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一環。規律刷牙能有效幫助:
- 預防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
- 預防蛀牙
- 降低牙周疾病風險
- 降低罹患特定口腔癌症的風險
每個人的刷牙習慣可能不同,但專家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至少2分鐘。除了刷牙頻率之外,正確的刷牙方法、牙刷種類及其他因素也同樣重要。
以下將詳盡介紹建議的刷牙習慣,包括理想的刷牙時長以及正確刷牙技巧。
刷牙常見5大問題解答
1. 刷牙應該刷多久?
美國牙醫協會(ADA)目前建議,每天刷牙兩次,每次應刷足兩分鐘。如果刷牙時間少於兩分鐘,就無法有效去除牙齒上的牙菌斑。
如果你覺得兩分鐘遠比你平常的刷牙時間長很多,也不必擔心,很多人都是如此。一項2009年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人每次刷牙僅約45秒鐘。
該研究針對47人觀察刷牙時間對牙菌斑去除的影響,結果顯示,若將刷牙時間從45秒增加到2分鐘,可以多去除高達26%的牙菌斑。
2. 應該如何正確刷牙?
除了刷牙的時間,刷牙技巧也十分重要。
美國牙醫協會(ADA)提供以下正確刷牙指導:
- 將牙刷以45度角對準牙齦與牙齒交界處。
- 使用約一顆牙齒寬度的短距離刷動。
- 沿牙齒外側表面來回刷動,刷牙時應施以輕柔的壓力。
- 針對牙齒的咀嚼面,用來回刷動方式刷洗。
- 清潔牙齒內側時,將牙刷豎起,沿著牙齒內側上下刷洗。
- 使用牙刷輕輕地從舌根向舌尖刷幾下,去除導致口臭的細菌。
- 刷牙後要徹底清洗牙刷。
- 將牙刷直立放置晾乾。如果伴侶、室友或家人一起放置牙刷,避免牙刷相互接觸。讓牙刷自然風乾,不要放在封閉的牙刷套裡。
此外,建議每天刷牙前至少使用一次牙線。牙線能幫助清除牙縫中牙刷無法觸及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
3. 刷牙的最佳時間點?
有些牙醫可能建議每餐後刷牙,但一般而言,如果你一天刷兩次牙,通常會選擇早晨一次及睡前一次。
如果你習慣早餐後刷牙,建議用餐後至少等待一小時再刷牙。尤其在吃喝酸性食物(如柑橘類)之後更需注意。進食酸性食物或飲料後立刻刷牙,可能會磨損被酸弱化的牙齒琺瑯質。
例如,若你早餐喝柳橙汁,且沒有辦法等待一個小時再刷牙,可以選擇早餐前刷牙。若無法做到,早餐後可先用清水漱口,再咀嚼無糖口香糖直到滿一小時後再刷牙。
4. 刷牙會不會過度?
一天刷牙三次或每餐後刷牙通常不會對牙齒造成傷害。但若用力過猛,或在吃完酸性食物後立即刷牙,就可能有損害。
刷牙時應保持輕柔的力度。用力刷牙雖然感覺更乾淨,但實際上可能磨損牙齒琺瑯質並刺激牙齦。
自我檢查方法:
不確定自己刷牙是否用力過度?觀察一下你的牙刷,如果刷毛變平或散開,很可能就是你刷牙用力過猛了,也代表該換新牙刷了。
5. 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牙刷?
建議選擇使用軟毛牙刷來清潔牙齒。使用硬毛牙刷可能導致牙齦退縮與牙齒琺瑯質受損,尤其是當你習慣用力刷牙時。
當牙刷刷毛開始彎曲、散開或磨損時,就應立即更換牙刷。即使刷毛看起來尚未損壞,也建議每三到四個月更換一次。
手動牙刷或電動牙刷?
根據2014年的一篇文獻綜合回顧分析51個研究指出,電動牙刷可能比手動牙刷更有效,尤其是旋轉頭電動牙刷效果最佳。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日常刷牙習慣,而非牙刷的類型。應選擇你覺得最舒適的牙刷類型,或能幫助你願意每天兩次、每次刷足兩分鐘的牙刷。
舉例來說,如果你經常需要外出時刷牙,手動牙刷可能更方便。但如果你比較喜歡刷牙後特別乾淨的感覺,旋轉頭的電動牙刷會是不錯的選擇。
結論
定期刷牙是提升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記得每天至少輕柔地刷牙兩次,每次持續兩分鐘。此外,專家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牙齒清潔,以保持牙齒健康,同時及早發現牙齒或牙齦問題並加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