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會痛嗎?從手術過程到術後止痛一次看懂!

 

拔牙會痛嗎?

是的,拔牙可能會有疼痛的情況。然而,在拔牙過程中,牙醫通常會施打局部麻醉來避免疼痛。此外,拔牙完成後,牙醫也會建議你服用非處方藥(OTC)或處方止痛藥來控制術後疼痛。

以下將更詳盡地說明拔牙過程中與術後如何處理疼痛,以及拔牙時可能會經歷哪些步驟。

拔牙過程中的疼痛控制方式

依據你的舒適程度與拔牙手術複雜程度,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可能會使用以下一種或多種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時,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會在拔牙區域的牙齦上塗抹局部麻醉藥膏,再以注射方式將麻醉藥施打在牙齒附近的組織中。

局部麻醉無法完全消除所有感覺。你可能仍然會感覺到施力及移動,但不應該感覺到疼痛或尖銳的刺激。局部麻醉通常用於簡單的拔牙過程,此時你在拔牙過程中會保持清醒。

鎮靜麻醉(Sedation Anesthesia)

若你需要額外的鎮靜舒緩焦慮情緒,有以下幾種鎮靜麻醉方式可選擇:

  • 一氧化二氮(笑氣):提供輕微的鎮靜效果,能使你在手術期間感到放鬆。
  • 口服鎮靜劑(藥丸或錠劑):牙醫可能會在術前要求你服用,這能讓你在拔牙時感覺更加放鬆和昏昏欲睡,但仍保持清醒。

若需要更深度的鎮靜效果,牙醫可能會使用靜脈(IV)注射鎮靜藥物,此方式會使你的意識大幅降低,術後對手術過程的記憶也會很模糊。無論採取哪種鎮靜方式,牙醫都仍會搭配局部麻醉,以完全避免手術中的疼痛。

鎮靜麻醉通常適用於較為複雜的拔牙手術。鎮靜的程度將取決於你的焦慮程度以及拔牙手術的複雜性。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通常僅適用於特殊情況,可能透過鼻罩吸入方式,或經由手臂的靜脈注射給藥,有時甚至兩種方式同時使用。

進行全身麻醉時,你會完全失去意識並處於睡眠狀態。在整個拔牙過程中,醫療團隊會持續監測你的生命徵象,包括呼吸、血壓與體溫。你將不會感受到疼痛,也不會記得手術過程。

拔牙結束後,醫師通常仍會注射局部麻醉,以減輕術後不適感。

拔牙術後的疼痛管理

拔牙完成後,牙醫通常會建議使用非處方(OTC)止痛藥,例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俗稱普拿疼)或布洛芬(Ibuprofen,俗稱伊普洛芬),來幫助控制術後的疼痛。

若你的拔牙過程較為複雜,或涉及牙齦及骨頭手術,牙醫可能會開立更強效的處方止痛藥物。

術後自我照護建議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術後疼痛,醫師也可能建議你進行以下自我照護:

  • 在臉頰上放置冰敷袋
  • 多休息
  • 平躺時將頭部墊高
  • 食用柔軟且涼爽的食物
  • 術後一天開始用溫鹽水漱口
  • 使用溫熱敷墊幫助緩解不適

拔牙過程的步驟與注意事項

拔牙可分為以下兩種:

簡單拔牙(Simple Extraction)

施打局部麻醉後,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通常會使用一種稱為「牙挺(Elevator)」的工具來將牙齒鬆動,再用「牙鉗(Forceps)」夾住牙齒,將其從牙齦中拔出。

你可能會感受到壓力,但不應該感到疼痛。若有疼痛感,可立即告知牙醫,醫師會追加局部麻醉,以達到完全止痛的效果。

外科拔牙(Surgical Extraction)

施打局部麻醉後,醫師會在牙齦上切開一個小傷口。若有骨頭擋住了牙根,醫師會先移除部分骨頭,然後再拔除牙齒,有時會將牙齒分成數段,以利拔除。

簡單與外科拔牙術後,醫師都會清潔手術部位,並可能會縫合傷口,最後再於拔牙區域放置紗布,以控制出血並促進凝血。拔牙後你需咬緊紗布20至30分鐘,以協助止血。

拔牙後可能出現的疼痛狀況

每個人的恢復速度都不同,但根據口腔健康基金會(Oral Health Foundation)指出,多數人在拔牙後的1至3天內會出現拔牙區域的壓痛及不適感。

由於手術期間需長時間張嘴,你的下顎及關節可能會出現緊繃與僵硬。

若在拔牙後約第三天左右疼痛加劇或持續不退,可能是發生了「乾槽症(Dry Socket)」。乾槽症是因為拔牙後血凝塊未能形成或受到破壞,導致牙槽骨裸露,牙醫通常會使用藥物凝膠塗抹於拔牙處以覆蓋暴露的牙槽骨,緩解疼痛。

總結與建議

拔牙過程中,雖然會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但牙醫及口腔外科醫師可透過麻醉及鎮靜藥物有效避免疼痛。拔牙後,也會建議使用非處方藥或處方止痛藥來協助你控制術後的不適感。

每個人的拔牙復原速度不同,但多數人術後的疼痛感都只會維持數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