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上的小突起是什麼?常見原因與治療方式全解析

舌頭上的小突起種類繁多,形狀和大小皆因不同原因而異。許多不同情況會影響舌頭,包括導致舌頭變色或改變質地的狀況。

舌頭上的小突起可能由常見的受傷或刺激引起,而若小突起隨時間逐漸增大或惡化,則可能代表有潛在的健康問題。

本文將討論舌頭突起的可能原因、外觀特徵,以及何時應該尋求醫療協助。


舌頭突起的外觀特徵

舌頭上有許多種類的小突起(舌乳頭),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一種稱為「蕈狀乳頭」,主要分布於舌尖與舌側邊緣,負責味覺和溫度感應。一般情況下,蕈狀乳頭呈粉紅色且扁平,不易察覺。

然而,某些情況下,這些乳頭可能會變得明顯,例如「草莓舌」(舌頭看起來像草莓籽的狀況)。


引起舌頭小突起的常見原因

造成舌頭突起的原因範圍很廣,從單純的外傷到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皆有可能。有些突起具有特徵性,但最好的做法仍是由醫療人員診斷。

舌頭外傷

如不小心咬傷舌頭或食用過熱食物導致舌頭燙傷,都可能引發舌頭的腫脹或疼痛,通常數日內可自行癒合。

暫時性舌乳頭炎(說謊凸起)

當蕈狀乳頭發炎時,稱為暫時性舌乳頭炎(俗稱「說謊凸起」),這些突起通常呈現紅色或白色,疼痛且突出,數日內即會消退。可能的成因包括:

  • 腸胃問題
  • 壓力
  • 荷爾蒙波動
  • 特定食物刺激

口腔潰瘍(口瘡性潰瘍)

口腔潰瘍最初呈現紅色突起,之後轉為開放性潰瘍,中央為黃色或白色,癒合時呈灰色,通常伴隨疼痛。可能原因包括:

  • 壓力
  • 咬傷舌頭
  • 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SLS)的牙膏或漱口水
  • 抽菸
  • 鐵、維生素B12、葉酸缺乏
  • 免疫系統問題

口腔潰瘍約10天內疼痛會減輕,完全癒合需時三週左右。

口腔皰疹

口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會造成嘴唇、牙齦或舌頭上出現水泡(也稱發燒皰疹或唇皰疹)。水泡會破裂流出液體,結痂並於4至6天癒合,但期間具傳染性。

過敏反應

特定食物過敏可能引發口腔過敏症候群,導致舌頭、嘴唇或喉嚨出現腫脹與癢感,進一步刺激舌乳頭,形成凸起。

感染症

細菌感染或口腔念珠菌感染(鵝口瘡)可能導致舌頭出現凸起或變化,鵝口瘡在舌頭表面形成白色、天鵝絨狀斑點。

鱗狀乳頭瘤

這是良性增生物,多見於舌頭,外觀如一個有莖或突起的小軟塊,呈手指狀凸起。

梅毒

梅毒為性傳染病,初期可能在舌頭內側產生潰瘍或凸起,但可透過治療痊癒。

猩紅熱

由A型鏈球菌感染引起,舌頭初期會發白,隨後變紅且產生明顯凸起(草莓舌)。

舌炎(舌頭發炎)

舌炎會使舌頭發炎腫脹,正常的舌乳頭消失,舌頭表面變得平滑。

口腔癌

口腔癌可能形成灰粉或紅色突起,常位於舌側,觸碰或咬合時易出血。

外傷性纖維瘤

口腔長期受刺激所致的良性凸起,通常位於舌側,外觀為光滑堅硬的小塊。

淋巴上皮囊腫

較罕見的小突起,呈淡黃色或白色,不會疼痛,一般經手術切除即可。


舌頭小突起的診斷方式

通常透過醫師的口腔檢查進行診斷。醫師會檢查舌頭表面的凸起,並觸診臉部和頸部。如有必要,可能進行其他檢驗來確認原因。


治療與居家緩解方法

舌頭突起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病因。輕微的外傷或灼傷引起的凸起通常自行癒合,避免進一步刺激即可。

較嚴重情況則可能需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例如淋巴上皮囊腫需外科移除,梅毒則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何時需要就醫?

如舌頭凸起惡化或無法自行癒合,尤其是側邊易出血的突起,或持續不消的紅白斑點,應盡早尋求醫療協助。

有些舌頭凸起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訊,因此持續或嚴重的情況一定要接受醫療評估。


總結

舌頭上的小突起成因多樣,從一般外傷到較嚴重的疾病皆有可能。若凸起無法自然消退或逐漸加重,務必請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診斷與治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