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對這11件事,牙齒健康跟你一輩子

要擁有健康的牙齒,需要一輩子的細心照護。即使你已經被稱讚擁有漂亮的牙齒,每天仍然要做對步驟,以確保牙齒健康並預防問題發生。這包括使用正確的口腔保健產品,以及注意日常的習慣。

1. 睡前一定要刷牙

大家都知道每天至少要刷兩次牙,但許多人仍忽略睡前刷牙的重要性。睡前刷牙可去除一整天下來積累的細菌與牙菌斑。

2. 正確的刷牙方式很重要

刷牙的方式與次數一樣重要—刷得不好幾乎與沒刷一樣糟。請花點時間,以輕柔、圓形的動作刷牙,以徹底去除牙菌斑。殘留的牙菌斑會硬化成牙結石,導致牙齦炎(早期牙周病)。

3. 別忘記清潔舌頭

舌頭表面也可能積聚牙菌斑。這不僅會導致口臭,還可能引發其他口腔健康問題。每次刷牙時,都要輕柔地刷洗舌頭。

4. 使用含氟牙膏

選牙膏時,含氟的成分比起美白效果或味道更重要。不論你選擇哪種牙膏,都應確認其中含有氟化物。

雖然有些人擔心氟化物可能影響其他健康面向,但氟仍然是口腔保健的主要防護措施。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能抑制導致蛀牙的細菌,並為牙齒提供保護屏障。

5. 使用牙線和刷牙一樣重要

許多常刷牙的人卻忽略使用牙線。使用牙線並非只是清除牙縫間的食物碎屑而已,牙醫師Jonathan Schwartz表示:「牙線能促進牙齦健康,減少牙菌斑並降低發炎風險。」

通常每天使用一次牙線就足以達到效果。

6. 不要因為困難而放棄使用牙線

使用牙線對兒童或患有關節炎的老年人可能較困難,但不要因此放棄,可選擇輔助工具,例如藥妝店有販售方便使用的牙線棒。

7. 考慮使用漱口水

廣告常使人覺得漱口水是必要的,但許多人不清楚它的功效而跳過這一步驟。Schwartz指出,漱口水有三大功效:降低口腔內的酸性、清潔牙齦周圍不易刷到的區域,以及幫助牙齒再礦化。「漱口水可作為輔助工具,讓口腔環境更平衡。」特別是兒童與年長者,由於刷牙及使用牙線的能力有限,更建議使用漱口水。

可請牙醫推薦合適的漱口水,針對兒童或敏感性牙齒都有不同的選擇,也有醫師處方漱口水可用。

8. 多喝水

水仍然是最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飲料,也包括口腔健康。Schwartz建議每餐後喝水,能沖淡黏稠、酸性食物與飲料對牙齒的負面影響。

9. 多吃脆口的蔬菜和水果

即食食品雖方便,但對牙齒卻未必如此。食用新鮮、脆口的蔬果不僅含有更多健康纖維,對牙齒也更好。「我常告訴家長,讓孩子從小多吃需要咀嚼的食物。」Schwartz表示,「儘量避免軟爛的加工食品,別把食物切太細,讓下巴多運動吧!」

10. 限制糖分和酸性食物

糖分在口腔內會轉化為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琺瑯質,造成蛀牙。酸性水果、茶和咖啡也可能磨損琺瑯質。雖不需完全避免這些食物,但建議謹慎適量食用。

11. 每年至少看牙醫兩次

日常習慣對口腔健康至關重要,但即使最認真刷牙和使用牙線的人,也需要定期看牙醫。你應至少每年兩次進行牙醫檢查與洗牙。牙醫不僅能清除牙結石、檢查蛀牙,更能發現潛在問題並提供治療建議。

某些牙齒保險甚至能支付更頻繁的牙齒檢查。若你適用這種保險,一定要善加利用,特別是你若曾有牙齦炎或容易蛀牙的病史,更應該增加檢查頻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