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時該注意什麼?費用、準備、流程、風險與術後復原

醫生通常會建議拔牙的原因,包括蛀牙、感染或牙齒擁擠等問題。拔牙費用取決於你所在的位置、牙齒是否阻生以及需要拔除的牙齒數量。

雖然許多青少年或成人會拔除智齒,但在成人階段也可能因其他原因而必須拔牙。

嚴重的蛀牙、牙齒感染與牙齒過度擁擠,都可能需要拔牙。配戴矯正器的人,也可能需要拔除一到兩顆牙齒,以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其他牙齒歸位。此外,接受化療或即將進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可能必須拔除問題牙齒,以確保口腔健康。

拔牙通常由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進行,是一種相對快速的門診程序,過程中可能使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靜脈注射麻醉或合併使用多種麻醉方式。
一般拔除可直接看到的牙齒稱為「簡單拔牙」。而斷裂、隱藏於牙齦下方或阻生牙,則需進行較複雜的「手術拔牙」。

拔牙費用大約多少?

拔牙的費用差異很大,取決於牙齒是否阻生。

  • 簡單拔牙費用通常每顆牙約75至200美元,費用可能因麻醉方式不同而有所增加。
  • 阻生牙拔除費用明顯較高,每顆牙的費用約介於800至4000美元之間。你所居住的地區也會影響手術的價格,因為各地物價不同。

拔牙前如何準備?

在安排拔牙手術前,牙醫會為你的牙齒拍攝X光。務必告訴牙醫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維他命、營養補充品和非處方藥物。

如果你近期會接受一種稱為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的靜脈注射藥物治療,請提前告知牙醫。這種情況下,應在用藥之前先進行拔牙,否則可能會有頜骨壞死(骨骼死亡)的風險。

此外,如有下列情況,務必提前告知牙醫:

  • 先天性心臟病
  • 糖尿病
  • 肝臟疾病
  • 甲狀腺疾病
  • 腎臟疾病
  • 高血壓
  • 人工關節
  • 心瓣膜損傷
  • 腎上腺疾病
  • 免疫系統功能不佳
  • 曾罹患細菌性心內膜炎

牙醫可能需要確認你的病況穩定或已治療,再進行拔牙手術。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形,手術前幾天可能會需要服用抗生素:

  • 預期手術時間較長
  • 患有感染或免疫系統較弱
  • 有特定病症需要預防性用藥

拔牙當天注意事項:

  • 如果你會接受靜脈注射(IV)麻醉,當天請穿短袖或寬鬆衣服,手術前6至8小時不要進食或飲水。
  • 手術前避免抽菸。
  • 如果當天感冒,請告知牙醫並可能需改期。
  • 若前一晚出現噁心或嘔吐,也要告訴牙醫,可能需要調整麻醉方式或改期。
  • 如果你接受的是全身麻醉,請安排人陪伴並載你回家。

拔牙程序有哪些步驟?

拔牙分為「簡單拔牙」與「手術拔牙」,取決於牙齒是否可見或阻生:

簡單拔牙(Simple Extraction)

  • 醫師會施打局部麻醉,麻醉後你只會感覺到壓力,但不會疼痛。
  • 牙醫使用名為「拔牙挺子(elevator)」的工具鬆動牙齒,再使用「拔牙鉗(forceps)」取出牙齒。

手術拔牙(Surgical Extraction)

  • 通常會同時施打局部麻醉與靜脈注射麻醉,後者讓你感到放鬆。視病情需要,有時也會進行全身麻醉,過程中你將處於無意識狀態。
  • 牙醫或口腔外科醫師會在牙齦切出一道小切口,可能需要移除牙齒周圍的骨骼,或將牙齒分割成小塊後再拔除。

拔牙可能的風險有哪些?

雖然拔牙存在一些風險,但若牙醫建議進行此手術,通常代表好處大於風險。

拔牙後,牙槽骨內通常會形成血塊,保護骨頭。然而,若血塊未形成或脫落,就可能出現「乾槽症(dry socket)」,暴露骨骼,牙醫會在傷口上放置鎮靜敷料數天,待新血塊形成。

其他可能的風險包括:

  • 持續超過12小時的出血
  • 嚴重發燒與發冷(表示感染)
  • 噁心或嘔吐
  • 咳嗽
  • 胸痛或呼吸困難
  • 手術部位明顯紅腫熱痛

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聯繫牙醫。

拔牙後復原需要多久?

拔牙後通常需數天即可恢復。以下步驟可協助快速復原:

  • 手術後立即在臉頰處冰敷,每次10分鐘以降低腫脹。
  • 醫生放置紗布墊後,用力咬合以幫助止血與血塊形成,維持3至4小時或直到紗布完全浸濕。
  • 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包括非處方止痛藥。
  • 前24小時充分休息,勿馬上恢復正常作息。
  • 24小時內不要使用吸管。
  • 勿抽菸。
  • 手術後24小時內不要漱口,吐口水也要輕柔。
  • 睡覺時用枕頭墊高頭部。
  • 正常刷牙及使用牙線,但避免傷口處。
  • 術後隔天,食用軟質食物,如優格、布丁或蘋果泥。
  • 術後24小時開始,用8盎司溫水加入半茶匙鹽漱口。
  • 隨著傷口逐漸癒合,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若持續疼痛數日或傷口出現感染跡象(如發燒、疼痛及傷口化膿或有分泌物流出),應儘快與牙醫預約回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