效果,可有效降低疼痛,並加速術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