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X光(又稱口腔放射攝影)是牙醫用來評估口腔健康的一種檢查方式。這種檢查使用低劑量的輻射來取得牙齒與牙齦內部的影像。
透過X光片,牙醫可以偵測如蛀牙、牙齒腐蝕及阻生牙等問題。牙齒X光檢查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它非常常見,且與例行的牙齒清潔同樣重要。
什麼時候需要做牙齒X光?
牙齒X光通常每年進行一次。如果牙醫需要追蹤特定的牙科問題或治療進度時,可能會更頻繁地進行檢查。
影響牙齒X光檢查頻率的因素包括:
- 年齡
- 當前的口腔健康狀態
- 有無口腔疾病症狀
- 有無牙周病(牙齦炎)或蛀牙的病史
如果你是初診病人,通常會先拍攝牙齒X光片,以便新牙醫能清楚掌握你的口腔狀況。特別是當你無法提供過去的X光片時,這一點更為重要。
兒童可能比成人更頻繁地需要牙齒X光檢查,因為牙醫必須監控他們的恆齒生長狀況,這有助於判斷是否需要拔除乳牙,以避免恆齒從乳牙後方長出而引起併發症。
牙齒X光檢查的風險
儘管牙齒X光檢查會使用輻射,但其輻射劑量極低,一般對成人和兒童都是安全的。尤其現代牙科若採用數位X光設備,所暴露的輻射劑量甚至更低。
進行X光檢查時,牙醫會在你的胸部、腹部及骨盆處覆蓋一個鉛製圍裙,以避免不必要的輻射照射到重要器官。如果你有甲狀腺疾病,可能會額外使用甲狀腺防護罩。此外,兒童與生育年齡的女性也會穿戴鉛製防護圍裙及甲狀腺防護罩。
然而,懷孕是例外情況。如果你已經懷孕或懷疑自己可能懷孕,應該避免任何形式的X光檢查。務必告知牙醫你的懷孕狀態,因為輻射對胎兒的發育並不安全。
牙齒X光檢查前的準備事項
牙齒X光檢查無需特別的準備工作,但建議你在預約之前刷牙,以提供更衛生的檢查環境。通常X光檢查會在洗牙前進行。
到診所後,你會坐在椅子上,胸前和腿上覆蓋鉛製防護圍裙。X光機會放置在你的頭側,用來拍攝口腔影像。有些牙醫診所有專門的X光室,而另一些則會在診療室內直接拍攝。
牙齒X光檢查的種類
牙齒X光有數種型態,分別呈現口腔內不同角度的影像。其中最常見的是口內X光(Intraoral X-rays),包括:
- 咬翼片(Bitewing):病人需咬住特殊的紙片,讓牙醫檢查上下齒冠之間的咬合狀況。此方法常用來檢查牙齒間的蛀牙。
- 咬合片(Occlusal):在閉合下顎的情況下進行,可觀察上下牙齒的對齊情況,並檢測口腔底部或上顎是否有解剖異常。
- 全口X光(Panoramic):拍攝時X光機會圍繞頭部旋轉,用來檢查智齒生長狀況、規劃牙科植體或調查顎部問題。
- 根尖片(Periapical):主要拍攝從牙根到牙冠完整的兩顆牙齒。
另外,口外X光(Extraoral X-rays)則用於牙醫懷疑牙齒或牙齦外其他區域(如下顎)有問題時。
檢查期間,牙科衛生師會指引你每一步驟,並可能在拍攝X光時暫時離開房間。拍攝影像時,你需要靜止不動,必要時口內的固定片(film holders)會調整位置,以獲得最佳影像品質。
牙齒X光檢查後的程序
當X光影像準備完成後(若為數位X光則是即時可用),牙醫會立即審閱,檢查是否有異常。
如果進行X光檢查的是牙科衛生師,通常牙醫會在洗牙完成後再與你討論X光結果。但若衛生師在拍攝過程中發現明顯的問題,牙醫可能會立即與你討論。
若檢查出問題,例如蛀牙或牙齒腐蝕,牙醫會和你討論治療選項。若沒有問題,則表示你口腔健康狀況良好,請繼續保持!
長期展望與注意事項
就像刷牙和使用牙線一樣,定期接受牙齒X光檢查是維持整體口腔健康的重要環節。
即使檢查結果顯示你的口腔健康良好,也不代表你未來不需再進行X光檢查。
根據你的年齡、健康狀況及保險條件,X光檢查的建議頻率為每1到2年一次。請確實遵守預約,若你發現口腔疼痛或其他變化,應該儘早向牙醫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