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牙醫協會(ADA)建議每天使用牙線或其他替代的牙間清潔工具,清潔一次牙縫。但若使用方式不正確,可能造成損傷。
該協會同時也建議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每次約2分鐘。
為什麼需要使用牙線?
你的牙刷無法清潔牙縫中的牙菌斑(黏附於牙齒表面含有細菌的薄膜)。牙線則能深入牙齒之間,清除牙菌斑。
透過牙線和刷牙的結合,你能清除殘留於口腔內的糖分和食物顆粒,避免細菌滋生。
當細菌利用這些殘渣作為營養時,會產生酸性物質,這可能侵蝕你的琺瑯質(牙齒表層的堅硬結構),導致蛀牙。
另外,若牙菌斑未被清潔,最終可能硬化形成牙結石(牙垢),堆積於牙齦周圍,導致牙齦炎與牙周病。
何時使用牙線最好?
美國牙醫協會指出,使用牙線的最佳時機取決於你的生活作息,只要是你覺得方便的時間即可。
有些人喜歡將牙線納入早晨的例行程序,以清潔的口腔展開一天;另一些人則偏好睡前使用牙線,讓口腔保持整晚清潔。
應該先刷牙還是先使用牙線?
事實上,無論先刷牙還是先用牙線皆可,只要能確保每次清潔徹底,並且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即可。
2018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先用牙線再刷牙可能更好,因為這樣能將牙縫間的細菌與食物殘渣先鬆動,之後透過刷牙將這些顆粒完全清除。
研究還指出,刷牙放在最後一步能提高牙縫間牙菌斑中的氟化物濃度,有助強化琺瑯質並降低蛀牙風險。
然而,美國牙醫協會表示,先刷牙或先使用牙線都可依個人喜好而定。
有可能使用牙線過度嗎?
一般而言,正確使用牙線不會過度。但若施加了過大的力道,或是動作過於激烈,可能傷害牙齒和牙齦。
某些情況下,你可能一天需要使用超過一次牙線,尤其是餐後清除卡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時。
有哪些牙線的替代方案?
牙線屬於牙間清潔(interdental cleaning)工具,主要用於去除牙縫間的牙菌斑以及食物殘渣。
常見的牙間清潔工具包括:
- 牙線(有蠟或無蠟)
- 牙線帶(dental tape)
- 一次性牙線棒
- 水牙線(水沖牙器)
- 電動氣流牙線機
- 木質或塑膠牙籤
- 牙間刷(又稱牙縫刷)
你可以向牙醫諮詢適合自己的牙間清潔工具,找到喜歡且適合你的工具後,規律使用即可。
戴牙套者的牙線使用建議
牙套由正畸醫師放置於牙齒上,目的包括:
- 矯正牙齒排列
- 閉合牙縫
- 改善咬合問題
- 調整牙齒與嘴唇位置
若你正在佩戴牙套,美國梅約診所及美國正畸醫學協會(AAO)建議:
- 減少食用澱粉和含糖食物或飲料,以減少牙菌斑生成。
- 每餐後都刷牙,以清潔卡在牙套上的食物殘渣。
- 刷牙後仔細漱口,清除遺漏的食物顆粒。
- 若醫生有建議,使用含氟漱口水。
- 規律且仔細地使用牙線,以維護良好的口腔健康。
對於戴牙套時使用牙線,可以考慮使用下列工具:
- 牙線穿引器(floss threader):幫助牙線穿過鋼絲。
- 有蠟牙線:不易卡在牙套上。
- 水牙線(水沖牙器):使用水柱進行牙縫清潔。
- 牙間刷:能清除卡在牙套托槽、鋼絲及牙縫間的殘渣與牙菌斑。
結語
美國牙醫協會建議每天刷牙兩次,每次約2分鐘,並使用含氟牙膏。同時每日使用牙線或其他牙間清潔工具清潔牙縫,使用順序可視個人偏好。
除了在家刷牙與使用牙線外,應定期至牙醫診所檢查,盡早發現牙齒問題,能讓治療更簡單且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