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通常幾個月開始長牙?一次掌握時間表與護理重點!

長牙是寶寶的牙齒開始從牙齦冒出的過程。大多數寶寶會在約六個月大時開始長牙,但有些可能會更早或更晚。

看著寶寶達到各個成長里程碑,例如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大笑、第一次翻身,總是令人欣喜。但有一個里程碑,對寶寶和父母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甜蜜了,就是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

儘管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卻可能帶來不適、哭鬧甚至失眠(是的,又是失眠!)。

至於您的寶寶具體什麼時候開始長牙,這就因人而異了。

寶寶長牙的症狀

寶寶的牙齒有時會毫無疼痛或不適地冒出,您甚至可能直到看到第一顆小白牙才意識到寶寶正在長牙。但其他寶寶可能會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常見的長牙症狀包括:

  • 流口水
  • 因流口水而產生的臉部紅疹
  • 喜歡咬東西
  • 易怒、不安
  • 哭鬧
  • 拒絕進食
  • 牙齦紅腫、疼痛或敏感
  • 睡眠困難
  • 臉頰泛紅
  • 拉扯耳朵
  • 輕微發燒(約37.2°C左右)

注意:
如果寶寶的直腸溫度達38°C或更高,或出現嘔吐、腹瀉,通常不是長牙引起的。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盡快諮詢小兒科醫生。

哺餵母乳寶寶的長牙症狀

無論是母乳餵養或瓶餵,寶寶都可能出現長牙症狀。不過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會有額外變化,例如牙齦疼痛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吸吮方式。

牙齒尚未冒出(或剛冒出)時,寶寶可能會咬或啃乳房。此外,由於哺乳對寶寶有安撫作用,他們可能會在長牙期間更頻繁地進食。

請記得,長牙症狀通常在牙齒冒出之前就會出現,即使您尚未看到牙齒,也不用太擔心。

寶寶牙齒出現的時間與順序

大多數寶寶會在4到7個月之間長出第一顆牙齒。

但也有很大的差異範圍。如果您的寶寶到7到9個月還沒長牙,不必過度擔心。如有疑慮,下次兒科檢查時可以諮詢醫師。

大多數寶寶約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到3歲左右便會長齊乳牙。但「典型」不代表「絕對」或「最好」。寶寶長牙的時間甚至可能與遺傳有關。

有些寶寶甚至一出生就帶著一兩顆牙齒!這情況並不常見,每6000到800個新生兒中才有1例。這種情形需密切觀察,因為可能會有噎到的風險。

部分寶寶可能2、3個月就開始長牙,通常不需特別擔心。如果寶寶較晚長牙,也不必太過焦慮,每個寶寶發育速度本來就不同。

第一批牙齒通常是下面兩顆門牙,其次是上面四顆牙齒。接著牙齒可能兩兩一組同時生長,但具體順序可能因寶寶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般情況下,寶寶乳牙生長大致如下:

  • 11個月大:約4顆牙
  • 15個月大:約8顆牙
  • 19個月大:約12顆牙
  • 23個月大:約16顆牙

若寶寶在18個月還未長出任何牙齒,建議諮詢兒童牙醫做進一步評估。少數情況下,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或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長牙延遲。

緩解寶寶長牙不適的方法

當寶寶長牙時,父母看著寶寶受苦自然也會感到心疼。幸好,有一些安全且有效的家庭療法可緩解寶寶的不適:

家庭療法

  • 使用乾淨手指、指節或濕紗布輕輕按摩寶寶牙齦。
  • 使用冷毛巾、冷湯匙或冰涼(非冷凍)的牙齒固齒器來緩解牙齦疼痛。
  • 提供塑膠或橡膠製且冰涼的玩具,但勿完全冷凍,以免過冷刺激牙齦。
  • 若寶寶已開始吃固體食物,可以提供一小片冷黃瓜,但需注意避免噎到。

醫療方式

目前沒有專門醫療方式治療寶寶長牙疼痛,但家庭療法通常效果很好。若家庭療法無效,可以向小兒科醫師諮詢偶爾使用嬰兒專用的乙醯胺酚或布洛芬。

應避免的治療方式

無論產品宣稱多麼有效,都要避免以下產品:

  • 琥珀、木製或矽膠製的長牙項鍊或手環,有噎到風險。
  • 順勢療法的長牙藥片與含苯佐卡因的藥用凝膠(如Anbesol、Orajel等),因為苯佐卡因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蛋白症。

如何照護寶寶的新牙齒

寶寶的口腔健康從乳牙開始就非常重要。第一顆牙長出後即可開始刷牙。

使用柔軟的嬰兒牙刷,每天早晚各刷一次。3歲前可使用含氟牙膏,但只需米粒大小即可,3歲後再增加到豌豆大小。

長牙的常見問答

寶寶長牙最早的徵兆是什麼?
流口水、愛咬東西、睡眠困難、易怒及輕微體溫升高。

寶寶最早何時開始長牙?
通常6個月左右,但也可能更早(2至3個月)或更晚(8至9個月甚至更晚)。

寶寶長牙期持續多久?
通常會持續到2至3歲。

長牙會讓寶寶生病嗎?
不會。若出現腹瀉、嘔吐、高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重點總結

寶寶長牙的時間範圍差異很大,但通常在6個月左右開始,最晚3歲左右會長齊所有乳牙。如果18個月仍未長牙,需尋求專業協助。首次看牙醫建議在1歲左右進行,以維持寶寶良好的口腔健康。

返回頂端